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与争鸣】一抹嫣红艳 耀眼彩云归——新编粤剧现代戏《红的归来》采访笔记
发布时间:2016-06-21 作者:葛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一代天娇——著名艺术大师红线女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55年,她舍弃在香港如日中天的艺坛明星地位和荣华富贵的生活享受,毅然选择回归祖国,为人民大众、为粤剧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段人生重大转折的传奇史实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粤剧《红的归来》讲述的就是这一段真实故事。
前晚,这出作为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闭幕式晚会的演出剧目,首次以粤剧真人真事作为戏剧题材,展现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年轻的红线女形象,赢得了各方面人士的好评,在粤剧界及行外反响热烈,笔者随即采访了几位主创人员。
郑迅 摄
编剧之一,练行村(红线女艺术中心书记):
首次将红线女老师的人生故事搬上舞台,难度不小,压力很大。这个戏虽以红线女为主角,但并不是为艺术家个人歌功颂德,而是通过写她来写粤剧人情系国家、爱国崇艺的精神和情怀。
在戏中,我们力求传承粤剧传统,使“马红”流派的艺术特色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因此在剧本台词、曲牌使用、唱腔设计、服装服饰等方面力求接近人物原型,并为演员的二度创作留下最大发挥空间,例如:剧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一段较长的“马腔”主题唱段,在戏中淋漓尽致地演绎马派艺术特色;而在全剧尾声部分,专门用红派名曲《昭君塞上曲》新撰曲词,由红线女饰演者崔玉梅来演唱和表演。剧中人物的设置和安排也是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和加工,如红线女母亲邝母这一人物角色,既有红母的影子又有她父亲的影子,晚年红线女曾回忆说,当年她忐忑地找父亲征求意见,没想到父亲听后立即支持她。
编剧执笔者,李满(红线女艺术中心艺研部部长):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仰视的角度来注视红线女老师的,由于是真人真事,可虚构发挥的空间较小,该题材的创作对我是较有挑战性的。从创作开始到演出,剧本大的修改多达十次以上,小的调整就更多了。我们尊重史实,在剧本中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年轻时期的红线女。在音乐唱腔设计中,卜灿荣老师将红老师名曲《荔枝颂》第一句“身外是张花红被”的旋律变奏,成为了该剧的主旋律,并建议我们使用马(师曾)红(线女)流派很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唱段重新填词创作,当中就有红线女的【昭君塞上曲】,马师曾最爱用的【梆子中板】、【雨打芭蕉中段】等。
郑迅 摄
广州红豆粤剧团是红线女老师一手创办的,作为她的弟子,有责任、有义务去承传和推广马红流派的艺术。马师曾先生对红老师的一生影响很大,他的爱国情怀坚定了红老师归来的决心,在艺术上他对红老师的扶持,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影响深远的马红流派。由于马院长(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只有舞台形象留世,因此我根本无从参考他的生活模形,我模仿他的声腔和肢体语言特色,使之成为我的表演材料,再与我自身的理解融会贯通,我相信,感情是相通的,只要我用心演,观众肯定能感受得到。
郑迅 摄
红线女扮演者,崔玉梅(红线女学生、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广州红豆粤剧团当家花旦):
观众对红老师留下的印象还很鲜活,在看戏时难免将舞台上演员饰演的红线女,与他们记忆深处的红线女进行比较,因此演这个人物难度很大。红老师回到广州是上世纪50年代,但我接触红老师已经是80年代。虽然与戏中人物的年纪并不相同,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贯串一生的精神和意识,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红老师的一些神态、动作或语气的模仿。其实生活中的红老师说话语速较快,肢体语言有时像小姑娘一样活泼,而在公众场合,她却恰恰相反,大家见的都是公众场合中的红线女形象,我希望能将两者更好地融合表现,但因为我毕竟不是红线女,所以只能追求“神似”,我塑造的更多是我理解中的红线女。
