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严肃的报告,深情的情书
发布时间:2016-09-05 作者:钟哲平 来源:新快报 点击:
公园里的私伙局(卢毅刚摄影)
(一)四月的北京,被误解的“非遗精神”
四月的北京,夏天开始来临,然而大部分室内场所,还没开始开空调。4月25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履约报告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学者及文化部门负责人在外国专家大厦济济一堂,聆听专家讲解撰写《履约报告》的细节。课程紧张,空气闷热,学员们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有人需要不时到门外“换气”。
粤剧项目的撰写小组由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卢向阳、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王琴博士,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天帆以及笔者组成。《履约报告》主笔王琴博士十分敬业,不愿放过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确实是我们自以为了解,却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南辕北辙的观念。例如:非遗保护要遵循遗产本身规律,不主张“发展”;描述非遗项目不能使用博物馆语言、景区语言,要使用联合国公约的语言;不要用形容词,不能说“古老”,可以说“世代传承”;“宣传”是文化部门的工作,媒体的作用是“弘扬”;非遗最重要的载体永远是社区和个人,而不是任何机构;不同的文化遗产之间,应互相尊重、欣赏;围绕非遗开展的商业活动,要确保不危害或歪曲非遗项目,同时让非遗传承的社区和个人成为受益者。
还有一些我们在日常的文艺工作报告写作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其实也违背“非遗精神”。例如:不讲“生命力”,只讲“存续力”,非遗工作并不主张你再创造;不讲“杰出性”,因为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没有谁比谁更杰出;不讲“国家认同”,这是人类共有财富;不讲“世界级”,只讲“人类非遗”,所有保护机构都是项目名在前,国家名在后,比如“粤剧中国保护中心”。
学员们紧张地做着笔记,也感受着学习的乐趣。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 年, 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1年,“粤剧”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第一次《履约报告》。2016年,提交了第二次报告。
北京的专家组对粤剧项目的初填报告给予了较高评价,对粤剧近年来开展的民间活动、高持续性报纸专栏、专业期刊、学术著作、学者沙龙、老艺人口述历史等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粤剧重视古腔研究、正视剧种繁荣之下的行当萎缩,感到相当惊喜。
(二)六月的广州,对粤剧的“地毯式”普查
2015年7月,文化部下达《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普查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戏曲剧种的数量、形成发展、艺术特点、流传地区、演出剧目、生存现状。普查内容是剧种名称、表演艺术、舞台美术、演出团体、人才培养机构等。
(三)发现问题,比记录成绩更重要
从《履约报告》和普查情况来看,可以把粤剧现状概况为:新戏繁荣,表演及创作人才有发展空间;理念创新,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持续增加;行当萎缩、唱腔单一,剧种特色的缺失令人担忧;提升文化,在学术研究领域成果始现;民间活动丰富,粤剧在本土文化意识上升的浪潮中洗脱“过时”的印象,渐渐与悠闲、优越的生活方式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了剧种的生命力。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院藏粤剧剧本数字化工程整理归档的剧本
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
广东省博物馆的粤讴讲座(郑迅摄影)
广州图书馆的粤曲讲座
广州地铁内的粤剧文化展(郑迅摄影)
广东粤剧院在校园举行的“快闪”活动
星海音乐学院的大学生私伙局
香山粤剧团每周六在中山紫马岭公园进行公益演出
文化公园内的粤曲表演(卢毅刚摄影)
其次,行当萎缩。多演生旦戏,老生、丑生、花脸没有担纲戏,演员也不按角色的需要变换身段及唱腔。长此以往,粤剧中很多宝贵的行当,将会在繁荣中失传。
本稿件转载自新快报,作者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钟哲平,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