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红船旧话】黄少梅:独树一帜的粤曲星腔名伶

    发布时间:2015-12-07 作者:周豫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1956年初唱“子建会洛神”
     

    1954年黄少梅与师父李少芳。

     

    黄少梅作品

     

     
     
    1975年演出照

     

    风华正貌的黄少梅

     
      提起黄少梅的名字,广大曲迷自然十分熟悉。她是鼎鼎大名的粤曲“星腔”名伶小明星最具实力、最有成就的传人之一,所演唱的名曲绕梁三日,令人陶醉不已。她在继承“星腔”的基础上, 集百家之长,充分吸收古今中外有利于发挥粤曲的演唱技巧和唱腔特色。在音乐处理上又发挥了西洋伴奏乐器的优点,行腔韵味浓郁而又明显带有时尚元素,她演唱的《瀛台恨》于1986年获得广州市专业唱腔改革优秀特别奖。

      从艺70年来,她灌录了18张唱片,卡带数十盒,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艺术奖项,历经黑胶片、大唱片、录音卡带、镭射影碟及卡拉ok影碟等各大流行时期,通过音像的传播,她将“星腔”艺术扬声海内外,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刘兰芳称赞她“红了半个世纪”。

      黄少梅一直觉得“艺无止境、集思广益、专注艺术,永不停息”,除了表演,她还专注唱腔设计和写谱。她蜚声曲坛,但生活低调朴素,专注艺术本身,退休后也不忘辅导徒弟和推广粤曲。2010年,她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黄少梅星腔艺术专辑》又荣获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在她看来,一个演员首先要打好基础,才会有好的机遇。如今,她每天的生活仍旧离不开曲艺,“音乐永远是我的一生,对它的追求永不会停止。”

      人物自述及评论“星腔”乃至粤曲,不同西洋,缺乏理论的总结。抒情、跌宕、起伏,都不足以让“星腔”成为一个流派。如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星腔”,很受海外华人的青睐。我深知艺术没有半点侥幸,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解放后戏曲的演唱是很注重以情带声的,音乐是有情感的,“芳姐”当初什么都让我学,我先后拜师就有十多位,学什么?学传统。如今人人讲“出新”,出新可以,但传统的长处也应该保留,传统技艺应该加以修饰,而不是抛弃。

      我常常说,“艺无止境、集思广益、专注艺术,永不停息。” 退休20年了,但是我一直“退而未休”,反倒是去了很多地方交流、教学。直到现在,我还在看戏曲频道,看人家唱,看戏曲新的发展。

      这一次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很感谢国家和组织的培养以及曲协的帮助,学而知之。奖是我拿的,功劳是大家的,对于演员而言,编剧、作曲、艺术、群众认可四方面缺一不可。

      
      以情带声:从艺70年红了大半个世纪

      黄少梅自小生活在广州西关,父亲黄普生送她到晚清秀才何怀民的私塾读书。侵华日军打到广州后,黄家只得避难到老家番禺。

      就在番禺乡间小村坑口坊这个战时的“世外桃源”里,没能读完小学的黄少梅却在小街巷里寻到了自己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她可以尽情地看粤剧、听粤曲,耳濡目染下,幼年的黄少梅深深爱上了粤曲这门影响她一生的“民间艺术”。

      13岁那年,在街坊邻居的“牵线”下,黄少梅得以拜在李少芳门下,师从这位粤曲“星腔”第二代传人学艺。“我向来是个很害羞的人,记得初见芳姐时,低着头,不敢和她眼睛对视,小声地喊了句‘李姑娘’。”黄少梅回忆说。当时的李少芳不过24岁,作为青年演员的她却早已街知巷闻,“三两金演一场戏”,但是台下却穿着朴素,行事低调,为人亲切。以往拜师都需要叩头,但李少芳主张站礼,受她的影响,黄少梅后来收徒从来也都是站礼的。

      聪慧的黄少梅次年即开始在广州茶座演出,踏上从事曲艺生涯的第一步。她在学艺道路上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悉心研究,常向音乐名家梁以忠、王者师、梁巨询等人请教。黄少梅个人非常喜欢音乐,不论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音乐她都会去听,“由于小时候爱玩,喜欢上舞场,所以拉丁音乐、舞曲我也喜欢。”

      解放前的粤曲演出,没有排练,也没有曲谱给演员看,就靠现场来演。1946年,黄少梅第一次出台,那时年纪还小,拿着扇子半掩面容就在台上唱了起来,起初甚至完全不敢看台下的观众,更不懂得如何“收敛”,“以为只需要唱出来就行了。”但李少芳常以实际出台演出中积累的经验教授后辈,这让黄少梅受益匪浅。此外,她还向失明老艺人梁鸿学习南音、向师娘温丽蓉学习粤讴。随后,又跟随李少芳来到香港,先后在“高升”“先施”“莲香”等多间大茶座演唱粤曲。