邝母扮演者,杨小秋(红线女学生、广州红豆粤剧团主演):
我1987年从广东粤剧学校毕业,参加红老师组织的新青年粤剧团,此时认识了婆婆(红线女母亲),1988年我在中心台演出《盘夫》,那时婆婆已经九十高龄,依然来看我的戏。婆婆很善良,性格温和,声线也很好,在家里叫唤人帮忙干活的声音很响亮。她们母女之间关系很好,是她帮着红老师照料三个孩子,唯一埋怨的就是马师曾很少来关心孩子们。在戏里,婆婆的年龄在60岁左右,我向一些粤剧老前辈打听过关于婆婆那段时期的生活印象,希望能够把这个人物表现好。
郑迅 摄
舞美设计之一,党永生(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教师):
在舞美设计中,我以镜框为创作灵感,镜框式包含两重意义,一是纪念,二是代表舞台,红线女老师一生作品丰富,艺术成就极高,舞台就是她艺术的理想所在。而在舞台上,我设计出一条自下而上延伸的路(台阶),这是一条切题的回归之路,这条路令她人生发生重大转折,所有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条路上,这也是她的艺术之路,使她走向了对更高艺术理想的追求。
写在尾声:这个戏从策划伊始便备受关注,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主创在彩排的百忙中接受即兴访谈,虽然话语不多,但依然给我以心灵上的巨大震撼。主创团队们或为红老师的学生、小同事,又或是不尽相识,但是他们被一代艺术大师红线女高尚的爱国情怀、真善美的艺术追求所感染,他们为了弘扬马、红爱国崇艺的精神,传承精湛的流派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专业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令人无比感动,每个人都有各自心中的红线女,我深信,舞台上他们饰演的就是最真最美的马师曾、红线女、婆婆……
前晚,这出作为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闭幕式晚会的演出剧目,首次以粤剧真人真事作为戏剧题材,展现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年轻的红线女形象,赢得了各方面人士的好评,在粤剧界及行外反响热烈,笔者随即采访了几位主创人员。
郑迅 摄
编剧之一,练行村(红线女艺术中心书记):
首次将红线女老师的人生故事搬上舞台,难度不小,压力很大。这个戏虽以红线女为主角,但并不是为艺术家个人歌功颂德,而是通过写她来写粤剧人情系国家、爱国崇艺的精神和情怀。
在戏中,我们力求传承粤剧传统,使“马红”流派的艺术特色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因此在剧本台词、曲牌使用、唱腔设计、服装服饰等方面力求接近人物原型,并为演员的二度创作留下最大发挥空间,例如:剧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一段较长的“马腔”主题唱段,在戏中淋漓尽致地演绎马派艺术特色;而在全剧尾声部分,专门用红派名曲《昭君塞上曲》新撰曲词,由红线女饰演者崔玉梅来演唱和表演。剧中人物的设置和安排也是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和加工,如红线女母亲邝母这一人物角色,既有红母的影子又有她父亲的影子,晚年红线女曾回忆说,当年她忐忑地找父亲征求意见,没想到父亲听后立即支持她。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仰视的角度来注视红线女老师的,由于是真人真事,可虚构发挥的空间较小,该题材的创作对我是较有挑战性的。从创作开始到演出,剧本大的修改多达十次以上,小的调整就更多了。我们尊重史实,在剧本中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年轻时期的红线女。在音乐唱腔设计中,卜灿荣老师将红老师名曲《荔枝颂》第一句“身外是张花红被”的旋律变奏,成为了该剧的主旋律,并建议我们使用马(师曾)红(线女)流派很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唱段重新填词创作,当中就有红线女的【昭君塞上曲】,马师曾最爱用的【梆子中板】、【雨打芭蕉中段】等。
郑迅 摄
该剧导演,王永庆(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主任,副教授):
