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发布时间:2017-04-12 作者:文汇报 来源:文汇报 点击:

     
    云峰粤剧团演员在同乐酒家表演折子戏《狄青闯三关》。均陈忧子摄
    (摘自文汇报《广州最后的茶楼折子戏
    》)


           文汇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演出粤剧的茶楼将近60家,如今只剩下5家,为什么数量下降这么快?

           梁凤莲 (广州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粤剧本身观众数量的下降是大趋势,加上老龄化,迎合这批消费者的茶楼数量越来越少。更主要的原因是粤剧的主要舞台在剧院,广州市有很多专门表演粤剧的剧场,比如南方剧院、江南大戏院,都是以粤剧表演为主,发烧友还是去剧场“听大戏”居多。

           余 勇 (广州粤剧院院长):无论是茶楼粤剧,还是剧场粤剧在老百姓中还是挺受欢迎的,如果是在广州剧场免费演出粤剧的话会场场爆满。茶楼粤剧遭遇的困境,一是娱乐多样化,人们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多了;二是茶楼的消费主要以老人为主,而老人消费能力弱,所以在广州茶楼粤剧走向式微。但是剧场粤剧每周都有演出,上座率为70%-80%,靠的是更换不同的剧目和演员来吸引观众。

           文汇报:茶楼粤剧和曲艺茶座的文化价值是什么?

           梁凤莲:茶楼粤剧和曲艺茶座都是传统艺术与商业结合的产物,因时代而兴,也因时代而衰。所表演的粤剧与粤曲是广府民间文化的代表,经过时间的考验,存留至今。它们的文化价值在于平民化,广州是一个市井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艺术与生活结合紧密。

            文汇报: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象征,粤剧在广东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余 勇:岭南文化有三宝:粤剧、粤曲、岭南画派。其中岭南特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粤剧。
           从明代“琼花会馆”,到晚清“八和会馆”,是粤剧起源、形成与发展的两道界碑,其史已有500年。粤剧的形成始自本地班的建立。明正德嘉靖时,本地班在广东地区已进入成熟期,不管他们唱腔为何,作为广东人自己的戏剧班子已经建立,这应该是广东粤剧形成的标志之一。
          广东琼花会馆的建立也是粤剧形成的重要标志:明代中后期,广州与佛山均建立了广东艺人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琼花会馆是本地班大量出现情况下的产物,外省诸种“腔”、“调”的传入即成为粤剧形成的基础。
           明末清初,“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外江班占领城市市场,本地班被迫进入农村,在农村打下群众基础。
           李文茂起义失败后,粤剧被禁演。晚清八和会馆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粤剧艺人队伍迅速恢复和壮大,粤剧劫后逢春,重现芳华,粤剧史上称之为“粤剧中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等娱乐新形式出现,给粤剧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继而出现“薛马争雄”和粤剧五大流派,粤剧再一次兴旺。
     

           文汇报:自上世纪以来,粤剧面临多元文化交汇所带来的冲击,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粤剧会零落吗?

           梁凤莲: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艺术传达方式,对其的倾向性,是基于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如同血脉衍传过程的痕迹与烙印。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粤剧成了乡音互通、情性互打的一条纽带,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着,作为一种情结,以这种吹拉弹唱的艺术方式来寄寓、来抒发,在这个意义上,粤剧所同化与汇聚的,与其说是乡音乡情的宣泄,毋宁说是对本土文化的精神寄存,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粤剧所具有的这一文化优势与文化特征,是别的剧种所没有或无法企及的。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成了现实中乡音乡情的归栖地,这种交融性,无疑是粤剧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根系所在。

           文汇报:茶楼粤剧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在新环境下是否需要转型发展?

           余 勇:总体来说,无论是茶楼粤剧,还是粤剧本身,如果想传承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民间“私伙局”(广州、佛山民间曲艺,从粤剧延伸而来,大部分不穿戏装,只需乐器伴奏演唱,讲究自娱自乐) 相当多,公园、村镇、居委会都有“私伙局”。这说明老百姓是喜爱传统艺术的,我认为有必要让剧团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让老百姓欣赏到更多的传统艺术。
           此外,考虑到年轻人,我们必须每年都创作一些适合现代年轻人喜爱的剧目,这样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广州市在2014年制定了 《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有一项是“粤剧走进校园,中小学生走进剧场”,要求中小学生每年至少看一场粤剧。这些年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在创作一些剧目时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以及结合现在流行的音乐进行创作等。粤剧最大的优点,就是无论什么曲调都能够和梆子、二黄结合起来唱。粤剧在其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音随地改”、“易调而歌”的规律,吸收融化各种声腔和歌谣小曲,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粤剧音乐。此外,粤剧艺人在剧本、导演、表演、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曾经下过功夫,为增强粤剧的观赏性而涂色抹彩,其中以音乐唱腔下的功夫最多,取得的效果更明显。
           无论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有一点必须坚持:要保持粤剧的特色。也就是说用粤剧的唱腔、粤剧的音乐、我们的广州话才可以,否则转型转成普通话或者其他语言,那就不是粤语戏曲了。
     


           本稿转载自文汇报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