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15位梅花齐“贺寿” 濒危例戏获生机 粤剧界上演“豪门盛宴”

    发布时间:2017-04-01 作者:周豫 苏桂娥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梨园子弟传薪火,琼花古树展奇姿。
           在广东舞台曾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3月30日、31日先后在佛山琼花大剧院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公演。此次复排集合了广东甚至港澳、海外众多粤剧团体的名家大腕,单是出场的演员就有108人,其中包括15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和22名国家一级演员,可谓是粤剧界的一次“豪门盛宴”。
           据悉,此次抢救性复排工作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广东粤剧促进会联合主办,并由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粤剧传习所承办,它集合了粤剧表演、非遗保护、民间团体等社会各界力量,目的是为了“重拾经典,致敬经典”。
     


    《香花山大贺寿》宣传海报。

            一、全省粤剧艺人齐力复排
     


    欧凯明等15位梅花奖得主参演。

     
           《香花山大贺寿》是一出超过百年历史、广府地区逢年过节必演的粤剧传统例戏。这个以天上众仙给观音贺寿为故事的神话剧,充满喜庆色彩,蕴含大量有着鲜明广府特色的唱做程式、锣鼓音乐和南派武技,是极具挖掘、研究、保护、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戏在旧时每逢龙母诞、华光诞等重大活动都会上演,它凭借一个故事框架,让粤剧演员显本领、演绝活,其中,降龙架、伏虎架、韦陀架是传统南派粤剧的表演功架,这些高难度的技艺多已失传。1953年,广州市粤剧老艺人剧团曾经演出过;上世纪60年代初,又由当时的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整理、重排,其演出版本还被当年省文化局戏剧工作室作为重要资料出版、保存。
           “可惜从此之后,该剧在广东省粤剧舞台消失了半个多世纪,许多优秀技艺几近失传。”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说。为何该戏会待字闺中长达50多年?作为复排导演之一的郑卫国表示,这部戏几近失传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是因为这部戏包含的很多传统技艺比较难,要去学习排练有难度,加上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很多创新戏,人们都去排新戏了。另外,戏里面唱的官话有些人听不懂,也渐渐不听了,导致演员也渐渐不演了,久而久之,这部例戏就失传了。
           据悉,《香花山大贺寿》从2015年开始挖掘、研究和整理,汇聚粤剧界的各方力量,走访了省港澳以至海外众多的粤剧前辈,还收集了该剧的各种版本、谱曲、图文、音像等珍贵资料。2016年9月,我省粤剧界一批经验丰富的编导和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组成了强有力的主创班子和热心的顾问团队,以富有实力、充满生气的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为班底主体,正式启动《香花山大贺寿》的复排工作。
           郑卫国回忆说:“我们开始着手复原工作时,几乎无从下手。我们召集了粤剧前辈们一起来探讨、分析如何挖掘。大家分头行动搜集学习资料、图片、视频,亲自拜访老艺人,听他们口述做记录,最后我们又汇集起来,慢慢拼凑,逐步还原。”他说,当时还去了香港寻找线索,大家对比各年代的不同版本,“最后把所有资料汇集一起研究,把不符合时代的删除,保留真正传统的技艺,并选定了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上世纪60年代的版本,这算是最完整的。”

           二、过百演员上演“全行大会串”
     


