•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人物专访】彭庆华:助年轻人找到粤剧的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15-10-15 作者:张素芹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

    粉丝追看演员化妆。
    粉丝追看演员化妆
     
    《梦·红船》剧照
    《梦·红船》剧照
     

      日前,由广东粤剧院演出的大型新编粤剧《梦·红船》作为文化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唯一入选粤剧剧目,于广西北海、梧州巡演,引发热烈反响。这部粤剧南派武打戏所展现的“高台照镜”等南派绝技,更是受到戏迷热烈追捧。

      前晚,本报记者在梧州专访了《梦·红船》的男主演彭庆华。他详细解说了“高台照镜”等南派技巧,作为广东粤剧青年团的副团长,他认为培养粤剧年轻观众大有可为,“其实,年轻人离粤剧还是很近的,只是之前没有找到合适的打开方式。”


      高台照镜被称为
    “无威亚”轻功

      广州日报:剧中你饰演的邝三华最后手持火把跳上红船顶部点燃红船与日寇同归于尽,高台照镜被称为“无威亚”轻功,难度大吗?

      彭庆华:《梦·红船》的最后一场中,邝三华踏上台阶、越过大鼓、跳上红船,双膝着地面对观众……这一套连贯的动作便是粤剧南派技巧高台照镜。

      剧中这个动作的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它的高度,我们平时练的高度在1米左右,难度不会太大。但在戏里,我要跑过去跳上3米高的红船,中间还要穿越台阶、大鼓等障碍物,借力这些障碍物腾空而上到红船。另外,技不离戏,我需要从剧情要求出发去设置技巧,这种技巧必须满足人物塑造和规定情境的要求,这是另一个难点。

      广州日报:作为一个39岁的文武小生,你练好这个动作用了多长时间?

      彭庆华:舞台上要用的那些工夫,我13岁进粤剧学校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了。《梦·红船》中的高台照镜,有基本功的人适应舞台上的障碍物场景后,练一段时间都可以做到,我大概用了一个星期。

      广州日报:微博中看到你有在练木人桩,剧中也有打木人桩的片段。

      彭庆华:我爷爷曾是最早的一批在广州教咏春拳的拳师,我从小也学过、练过木人桩。这跟我的职业也有一定的关联。现在的咏春拳有一种说法叫做红船咏春,因为咏春拳往上追溯,就是它的祖师爷传到戏班,然后又从戏班里传出来。红船对咏春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戏中也就恰如其分地把这些内容糅合了进去。

      尽展粤剧南派传统

      广州日报:除了高台照镜,这部戏中还有哪些南派技巧?

      彭庆华:在武打上面,我们运用了粤剧传统的起兵排场,除了高台照镜,我们也打手桥,打特定套路的南拳,兵器上我们选择了八斩刀,这也是粤剧特有的一个表演兵器,在别的剧中里是很少见的。在武打中我们“打真军”,即用真的兵器去打。这些都是粤剧的南派传统,我们尽可能的把这些都展现出来。

      整出戏,在舞台上我们用了一条船,这艘船的重量是3吨,整个戏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艘船里面。

      培养年轻观众大有可为

      广州日报:之前根据网游改编的粤剧《决战天策府》据说单场票房高达24万元,引发了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作为广东粤剧青年团的副团长,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彭庆华:做了《决战天策府》这样的戏后,发现和年轻观众距离还挺近的。武汉、北京、上海有不少年轻人拖着行李箱就来剧场了,真的挺让我感动的。之前很少有人为我们粤剧写长微博,但是这部戏之后出现了很多篇的长微博,而且现在仍然在继续。

      年轻人其实很希望关注我们,只是之前找不到打开方式,现在我们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去参考。最可喜的不是《决战天策府》之后有多少人来买票,而是他们会对我们粤剧院现有的正在演的戏很关注,甚至会找之前的一些碟、视频来看。还会在网上整理出我们演员的一些演出名录,这些我们自己都没有时间去做。

      广州日报:这次《梦·红船》在广西巡演,据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年轻票友前来观看。所以,不少年轻人是来“追星”的吗?

      彭庆华: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追的并不是某一两个戏剧演员,他们其实是想找中华文明的根。之前或者没有这样的途径去了解,我们现在接地气,不在象牙塔里搞艺术,让他们感受到戏剧和他们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有了这种意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就会变得很迫切。

      今天,也有十几个观众是从广州、深圳、贺州赶过来的,他们说,我们这帮年轻人的戏,他们很感兴趣,包括小敏的《白蛇传·情》,他们也在追问何时演。

      之前的5日、6日《梦·红船》在北海巡演,一些年轻的观众表示以前从来没有到过剧场看戏,看了之后他们觉得很奇妙。把他们领进门,培养兴趣,培养更多的粤剧观众,我觉得这个太有所作为了。虽然还是盲人摸象阶段,但我能强烈地感到方向了。

      广州日报:年轻的粤剧粉丝有什么特质吗?

      彭庆华:年轻粉丝盯着的不是一两个人,哪怕是一个跑龙套的,只要他表现得好,他们都会追随他,这是一个很美妙的事情,对我们的团队鼓舞很大。这也说明年轻人对事物的着眼点,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对艺术的真诚的付出。不像是以前,大老倌就是大老倌,站旁边的就只能站旁边。这也让我们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认真做粤剧。


     



            本稿件转载自广州日报,记者张素芹。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