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潮涌观《搜书院》,同品马、红流派艺术
发布时间:2016-12-26 作者:文瑶 来源: 广州粤剧院 点击:
12月25日下午,作为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粤剧《搜书院》,在江南大戏院精彩上演。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刘宛子书记以及大批戏曲界知名专家学者到场观看了演出。
该剧是继粤剧《审死官》之后,广州粤剧院今年复排打造的又一部马师曾、红线女经典名剧。该剧蜚声海内外,曾获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誉,梅兰芳、田汉等著名艺术家也曾给出溢美之词,并为粤剧赢得“南国红豆”的美誉。
名角担纲名剧掀观演热潮
粤剧《搜书院》由广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红线女艺术中心与广州粤剧院联合制作,广州红豆粤剧团复排演出,邀请了著名青年导演李伯男担任复排导演,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舞台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季乔担任舞美设计。该剧由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梅花奖得主黎骏声和红派艺术传人苏春梅领衔主演,共同为观众呈现马、红流派艺术。鼎盛的演出阵容,无疑是粤剧演出业的一剂强心剂。该剧票房一经开售,短时间内便告售罄,掀起新一波粤剧观演热潮。首演当日,满场观众潮涌而至,争相一睹名剧名角风采。演出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到场观演和采访。
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在后台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粤剧宗师创造不朽艺术形象
粤剧《搜书院》1954年由杨子静、莫汝城、林仙根根据同名琼剧传统戏改编而成。1956年包括剧作家林仙根在内的相关人士对剧本作了一次较大的修改,剧情上剔除了旧作中的低俗之处,同时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删除了部分为唱而唱的唱段,增加了为突出人物性格而设计的唱段,如后世传唱的“柴房自叹”和“步月抒怀”。修改后由马师曾、红线女、李飞龙主演,并拍成电影《搜书院》。马师曾、红线女在该剧中尽显两人艺术风格,卓越的创造了“谢宝”和“翠莲”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不仅令该剧面貌焕然一新,更大大推动了粤剧的艺术化进程。
三位红派弟子演绎马、红名剧
复排后的粤剧《搜书院》,剧情上,演绎的是1956年马师曾、红线女的内容版本;表演上,由红派弟子苏春梅、黎骏声、欧凯明联袂主演,三位弟子当年都曾入住红线女家中,得红老师言传身教、点拨提炼。三人的表演可谓炉火纯青,配合默契,演绎传神,再现马、红流派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尽展当代粤剧传承人的艺术风采;该剧舞台设计简约写意、大气唯美,能更有效烘托演员表演和演出氛围。
年轻观众热爱马、红流派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粤剧《搜书院》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到场,一位年轻观众表示“三位主演实力非凡,光有其中两位已经值回票价,再加一位简直是超值!”
而另一位年轻观众表示关注粤剧其实时间不长,但是对粤剧的了解越深就越发热爱,她说道:“马师曾的剧本我都很喜欢,《天作之合》《刁蛮公主》《审死官》等。第一次看苏春梅的《搜书院》,红腔太好听了!柴房自叹一段十分精彩,不愧为红派传人!后面她反串书生也很俊朗潇洒;欧大哥(欧凯明)气场强大,马腔既有继承,又有自己的元素;声哥(黎骏声)的张逸民书生气质儒雅,做工细腻。”同时,她又以女性的角度解读该剧:“翠莲作为丫鬟时隐约可见不甘受人欺凌的傲骨,再到反串时,不受身份拘束后的言辞铿锵,都形象的塑造出了一个反抗强暴的女性丰满形象。”
可见,高学历有文化且热爱粤剧的年轻观众正在成为粤剧的生力军。
广州粤剧院余勇董事长表示广州粤剧院一直肩负着粤剧的传承与发展重任。复排该剧,旨在传承和发展粤剧大师们的艺术及他们创造的经典名剧,深挖蕴含在粤剧历史中的艺术瑰宝,使之成为当代人新的财富。
目前,该剧已被多地春班订戏,广州粤剧院表示该剧将作为剧院的保留剧目,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大合影
【延伸阅读】
粤剧《搜书院》1954年由杨子静、莫汝城、林仙根根据同名琼剧传统戏改编。讲述琼台书院掌教谢宝,生平严正不阿,不畏权势。重阳节日,书院学生张逸民登高游览,拾得断线风筝一只,寄兴题词于风筝之上。镇台婢女翠莲奉命寻回失落的风筝。镇台与夫人发现题诗,竟咬定是翠莲勾引情夫,对她严刑拷打,关禁柴房,并要送她与道台为妾。翠莲改扮男装潜逃,路遇谢宝,随归书院,得会张生,诉说遭遇,两人愿同患难,互订终身。镇台闻讯,带兵围搜书院。谢宝得知详情,既怜翠莲身世的悲惨,又感两人相爱的真诚,毅然挺身而出,设法营救。他巧妙设计,挫了镇台的威风,解救了翠莲的危难。翠莲与张逸民奔回故里,终成眷属。
1956年5月初,由马师曾、红线女领衔主演的粤剧《搜书院》在北京演出,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观看了演出。周总理在看戏后到后台看望演员,并对红线女的表演给出了指导意见。5月17日,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召开的昆剧《十五贯》座谈会。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在谈到粤剧时说:“《十五贯》和《搜书院》在政协礼堂演出很受欢迎,剧场加座了,真是公道在人心。昆曲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都应受到重视。”自此,粤剧有了“南国红豆”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