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岁末年初,酬神祈福,点少得睇大戏!

    发布时间:2017-01-19 作者:钟哲平 来源:粤人情歌 点击:


     
           新春将近,年味渐浓,大小剧团已贴出了新年剧目的排期和海报。随着近年来民间传统节日的回暖,“过年睇大戏”的气氛也有所升温。辞旧迎新之际,看一场吉祥的好戏,聚天伦之乐,启来年好运,这才是粤人的新年。
     
     
          (一)农历正月,一年中最多戏睇
     
            戏本酬神。过年睇大戏,既是祈福,也是娱乐。广府自古就有在新春佳节载歌载舞的习俗。农历正月是一年中粤剧演出最集中的时候。
            清代乾隆年间中山小榄人何大佐著《榄屑》记载:“榄乡每年正月上元前后,户户张灯,家家结彩,以乐太平。日则跳狮子演梨园,夜则拥杂剧放烟花,各戏沿门歌舞,箫鼓喧天。”“乾隆戊辰年正月上元,阖乡赛神建醮以祝丰年。日则分坊演戏,夜则花街柳陌,月户星桥,灯火万状,笙歌之声达旦不寂,真太平景象也。”
           新春期间演神功戏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粤剧例戏都有辟邪纳福的心理暗示,如《六国大封相》、《香花山大贺寿》、《玉皇登殿》等。例戏没有情节冲突,较为枯燥。有些戏班则加演《加官》、《送子》,情节较为紧凑。
           据李计筹《粤剧与广府民俗》介绍,春节戏班搭台唱戏,一般在一地演四天五夜,连演九场,取“九九归一”的好意头。广府地区有新年“撞戏卦”的习俗。观众故意不看剧目,低头撞入剧场,看到什么戏,就预兆着这一年的运气。如果撞到苦情离乱的场口,就会觉得很晦气。如果撞到新婚、送子、加官进爵等情节,就满心欢喜。戏班自然知道观众心理,也不会在新年演忌讳的戏。除例戏外,春节常演的粤剧有《刘皇叔过江招亲》、《唐明皇游月殿》、《彭祖求寿》、《双生贵子》等。如果某班的拿手戏名字不好听,就要改名。如把《桃花送药》改成《桃花送讯》,把《苦凤莺怜》改成《彩凤莺怜》。有些著名的苦情戏如“金叶菊”等,则整个正月都不能演。
          至元宵灯会,又必有戏。光绪十四年《化州志》记载:“元宵,各神庙、街市俱张灯结彩,士庶嬉游,下户妇女亦往观焉。初十后,每夜奉神出游,锣鼓喧闹,灯光如昼,放火花,烧爆竹,打秋千,直至月底方休。自光绪七年后,踵事增华,诸神出游,以三夜而毕……张灯演戏,纸醉金迷,国有长春,城真不夜,亦太平之润色也。”《海康县志》记载:“元宵夜悬花灯,酌酒聚赏,各村献剧,箫鼓歌讴,灯光达旦。”
           清代广州八和会馆的“慎和堂”专门负责接戏和安排演出,光绪末年,“慎和堂”编撰了一本《广东境内水陆交通大全》,记载了粤剧戏班下乡演出的全部路线和上万个演出地点,是粤剧史上一本重要文献。据这本大全记载,广府各地各乡都有不同的守护神,每逢神诞都有热闹的庆祝活动,每年的农历一二月是这些神诞日最为集中的时候。
           一月初七是人日,一月十五是元宵,即上元诞。二月初一、初二为土地诞、初三文昌诞、初六东岳诞、初十三洪圣诞、初十八有船上大姑诞,初十九是著名的观音诞。
           二月底则有南海神诞,珠三角有“小儿队”歌舞表演。南宋诗人刘克庄《广州即事诗》写到:“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据《番禺县志》、《新会县志》记载,“小儿队”是从汴京传入岭南的,珠三角的陈姓、冯姓、钟姓,有很多是汴人南迁至南雄、新会、番禺、增城而开枝散叶的。宋代陈旸《乐书》介绍过这种歌舞,“琵琶工升殿独奏大曲,曲上,引小儿舞伎,间似杂剧。”
     
