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专题特写——追述本年度中国粤剧网信息员培训活动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7-04-10 作者:黎俊忻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3月23-24日,由中国粤剧网主办2017年信息员培训,在从化召开。这次信息员培训得益于多个机构共同努力协作。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陆键东主持,邀请多位专家为与会学员讲解粤剧知识。
           首场由粤剧研究学者蔡孝本先生作“红豆寄相思,沃土育春蕾”为题的主题演讲。蔡先生以小时学艺及多年从业经历为例,深入浅出地对粤剧现状及教学思路提出鲜明观点。他认为,人到了相当年纪,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与闲暇,开始回顾人生中经历的爱恨情仇,才会真正受到粤剧的感染。也许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不是各个年龄段均可接受。所以粤剧培养观众,很多命题都可以商榷。粤剧针对少儿的教学和推广,有时确实受到评奖制度、称职制度的影响,老师希望学员能够表演得奖,都可以理解。但是戏曲教育更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少儿通过粤剧感受到声音、身段、衣饰的美,使之强健身体,懂礼貌,守纪律。这些犹如一颗种子,在人少时播下,将对其日后的待人处事,有极深远的影响。
           第二日由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萧柱荣先生主讲“粤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与岭南生活”。萧老师列举了粤剧数个传统排场,即便同样在小武行当,也还有细分。排场是旧时粤剧演员谋生必习之技,正如很多传统的存在与当时的行业处境有莫大关系,而时至今日,传统的流失同样因环境变化所致。对于是否振兴,如何传承,每人均自有一番看法,但对于粤剧知识的研习,却是各层戏剧戏曲工作者所努力的。

     

     
           最后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戏曲研究学者董上德先生讲“粤剧传承的变与不变”。董老师提出粤剧在近百年两次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一次是30年代,另一次则是50年代,粤剧从戏棚官话变为全部以粤语演出,从提纲戏变为有独立的编导,都与这两次变化有关。董老师更指出,广东各类艺术以大俗大雅,贴近老百姓生活为特点。现时有些粤剧唱词念白完全是书面粤语,脱离民众生活,失去了粤语的生鬼韵味,殊令人痛心。这让笔者想起一些粤语编剧,时常随身带小笔记本在身,记录下街头巷尾人们交谈用语,积累创作素材。过去看话剧《南海十三郞》,里面许多对白令人回味,也是编剧与演员回顾粤语长片,多番努力的结果。粤剧需要对粤语以及背后的粤味执着追求,不只为一剧一曲,而是创作的态度,以及对广府民间文化是否抱有尊重。
           信息员培训参加者有大量推广粤剧粤曲一线工作者,比如番禺、从化等地中小学音乐老师。其中有不少为音乐师范毕业,在教学实务、钢琴伴奏等等方面已有基础。当下机缘所至组织粤剧粤曲学习,也一直学习加以进修。众多教育推广活动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化小红豆艺术团。其创办人姚冠冰女士,十年如一日从事少儿粤曲教学与推广工作,现时满头银发,仍精神矍铄,事必躬亲。同行都亲切称呼为“冰婆婆”。冰婆婆席间与笔者谈及过去工作许多经历,十年前家长不理解不愿意送小孩来,到现在踊跃报名,小红豆艺术团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已显当初筚路蓝缕之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以形容小红豆一类基层团体的成长历程,至为贴切。
           粤剧艺术积累宏富,难以穷尽,参与者当讨论吸收不同角度的意见,发挥自身所长。在教学的角度,能训练出尖子学生固然重要,但很多推广普及起到潜移默化之功,不可忽视。对于研究者而言,能在粤剧的宝库中找到好的问题做切入点,写作论文专著,自是大佳。只是很多基础工作,如口述历史、粤剧史料编纂出版、整理各类文字资料,亦是为当代、为后人积累重要的研究基础,同样需要重视。
           笔者虽为广州人,但真正与粤剧接触,还是从大学整理老倌口述历史开始,继而在校在家寻觅同道,观看演出,耳濡目染。当初也不知工作后机缘所至,有机会阅读海内多家公藏机构及私人藏本,整理粤剧粤曲歌谣文献。工作之余,亦效法民国前人整理武术做法,写作整理粤剧南派对打及木人桩拳谱,文字稿经任教老师多番修改,留为珍藏。凡此种种,即便理解见识尚浅,也算是存此心愿,点滴积累。
           这次培训让众多一线工作者、专家研究员、粤剧粤曲发烧友有了交流学习的平台,相互学习,十分难得。工作人员事事周全妥贴,会务十分顺利。各方从业者今后亦当在自己的岗位努力耕耘,在每一次的聚会中,继续分享新的进展和研究心得。毕竟为粤剧乃至广东文化添砖加瓦,你我均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