红老师是我们戏曲学院特聘的荣誉教授,我有幸见过她两次,很遗憾没有当面交流。在红老师逝世前,我每次与欧凯明夫妇会面,或多或少总会听他们说起有关红老师的为人及从艺等事。红老师逝世后,我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带《来自地球的你》和《如烟情仇》到广州,与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粤剧院举办“京粤同台”的合作演出,目的也是为了纪念红老师。从没想到执导这出戏的幸运会降临在我身上,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压力。我查看了红老师的相关文字和影像音乐图片资料,还请香港朋友查询有关红老师在香港期间的一些正史和“八卦”资料。最震动我心灵的还是红老师的《红线女自传》,这是我进行剧本修改和舞台构思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最可靠的资料。书里面的人生况味、从艺道路、历史画卷、情感纠葛、生活状态等等,让我品味出了“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我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我无愧尽心尽力。如果一定要说这个戏有什么特色,那就是红老师自己体现出来的“真的情感、善的心灵、美的红伶”。
马师曾扮演者,欧凯明(红线女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戏剧“二度梅”得主、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广州红豆粤剧团是红线女老师一手创办的,作为她的弟子,有责任、有义务去承传和推广马红流派的艺术。马师曾先生对红老师的一生影响很大,他的爱国情怀坚定了红老师归来的决心,在艺术上他对红老师的扶持,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影响深远的马红流派。由于马院长(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只有舞台形象留世,因此我根本无从参考他的生活模形,我模仿他的声腔和肢体语言特色,使之成为我的表演材料,再与我自身的理解融会贯通,我相信,感情是相通的,只要我用心演,观众肯定能感受得到。
郑迅 摄
红线女扮演者,崔玉梅(红线女学生、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广州红豆粤剧团当家花旦):
观众对红老师留下的印象还很鲜活,在看戏时难免将舞台上演员饰演的红线女,与他们记忆深处的红线女进行比较,因此演这个人物难度很大。红老师回到广州是上世纪50年代,但我接触红老师已经是80年代。虽然与戏中人物的年纪并不相同,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贯串一生的精神和意识,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红老师的一些神态、动作或语气的模仿。其实生活中的红老师说话语速较快,肢体语言有时像小姑娘一样活泼,而在公众场合,她却恰恰相反,大家见的都是公众场合中的红线女形象,我希望能将两者更好地融合表现,但因为我毕竟不是红线女,所以只能追求“神似”,我塑造的更多是我理解中的红线女。
我1987年从广东粤剧学校毕业,参加红老师组织的新青年粤剧团,此时认识了婆婆(红线女母亲),1988年我在中心台演出《盘夫》,那时婆婆已经九十高龄,依然来看我的戏。婆婆很善良,性格温和,声线也很好,在家里叫唤人帮忙干活的声音很响亮。她们母女之间关系很好,是她帮着红老师照料三个孩子,唯一埋怨的就是马师曾很少来关心孩子们。在戏里,婆婆的年龄在60岁左右,我向一些粤剧老前辈打听过关于婆婆那段时期的生活印象,希望能够把这个人物表现好。
郑迅 摄
在舞美设计中,我以镜框为创作灵感,镜框式包含两重意义,一是纪念,二是代表舞台,红线女老师一生作品丰富,艺术成就极高,舞台就是她艺术的理想所在。而在舞台上,我设计出一条自下而上延伸的路(台阶),这是一条切题的回归之路,这条路令她人生发生重大转折,所有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条路上,这也是她的艺术之路,使她走向了对更高艺术理想的追求。
写在尾声:这个戏从策划伊始便备受关注,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主创在彩排的百忙中接受即兴访谈,虽然话语不多,但依然给我以心灵上的巨大震撼。主创团队们或为红老师的学生、小同事,又或是不尽相识,但是他们被一代艺术大师红线女高尚的爱国情怀、真善美的艺术追求所感染,他们为了弘扬马、红爱国崇艺的精神,传承精湛的流派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专业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令人无比感动,每个人都有各自心中的红线女,我深信,舞台上他们饰演的就是最真最美的马师曾、红线女、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