    《香花山大贺寿》复排工作密锣紧鼓地进行中。
     

           由于《香花山大贺寿》的场面大、人物多,各种行当的角色达100多人,故历来惯以“全行大会串”方式来演出。除必须传承“观音十八变”“刘海洒金钱”等传统排场及韦陀、降龙、伏虎等南派功架之外,孙悟空与群猴摘桃献寿一场,原有41套相当精彩的武行“插花”表演,包括高桥大翻、砌大山、叠罗汉、扒龙舟、爆莲花、人龙舞等,是《香花山大贺寿》的一大亮点。
           佛山粤剧传习所所长李淑勤介绍,这次复排《香花山大贺寿》,继承了粤剧前辈团结合作的传统精神,在广东粤剧促进会的积极参与下,汇聚了省内众多粤剧院团的各行当的名家大腕进行联合演出,参演团体有七八个,出场演员达108人,其中一级演员22人,梅花奖得主15人,可谓阵容鼎盛、规模空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为佛青版本《香花山大贺寿》编剧的老艺人,也以93岁高龄再次参与本次的复排。
           复排《香花山大贺寿》的发起人之一、佛山非遗保护专家组委员会委员梁国澄谈及此次复排的初衷时说,过去大众忽略了粤剧,是因为没了解到其深厚的内涵。实际上,很多民间的谚语、俚语都来源于粤剧戏行的行话,大家平时说得很溜的话,有很多也出自粤剧文化,“保护粤剧,就是保护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保护我们传统的生活文化”。
           此次复排,最重要的就是“还原粤剧本性”。粤剧是从草根文化而来,强调功架,洪拳、蔡李佛拳、咏春的招式都是粤剧里的功架,南派武术的传承在粤剧,粤剧的根基、特色源于武术。《香花山大贺寿》是一个纯展示戏班基本功的戏,蕴含非常多的技术技巧、传统表演程式及大量龙虎武师的武功套路。既然是“宝”,抢救例戏就显得格外重要。佛山作为武术之城,请武术团体加入,还原粤剧武行实力,让观众有亲切感、有共鸣,是戏剧回归民间的途径。为此,为了复原剧中的传统功架,佛山粤剧传习所邀请了佛山精武会、蔡李佛鸿胜馆等民间武术社团,参与了武行“插花”表演的还原、复排。
           据透露,剧中的赵子龙就用了很多蔡李佛拳的招式,武馆约有四五十人参演。对此,李淑勤感叹道:“很久没有全行一起参演这么大的一个派对,这不是一个普通例戏,我们除了要把传统挖掘回来,还要做好数字化、影像化的记录,让粤剧后人有资料可查。”同样,该剧锣鼓音乐别具一格,不用弦乐,只要唢呐,演唱的牌子古朴苍劲,其中《梁州序》和《三春锦》已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省港粤剧界几乎无人识唱。此次复排,编导团队充分发挥各方面行家的作用,终于恢复了这些古老唱段,并传授给年青演员,使古曲焕发出新的光彩。
           “复排《香花山大贺寿》是想重拾经典,并致敬经典。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次公演,其实只是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一部分,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挖掘和完善,这是条很长的路。”李淑勤说道。

           三、让濒危传统例戏“活态”恢复

           为了体现“重拾经典,致敬经典”这一主题,3月31日,该剧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前,广东粤剧促进会特别向20位80岁以上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戏研等各门类卓有建树、德艺双馨的粤剧前辈授予艺术殊荣,其中林榆、陈笑风等10位粤剧老艺术家获突出成就奖,潘福麟、王建勋等10位粤剧老艺术家获荣誉奖。令人遗憾的是,获得突出成就奖的陈少棠前辈,在获奖前不久的3月25日去世了。
           由此可见,抢救粤剧传统艺术,对老一辈粤剧艺术家的成就和作品进行抢救性梳理工作时不待我。可幸的是,早在2011年,佛山粤剧传习所就开展了“佛山粤剧60年”口述历史工程。并于2015年开始了《香花山大贺寿》的抢救工作。
           著名粤剧导演梁健忠曾经说过:“我复排古老戏,有16字宗旨:热爱传统、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广东不少地区保留了传统佳节、传统庙会请戏班演传统例戏的习惯,传统武场功架锣鼓戏尤其受欢迎。由此可见,像《香花山大贺寿》这一消失半个多世纪的传统例戏,不仅有保留的必要,也是市场的需要。
           著名粤剧导演何笃忠此次也应邀担任《香花山大贺寿》复排导演,他表示:“复排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增强艺术感染力与社会影响力。”功夫武打片曾吸引过31亿观众追看,有一位懂英文的戏迷甚至曾把传统武场功架戏意译成英文:“武打动作粤剧”。大家想想看,硬弓音乐,大锣大鼓加大笛,场面气氛热烈,怎么会不让观众看上瘾而欲罢不能?传统粤剧的功架戏能让不少观众对传统戏,尤其武场功架戏感兴趣,这就是培养观众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了解时下粤剧观众欣赏欲望和拓展观众市场的渠道之一。
           作为濒危的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中有不少非遗元素,如叠罗汉、人龙舞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复排工作也是非遗保护上的一件盛事,应该在保护中做活态的恢复,不仅在舞台上有所呈现,还应该利用文字、图片等数字化手段,将全剧演出和功架、程式、技巧分项保存,为日后粤剧传承教学、戏曲学术研究提供蓝本。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由记者周豫和实习生苏桂娥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