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五洲粤韵】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上的创新面孔 粤剧创新“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6-06-17 作者:周豫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6月12日至19日,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中。本届戏剧节恰逢广东省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不久。会上强调,未来广东戏曲事业要坚持创新为要,以新的理念、方法、机制推动广东地方戏曲繁荣发展。而此次羊城国际粤剧节上,南方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东戏曲各个领域的创新尝试已逐渐开展,一批致力于粤剧创新的“弄潮儿”涌现出来。
           广东廉江市粤剧团带来的新戏《户部黎公》创新体制,采用“政府+民间”创作模式让一个转企后的地方剧团登上省级舞台大放异彩。今年初,一场打破体制内外人才隔阂的合作在广州发起,“广州青年剧评团”应运而生,青年戏评家借助新媒体,彰显广东戏剧评论的新力量。此外,更多年轻人担纲粤剧主创,创新表演形式,让古老粤剧“吐故纳新”。


    1.编排创新 

    【流行文化注入古老粤剧】

           就在羊城国际粤剧节开幕前几日,一场名为“花样年华十载缘”的粤剧艺术专场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与粤剧节期间上演的欧凯明、黎骏声等名角专场不同的是,这个专场的主角是一位“85后”女生李嘉宜,整个舞台和曲目设计无处不体现着更为新潮的审美元素。
           这是一场绝对以年轻人为主角的表演。一众粤剧界前辈甘当“绿叶”,不论是根据曲情编排的群体场面,还是用视频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整个舞台都显得格外“时尚”。除了粤剧传统的唱、念、做、打外,舞美、音乐、表演中还融入了话剧、电影等流行文化元素。
     

         
          专场演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李嘉宜的“靓”嗓唱功和扎实做功外,一段《倩女幽魂》的表演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众所周知,聂小倩的电影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并为大量年轻观众所喜爱,如今放到了粤剧舞台上,又该如何出彩?

           虽然依然保持粤剧唱腔,但李嘉宜的表演却已经摆脱了固有程式,颇有些像话剧。尤其当“小倩”对着宁采臣一段“真情告白”,伴奏音乐加入了大量影视音乐、管弦乐、电子音乐元素,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婉转音色更将戏剧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这段音乐的作曲和编曲中,陈挥之功不可没。
           陈挥之常年活跃在影视音乐配乐制作领域。至于粤剧,他涉猎得并不多。做电影音乐的他,自己是佛山人,从小就受到粤剧的熏陶。“以前听得多,现在认真去钻研,才发现粤剧里有很多很美的东西。”陈挥之说,“给粤剧一些变化也是件很好玩的事”。
     

           
           陈挥之和广东粤剧院的合作,让人讨论最多的莫过于此前的新编网游粤剧《决战天策府》了。作为一部由广东粤剧院投入百万元创作的粤剧,它也开创了网络游戏与戏曲“跨界”合作的首例。

           在一束束舞台射灯的聚光下,粤剧演员打扮成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中的人物粉墨登场,模仿着游戏角色的一招一式。除了有Cosplay,吊威亚、变脸、动画、流行音乐、网游特效、现代舞……这些乍一听与传统粤剧格格不入的元素,在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中大放异彩,呈现了一场堪称新奇的粤剧表演。
     

           
           无独有偶,6月11日晚,新加坡敦煌剧坊给广州的戏迷上演一部英语粤剧《清宫遗恨》,令人大出意外。这的确是一出粤剧。从八音、锣鼓到曲牌、唱腔、韵味等等,都是粤剧的经典,戏中人一举手一投足,也全然是粤剧的“功架”,但从对白到唱词都是英语。“老佛爷”成了“奥布达(Old Buddha)”,“告诉我”成了“tell me”。

          创新历来都会伴随着“争议”。一些年轻观众认为,“无论将这种变化称之为颠覆或者创新都好,如果不变,粤剧会死”。在他们看来,正如过去粤剧也会改编古典小说的故事一样,粤剧改编网游并无不妥,其好处是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成为“粤剧粉”。
           年轻人敢想、敢拼,自然也敢试。不论是新编粤剧《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还是网游粤剧《决战天策府》中的“小七”,像李嘉宜一样,当下的年轻粤剧演员正面临着粤剧前所未来的变化,诸多流行文化元素的包围既为粤剧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2.剧评创新