      从艺整整70年,黄少梅先后在北京的中国华侨唱片社、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等10多家公司灌制唱片、卡带达数十款。

      如今,84岁的黄少梅在谈起老师的教导时依旧印象深刻,如“师傅只是一支‘导盲杆’,只能指路”,“做好‘司机’握好方向盘,音域板式都要稳”,“抓好音准,不然整条路都是弯的”等等。通过名师指点,加上自己长期不断的登台实践,黄少梅逐步形成以了“星腔”为基础,同时又有自身特点的平喉唱腔,嗓音柔媚婉转,抒情纤细,运腔流畅自如,字音、情感、行腔处理恰当,浑然一体。

      当时,传统的粤讴由于难唱、单调,不大受观众欢迎,会唱的人极少,但在黄少梅看来,她学粤讴自有好处,“学会了粤讴,对于力度的把握、吞吐都会别有韵味。否则,唱出来就是音的叠加,没有任何韵味,就像白开水,很寡淡。”2005年,她在香港参加曲艺文化交流演出,在无人承担演唱粤讴时,她更勇于站出来揽起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黄少梅演唱时,香港的“行家”几乎全来了,她的节目仍是博得全场最多掌声的节目之一。


      学无止境:致力唱腔改革演出一票难求

      黄少梅觉得,一个演员唱一首曲能够被观众喜欢,作曲、演员的二度创作、音乐伴奏缺一不可的,她清楚,作为演员离不开编曲、伴奏,音乐很重要,所以她和乐师的感情是最融洽的。她从来不会对乐师发脾气。当遇到曲调转折不顺畅的时候,应该首先反省自己。

      刚开始,黄少梅并不会搞唱腔设计,因为从来没学过,但她却一直没放弃。1956年,她演出时,时任珠江剧团编剧的莫志勤来探班,一见他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让他给首好歌自己。“他也很好人,就给了我们三首歌,分别是《黄飞虎反五关》《风雪山神庙》和还没有完成的《荆钗记》,他就把这首没有完成的《荆钗记》给了我。”《王十朋祭江》是黄少梅第一首创作的曲,由于最喜欢梁以忠的解心腔二黄,第一句就用了。出来以后,莫志勤对黄少梅花的“心思”相当称赞,那时她不过二十多岁。

      黄少梅曾一再表示她很看重自己另外一首名曲《子建会洛神》,这不仅是因为此曲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结合得很好,广大听众十分受落,而且在于当年推出此曲时,广东曲艺界正在争论“星腔”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当时有人认为“星腔”软绵绵,都是才子佳人的题材。黄少梅认为英雄人物也有抒情一面,总想做点事情来“反击”,刚巧《子建会洛神》交到她手上,她马上决定用百分百的“星腔”来演唱这首曲。

      自此以后,《子建会洛神》便成为了她的保留节目之一。这首曲也参加了很多比赛,1956年参加广州市第一次专业曲艺汇演时,她演唱的《子建会洛神》还拿到了一等奖。

      1986年,黄少梅在广州市平安戏院举办了个人从艺40周年的“黄少梅‘星腔’独唱会”,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场场满座,80多位港澳“铁杆粉丝”为观看每场演出干脆在广州住了下来,2元的戏票被人炒到75元,可谓一票难求,但依旧满足不了广大爱好者现场听曲的愿望。于是,新时代唱片公司在戏院进行了难度极大的现场录音,但黄少梅登台演唱的态度十分严谨,每曲演唱的水准也相当稳定,制作出来的卡带质量效果出奇的好,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更连续翻版了3次。

      这一年是黄少梅艺术上丰收的一年,她演唱的《瀛台恨》获得广州市专业唱腔改革特等奖。在那种“打擂台”式的演唱评比中,平日面对几千观众都镇定自如的黄少梅,对着全部由国家一级演员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以及文化部的领导,也不禁高度紧张起来。事隔多年后回想起来,她的印象仍十分深刻,这个特等奖来之不易。

      “艺无止境、集思广益、专注艺术,永不停息”是黄少梅从艺70年最大的感受。她上世纪40年代出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又开始写谱,“从前我是口述的,有人会帮我记下来并写成谱。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时兴歌队,译谱的人去了歌队,我就开始学写谱。”在她看来,之前学好基础对唱曲是很有帮助的,“一个演员首先要打好基础,才会有好的机遇。”

      2013年,《黄少梅星腔艺术专辑》荣获“中国金唱片奖”。据了解,在此次评选过程中,这张专辑是唯一满票通过的曲艺类获奖作品。


      专注艺术:提携后辈扎根基层

      如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星腔”,黄少梅去英国演出时,有些从来没有来过广州的华人戏迷,一见认出了她。因在曲坛的艺术成就而入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的黄少梅,虽然蜚声曲坛,但从不喜应酬,上台前也不喜欢和别人聊天。

