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进校园】街知巷闻的“广府文化”在这里一次就能过足瘾
发布时间:2016-05-24 作者:郭仲然 梁钜聪 来源:微社区e家通广州北京街 点击:
23日上午,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教育局在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举行“粤彩学堂粤缤纷”广府文化成果展示现场会。
孩子们唱响粤语童谣。
位于大南路路上的大南路小学是越秀区属一所小规模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广府文化传承,以“粤彩教育”评为广州市特色学校,同时也是广州市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小e了解到,学校以广府表演技艺(粤剧、粤语讲古、童谣、咸水歌)及广府制作技艺(通草画、剪纸)等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方向,将传统艺术引入课程、融入课堂,一直深得学生家长们的欢迎。
每个周二的下午,就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兴趣班,自7个工作室正式入驻校园后,同学们则有了更多的选择,谈起个个都眉飞色舞热烈介绍自己喜爱的工作室兴趣班有多好。
倪惠英现场献唱祝酒歌谣。
在广府文化成果展示现场会,一个个“广味”十足节目轮番登场,首批进驻大南路小学“粤彩学堂”的7个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学生们一起展示了工作室技艺及传承情况。一些广府文化大师在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时还秀出自己的绝活,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在上台为学生们点赞之后更是现场唱起了粤剧,博得现场师生阵阵的掌声。
除此以外,小e听说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教育局于2014年联合推出的“五个一”工程已经全面达成。你问我什么是“五个一”,那就是编制一套《广府文化读本》、打造一系列广府文化传承品牌活动、打造一批青少年广府文化传承特色项目、建立一个广府文化教育网站、每年举办一次集中展示宣传活动等等。
去年12月,一套4册的《广府文化读本》首次发行,广府通草画等系列活动品牌效应初显,各学校还纷纷推出了粤剧、剪纸、龙舟说唱等特色项目,“醉美越秀”网站也全新上线,而每年一次的集中展示活动更是成为越秀区中小学生们的盛大Party!
进驻大南路小学的7个工作室介绍
戏服摊位,身穿戏服的学生正在手绘粤剧戏服。
“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工作室进驻校园后,将通过做手工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戏服的历史和制作方法,有粤剧就有戏服,在为戏服纸样上色时,让学生们知道生、旦、净、末、丑不同角色都有特定的颜色,随后将纸样黏贴成书签,再让学生们黏贴上自己的现代元素,借此让学生们对戏服、粤剧更加了解。”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戏服文化会馆创办人董惠兰称。
两名“武生”在烈日下穿着厚厚的戏服,仍坚持立正的姿势。
早前,在粤剧界有“鬼才”之称的高安更与大南路小学合作,根据孩子们年龄特点和学校特色理念,创作了校园粤剧《金猴献瑞》、三句半《广府文化顶呱呱》、粤剧小品《双太子怒劈皇陵》等。
3 咸水歌
咸水歌摊位,家长和孩子共同翻阅咸水歌历史。
“粤彩学堂”谢棣英咸水歌工作室通过以文字、照片、实物的形式反映水上居民历史和生活,让师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旧广州留下的历史信息。“很多非遗项目都有进驻校园,但是能够在大南路小学设立工作室,在有限的资源下学校仍然那么努力,实在是很难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水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咸水歌研究会副主席谢棣英说。
4 广彩
“粤彩学堂”广彩工作室由许恩福广彩大师工作室组织开展活动,由广彩大师及其女儿许珺茹为主创人员。未来,该工作室将致力于岭南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广和传播工作,与各级官方、社会团体,各大院校有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主要业务为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体验。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复兴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逢年过节、生辰、婚丧嫁娶、祭神丰收,用纸剪制成各种各样象征吉祥喜庆或缅怀哀悼的图案,装饰在门厅、雅室或放在祀品、祀物上,以增强气氛。广东民间剪纸与其它地区的剪纸不同的是,剪纸的主要材料并非纸,而是金、银、铜箔或是锡箔。
剪纸摊位里,一名戴眼镜的男生正认真完成剪纸作品。
“粤彩学堂”剪纸工作室活动由广州剪纸工作室组织开展,广州剪纸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骨干团队包括李笑玲(国际(OPC)工艺美术大师)、练汉锋(剪纸技艺制作师)、练晓红(艺术设计策划师)等老师。“工作室进驻校园后,剪纸将成为一个课堂内容让学生们学习,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了解这一门艺术的情况,当学生们学习了剪纸这一门技术之后,由浅入深,再加以融入其他元素才能更好地发展”,艺术设计策划师练晓红说。
粤语讲古摊位里,讲古大师缪燕飞正微笑注视着一名正在讲古的女孩。
“粤彩学堂”粤语讲古工作室由粤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组织开展活动。该中心前身为创办于1950年的粤语说书艺术专业组织广州市说书学会,2011年由说书艺人、公益人士共同创办。中心以致力承传和发展粤语说书艺术为宗旨,由老中青三代的说书艺术工作者担纲,从事艺术的研究、交流、推广、传承、作品创作以及说书在其他领域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应用。彭嘉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粵语讲古”代表性传承人,一直跟大南路小学开展粤语讲古的课程,更培养了不少“徒弟”们参加广州市粤语讲古比赛。
康梁,即康有为与梁启超,是广东广府名人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先行者,是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的主要发动者与领导者,在中国近代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心,是康梁精神最重要的传承,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家教家风最重要的元素。现任万木草堂馆长、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史玉妍表示,传承首先就是要传承最优秀的思想和最伟大的精神,而康梁则是必修之课,进驻大南路校园后将一直倡导并坚守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立足于国学,致力于国学推广。
【记者:郭仲然 摄影:梁钜聪 编辑:严直高 通讯员:刘思铭 朱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