    【青年剧评家自媒体崭露头角】
     


           在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各大剧场中,如果观众们留意,会发现一群“剧场观察员”的身影。他们大多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评论写作能力,虽然年纪轻,也并非都从事戏剧专业,却对古老的戏曲保有极大的热情。
           这次,他们更直接参与到粤剧节的戏剧推广工作中,为社会大众和媒体提供评论资源。文字功底深厚的杨迪便是其中一名“观察员”,她是中山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也是民间戏剧公众号“yang羊迪迪说说戏”的运营人,有着丰富的剧场经验,被身边戏迷朋友笑称为“羊老板”。
           今年1月份,她加入了广州青年剧评团。在这个剧评团里,她找到了和自己一样爱戏懂戏的发烧友,有高校学生、大学教授、剧社推手、“网红”剧评人、专业院团骨干等。
    剧评团的召集人和管理者叫罗丽——土生土长的“80后”广州人、专业戏剧工作者、两岁大孩子的母亲。
           在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工作的罗丽,一直关注广州戏剧评论的发展。“长期以来,相比北京、上海,广州的戏剧氛围不算太浓,戏剧市场也不如两地繁荣,为什么?除戏剧氛围、创作能力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戏剧评论人才队伍,当下广东戏剧事业发展亟需一种新型的戏剧评论。”罗丽说。
           罗丽关注到两个非常火爆的戏剧评论类微信号:上海的“押沙龙在1966”,北京的“北小京看话剧”,两个微信号虽文风不同,但戏剧理论功底扎实加上对自媒体的灵活运用,收获了大量粉丝。
           在罗丽和杨迪看来,这种“新型戏剧评论”的出现有着一股“在沉默中爆发”的意味,借助自媒体,剧评人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排除了人情因素,使得评论立场更为公允,这种模式对传统戏剧评论是一种“颠覆”。
           广州并不缺少评论人才。早在2015年,广州在举办“第二十七届梅花奖”期间,由戏剧评论专业及非专业人士“混搭”组成的年轻戏评微信公众号“青评点梅花”在全国剧评界一炮而红,这股“互联网+”时代的戏剧评论热潮还被写入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
          “它让我看到了青年剧评人的巨大影响力,也让大家看到了网络时代下年轻剧评人的发展潜力。”罗丽说,今年1月,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申请到广州市财政单独拨出一笔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广州青年戏剧评论人才培养计划”,“这也是广州‘破天荒’第一次专门为戏剧评论批出了一笔资金,令人鼓舞”。
           在广州青年剧评团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中,罗丽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她目前最重要的合伙人杨小乱。作为体制外的一员,杨小乱的名字其实早就在广州戏剧界无人不识,从专业演出场馆辞职后,他一心运营公众号“剧场摩天轮”,并发起了“广州看戏旅团”,目的就是让广州的戏迷们能聚在一起去周边地方看戏。
           显然,这是一次打破体制内外人才隔阂的合作。想要写好戏评,必须有一定的观戏经验积累,要多看戏、多聊戏,有了财政支持后,罗丽专门给剧评团的核心成员们提供了观戏“福利”:购买一定数量的优惠票给大家,但前提是大家要“交作业”——提交剧评。
           “现在,我们希望构建一个更好的广州戏剧评论平台,未来我们希望将这些剧评团成员的稿子结集出版,将网络评论纸质化,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但要手快、文笔好,还要求比一般的网络剧评质量更高。”罗丽说。
           这群年轻人相信,用新的戏剧评论引导广州戏剧观众,一定会培育出广州更浓郁的戏剧氛围。


