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逸事】梨园往事之南海十三郎(二)
发布时间:2016-05-06 作者:小段 来源:中华戏曲 点击:
【马师曾和薛马争雄】
在《南》剧中,有一位“马老大”两次派人来邀约南海十三郎写戏,都被他毫不留情的拒绝,并大加嘲弄。这位被黑得挺惨的“马老大”就是和薛觉先齐名的另一位粤剧大佬官——马师曾。
在《南》剧中,有一位“马老大”两次派人来邀约南海十三郎写戏,都被他毫不留情的拒绝,并大加嘲弄。这位被黑得挺惨的“马老大”就是和薛觉先齐名的另一位粤剧大佬官——马师曾。
马师曾的成名之路要比薛觉先坎坷许多。他的先天条件并不好,长相不美,个子不高,嗓音不亮。但马师曾有文化底子,善于学习与创新。一次,在一出叫《苦凤莺怜》的戏中,马师曾扮演一个没多少戏份的丑角——乞丐余侠魂。于是马师曾自编了一段使用方言俚语、行腔独特、旋律跳跃、滑稽诙谐的“余侠魂自述”,谁料,这段“我姓余,我的老豆也姓余……”的中板被他用暗哑的“豆沙喉”唱来,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演来,竟大受欢迎。马师曾从此一炮而红,他那独具特色的唱腔被称为“马腔”,也称“乞儿腔”。剧中,十三郎就恶意地模仿了“乞儿腔”,来讽刺其浅陋粗鄙,不登大雅之堂。
(马师曾在《苦凤莺怜》中扮演乞丐余侠魂)
其实,马师曾的风格亦庄亦谐,雅俗共赏,自成一家。他的很多剧目对后世都影响巨大。比如周星驰主演的《审死官》,就承袭自马师曾的同名首本戏。并且在电影中,周星驰扮演的宋世杰家中悬挂的父母遗像,用的都是马师曾的照片。既为搞笑,也是致敬之意。
(周星驰电影《审死官》剧照)
当马师曾和薛觉先在艺坛并驾齐驱之时,有“薛马争雄”的说法。不过这里的“争”只是艺术上的良性竞争,薛马二人互相欣赏,情谊匪浅,常有合作。当1956年,薛觉先在演出中突发脑溢血病逝后,马师曾题写了这样一副挽联:“当年角逐艺坛,犹忆促膝谈心,笑旁人称瑜亮;今日栽培学业,独怀并肩同事,悲后辈失萧曹。”可见一斑。
(薛觉先与马师曾)
【千里驹和《燕归人未归》】
《南》剧中为时代抛弃的“花旦王”千里驹,是比薛马成名更早的前辈艺人。他早年擅演风情戏,后期以演出社会家庭伦理悲剧著称,因为七情上面,感人至深,而有悲剧圣手之誉。
(千里驹与夫人合照)
千里驹为人自律,毫无恶习,并且戏德高尚,经常扶掖后进,薛觉先和马师曾都受过他的知遇之恩,在行内被尊为“伶圣”。当他1936年在广州病逝,“出殡之日,灵车过处,万人空巷”。
千里驹演《燕归人未归》是在义擎天剧团搭班之时,义擎天剧团成立于政府取消男女合演的禁令,女花旦地位上升的1933年。时年45岁的千里驹原已准备退休,但为了支持挑班的后辈靓少凤,出于情义而加盟,故剧团取名义擎天。
南海十三郎替义擎天剧团编撰过很多剧目,《燕归人未归》是其中之一,讲述了西梁太子魏剑魂和村女白梨香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很符合千里驹的戏路。不过,《南》剧中所表现的那样戏剧性的创作背景,应该就只是虚构了。
本稿件截选自中华戏曲公众号,作者小段,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