     
    光绪三十三年《时事画报》,粤讴《借裤》,“借裤”是观音诞的祈福习俗
     
          (二)民间戏曲,与信仰息息相关

           这些自古以来的民间习俗,在学者眼中,是与一地之文化互为表里的。 
           王嵩山《“扮仙”与“真神”:民间戏曲的信仰与仪式》一书指出:“不论传统或现代的中国民间曲艺表演,不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配合着宗教节令。在这些节庆中,从最早的驱邪祈福、报赛田社的祭祀及一般的神祇的信仰、庙神的庆典,乃至于喜庆婚丧的仪式,戏曲技艺表演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社会与艺术活动。”
           王嵩山认为在汉文化的信仰体系里,神、鬼、祖先和生人是生存在同一个世界的,仙有人的意欲情感,神是可以要求的,神与人是互惠的。戏曲演出的“扮仙”行为,隐含了回报的象征。如八仙戏的结尾,八仙将饼干糖果抛给观众,观众接到吃下,仿佛得到一种赐福。
           陈守仁《神功粤剧在香港》则运用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以图像和文字记录香港各地区社群酬神活动中的神功戏演出。陈守仁认为,宗教场合一直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演出环境。以粤剧来祭祀和祈福的传统虽然历久不衰,但也面临着传统表演仪式流失的严峻考验。而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开放政策,使得粤剧传统得以保存。
           陈守仁所定义的神功粤剧是指“为神祀祈福并配合众多传统节日和宗教活动而上演的粤剧,是为神造就功德而组成的戏曲活动。泛指一切因神诞、庙宇开光、鬼节打醮、太平清醮及传统节日而上演的所有戏曲。”
     
          (三)罗家英:神功戏养活了香港的粤剧戏班
     
            不久前,香港著名粤剧老倌、影视明星罗家英在笔者主持的“粤剧记忆访谈”节目中,专门提到了香港的神功戏。
     

     
           罗家英说:“神功戏养活了香港的戏班。香港粤剧演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去拍电影,这些是明星、老倌,包括拍歌唱片、时装戏。如张活游、吴楚帆等。还有一部分是没去拍电影的,他们怎么谋生呢?戏院没得做了,观众越来越少了,他们的谋生就只能靠神功戏。当时的香港是一个渔业和农业为主的社会,尤其是渔业,有很多疍家,打渔人,他们很信神,建了很多庙宇,尤其是天后庙。神功戏养活了这一帮没机会拍电影的演员,一直没有中断过。
           我们做神功戏,规矩是做五晚四日。第一日不用做日戏,必定要做《六国大封相》,所以《六国大封相》从未中断过。战前、战后,到现在,都未中断过。到正诞那一天,一定要做大型的《仙姬送子》,每晚演不同的戏,由老倌来做。而一些新晋的,次一等的老倌,就做日戏。日戏只做三日。有时候有天光戏,那些梅香、手下、新人类,由他们去做。由四大头人,即四个叔父点名,今晚谁做。老倌散场时吃宵夜,就叫你过来讲戏,你做小姐,你做员外,你做小生,你做梅香,把故事讲给你听,头场这样做,第二第三场又怎样做。讲完,你就出去做戏。曲呢?自己爆肚。你要学爆肚,学手影。场上有两个锣镲,一个音乐师傅,几个人就可以做戏了。你学会爆肚,学会分上下句,学会分韵脚,就可以升上来,做二步针。再升上来就有机会做正台正柱。所以演神功戏很锻炼人,也是香港粤剧戏班的基本揾食途径。”
     
    春班演出时很冷,演员抱团取暖(以下春班图片均由郑迅摄影)


     

            本稿件转载自粤人情歌公众号,作者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钟哲平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