    3.机制创新

    【基层剧团激活体制走市场】


           曾创作出《睿王与庄妃》《花月影》《梦·红船》等诸多粤剧精品的广东粤剧编剧“一哥”梁郁南,最近又有新尝试:在古装粤剧《户部黎公》的宣传册上,他的名字后面除了编剧外,赫然还有导演一职。
           从广东德庆的农村走到粤剧舞台,成为粤剧编剧界的著名人物,梁郁南的从艺之路相当传奇。
    “一方水土自有一方戏。”梁郁南一直坚信,粤剧必须从改革创新中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吸纳时尚元素,丰富粤剧传统,以开放的心态,以现代审美的定位,才能让传统走向现代,让观众走近粤剧。
           5月10日晚,在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的优秀剧目展演上,这部古装粤剧在广州登台亮相,台下座无虚席,叫好声不绝于耳,但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户部黎公》第二次正式登台。当晚,距离这部粤剧在廉江市的首演不过3天,前后排演时间不到1个月。
           在它“诞生”的背后,除了这个粤剧编剧大胆的跨界创新外,也多亏了它在“政府+民间”模式上的创造性实践。
          “作为一个地方县级小剧团,廉江市粤剧团在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惊艳的表现,着实令人惊喜。”看完这部剧后,著名戏剧评论家武丹丹颇为感慨地说。
          “众所周知,排一部大戏对于一个县级小剧团而言,是格外不容易的。他们身处基层、直面市场,演一场戏才有一场戏金入账。单靠自身,无论是时间还是财力上都无法承担起一场大戏的成本。”赓续华说。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实际困难,从2014年起,廉江市文广新局就联合廉江市黎正进士文化室,采取“政府+民间”的创作方式,组织省、市内相关作家以廉江清朝唯一进士黎正为原型开始创作剧本,从一开始便免除了剧团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有了政府的助力,包括梁郁南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准的粤剧人才,开始汇聚在一起。在主创人员名单中,多位国家一级、二级演员,以及省、市级院团的灯光、舞美、服装设计人员都在其中。有意思的是,虽然大腕云集,但“朴素”依然是这部戏的最大特色。事实证明,恰恰是最典型的粤剧风情,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目光。
           不仅如此,排演还有“精品版”和“普通版”两套布景方案。“精品版”侧重参加各类汇演,“普通版”主要在当地演出,便于装载和出行,有利于送戏下乡。正如廉江粤剧团负责人所言,一部戏排出后,决不能仅仅只在戏剧节上走过场,“走市场”依然是它的方向。所有的准备和设计,都是为了切合一个县级转企粤剧团演出的实际需要。
           师徒相带、常演常新。“除了粱耀安、梁淑卿两位主演的‘明星版’,这部剧还需要更多不同种类的‘本土版’以及AB角儿。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的乡音乡情融入到粤剧创作和表演当中,充分发挥粤剧演员传、帮、带的作用。”
           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倪慧英特别看好这种模式,并希望它能在全省推广。令人欣喜的是,剧团也已经在这样做了。据悉,从这个月下旬起,这部由地方基层剧团创作、真人真事改编,行当全面的“纯正”粤剧除了到广东各镇(街道)巡回演出外,还将有机会在国际上露脸。

    记者手记

    创新之举助力广东戏曲发展】


           目前,广东省有12个地方戏曲剧种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有250多个戏曲团体,全年演出戏曲近3万场,戏剧发展一派欣欣向荣。但与此同时,叫得响的力作不多、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演出市场下滑、基层院团生存困难等问题也困扰着广东戏曲的长远发展。
           面对这种局面,前不久,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必将对我省地方戏曲生态不断优化、剧种传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6月3日举行的广东省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广东需“坚持创新为要,以新的理念、方法、机制推动戏曲繁荣发展”。
           那么,广东戏曲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到因时而变、转化创新?
           首先,传统地方戏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创新,才能诞生当代的精品和流派,这已经成为戏剧戏曲界的共识。对于观众而言,那些既新鲜又熟悉、既好听又好学的唱腔旋律是最为喜闻乐见的。其次,一部好剧,优秀的剧本、人才、表演、呈现都缺一不可。当下,广东正在大力实施剧本孵化计划,未来,通过打造“剧本超市”等创作生产平台,剧本征集、委约创作等渠道会被进一步打通,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人才“跨界”流动会更便捷。有了人才储备,“探索创新流派”便不再是一纸空谈。
           除此之外,广东的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也在为传统戏曲注入活力。“网游+粤剧”跨界融合的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很好地吸引了年轻观众,还创造了该院单场演出最高票房纪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次羊城国际粤剧节的优秀剧目展演中,包括《户部黎公》在内的不少地方基层民营剧团创排的作品都相当亮眼。据统计,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广东省现有国有地方戏曲院团52个,其中1个保留事业编制,12个划转为保护传承机构,39个转为企业,而其他的200多个民营戏曲剧团约占全省地方戏曲院团的4/5,几乎都在基层。
           众所周知,民营院团和部分转制院团由于资产体量小、市场竞争力弱,仅靠自身力量是难以生存发展的。这就意味着,想要巩固和拓展院团改革成果,就必须深化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
           在采访基层民营剧团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演出处在薄利多销阶段,艺术质量不高,创作创新也极度缺乏。这种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必须予以改变。对于一个地方院团而言,虽然“小戏”是演出的主体,但只能演“小戏”却是不能支撑其长期发展的。
           未来,鼓励地方尤其是民营剧团探索实践“政府支持、企业联姻、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新型演出模式,将有效解决这些剧团的生存、发展问题。在这方面,汕头和梅州的“周五有戏”,茂名的订戏会和“百台地方戏”基层巡演等举措,都有了一些先进经验,可供借鉴。

     

             
            本稿
    件转载自南方日报,作者周豫,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