      “别人以为我耍大牌,实则不然。我需要一个环境去酝酿感情,去慢慢进入即将要演绎的角色中去。”1981年,黄少梅在香港登台,30多位知己好友前往“探班”,哪知道黄少梅以要更衣为由躲进了更衣室直到登台演出,“我很清楚,和他们聊天要是聊开了,情绪感情是很难收回的。”事后,她一直心存愧疚,“他们大老远来一次香港捧我的场,很不容易。但如果让我辜负观众,我宁愿有愧于亲朋。”

      “艺术没有半点侥幸,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人人讲‘出新’,出新可以,但传统的长处也应该保留,传统技艺应该加以修饰,而不是抛弃。所以艺无止境、集思广益、专注艺术、永不停息。”黄少梅平日里喜欢看书,看书对她的曲艺探索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唱好《瀛台恨》,我就买了《瀛台泣血记》这本书去看。通过看书去领悟人物的感情、故事,再去设计唱腔,方能以情带声。”

      “学‘星腔’,要有恒心,肯下苦心,多下苦工。”当年,黄少梅一年唱400多场,唱到口干舌燥。有一年,她发烧烧到41℃,站都站不稳,医生让她休息,但她打了针又坚持上台。1981年她去香港演出,结束后掌声不断,她往复谢幕4次。她曾在平安戏院4天唱了4场独唱会,整整瘦了7斤。

      作为广东省曲艺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黄少梅曾多次随团赴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演出、讲学和艺术交流。在个人艺术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她也积极扶掖后进,收徒授业,学生遍布海内外:其中就包括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被誉为新一代“星腔”传人的梁玉嵘、叶幼琪,有来自温哥华的“远洋弟子”梁妙珠等。

      1992年,黄少梅从广东音乐曲艺团退休。退休后的黄少梅全身心投入到辅导徒弟和从事粤曲普及的工作中。她先后为包昌萍、卢少环等几位徒弟悉心做“唱腔”设计,出版唱带,她的眼睛因劳累过度引致视力急剧下降。每次有人要来请教她,不论多晚,她都是有求必应。她常常说,“只要肯学我就很乐意教。”也有男徒弟要跟她学“星腔”,但黄少梅熟知“星腔”不适合男声平喉,为了尽力教好男徒弟,她先是尝试用陈笑风演唱的曲子来教,后又专门学了罗家宝的“虾腔”,糅入到教学当中,收效显著,为此她自己掏钱买了很多罗家宝、陈笑风的唱带。

      由于她长期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近年基本不再收徒,但对其他有志粤曲事业的业余爱好者,黄少梅同样不吝赐教。每次大赛,那些选手下来后,都喜欢找“黄老师”,想让她指导,她都一一耐心加以点评。

      如今,黄少梅依旧每天都看《梨园飘香》,听听音乐、唱唱曲,“我女儿说,整天都是粤剧、粤曲的,你听不厌的吗?我说,我听别人的东西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音乐两个字就在我的脑海中,音乐永远是我的一生。”


      代表作品:

      《秋坟》

      此曲由小明星的“最佳拍档”、著名撰曲家王心帆精心撰写,是小明星最具代表性的名曲之一。小明星于1943年带病最后一次在广州登台演唱此曲时,因肺病咯血而晕倒去世,故后人有“一曲《秋坟》成绝唱”之说。

      此曲唱的内容十分集中,表现的是在冷月坟前对苦命的歌女、逝去的情人深情的凭吊和哭祭。黄少梅特意翻唱此名曲,充分显出了流派艺术传承之妙,全曲风格悲切凄凉,沉郁凝重,曲牌除南音、二黄、中板、二流外,另有新谱小曲。曲子开头以“愁人怕见月冷冰霜”起句,后再以“直转”方式转唱南音之“飘残红泪”句,一下子便将听众带入了一个痛哭凄酸的情境中。曲末一段二流,唱者确在“尽情挥洒”,而“刀圭药尽”一句拉腔,又寄托了缕缕深情,收煞得非常独特。

      《王十朋祭江》与《子建会洛神》

      这两首都是黄少梅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新作,又都由著名编剧家莫志勤为之度身订造;而在经营此两曲时,她既是演唱者,又在曲牌的运用上出了不少好主意,如《王十朋祭江》末尾的恋坛便是由她提出加上;曲中新颖动听的仿南调也是她邀得黄壮谋根据河南地方戏曲的某些旋律改造而成;《子建会洛神》中“洛神解下明珰”等数句,原作用“合尺滚花”,她感到一般化,改作新曲凤尾曲,大大加强了感情色彩;曲末原作只用双星恨作结,而她提出再加昭君怨的尾句,将主人公的惆怅悲叹抒发得更为强烈。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 记者 周豫 实习生 古嘉莹 施李艳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