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梅、薛两位大师对中国当代戏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加“北梅南薛”国际研讨会的心得

    发布时间:2017-12-29 作者:李耀安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日前,由中国文化院、香港粤剧学者协会、广东八和会馆、北京梅兰芳纪念馆主办,西九文化区、香港八和会馆、香港教育大学协办的“北梅南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太空馆演讲厅举行。出席研讨会有马逢国、梁国华、李国峰、阮兆辉、崔颂明等嘉宾,研讨会首先由香港非物质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教授就《“南薛北梅”与戏曲现代》为题进行演讲。其后,毛俊辉、秦华生、仲立斌、黄静珊、吴开英、伍仲荣、刘祯、罗丽、陈剑梅、梁宝华、程美宝等先后发表了论文。
     

    郑培凯(左)、毛俊辉(右)在发言

     

    嘉宾、专家合影
     
           香港是薛觉先、梅兰芳曾经居住的地方,此地曾留下二位艺术大师交往和为民众演出的故事,留下人们对二位大师的美好回忆。而美好的回忆,已成为剧坛佳话。笔者有幸出席了这次研讨会,获益良多。
           在京剧历史上,梅兰芳享有“四大名旦”之首的美誉。他善于继承,勇于革新,在实践中既改编了众多京剧传统戏,又创作了一批时装剧和历史剧,形成了梅派艺术风格。上世纪初,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创作了一套规范化的表演程式。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反观在上世纪初,粤剧正在处于艺术转型阶段。薛觉先在这个粤剧发展的节点中,积极进行改革,借鉴京剧等其他艺术的艺术养份,例如,他将小提琴引入粤剧音乐伴奏,把北派武功引入粤剧舞台,净化剧场环境等,是粤剧表演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为粤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据说,八十多年前(1930年)著名粤剧编剧家南海十三郎之父,社会名流江孔殷,看过薛觉先反串旦角,十分欣喜,赋诗盛赞薛觉先演艺“佳绝”,诗中首次提到“北梅南薛”。粤剧“万能老倌”与饮誉世界的京剧伶王梅兰芳共同谱写了中国戏曲史上的光辉篇章,时至今日,仍为海内外艺坛念念不忘,津津乐道。
            参加这次研讨会听到各专家的演讲,我也深刻体会到,粤剧首先是姓“粤”,现代化与文化传统怎样有机结合,保留传统艺术的精髓,发扬光大地方戏曲的本质和特性,值得广大粤剧艺术者去学习。
           我从梅兰芳,薛觉先两位大师的舞台艺术中深深感悟到:好的演员,在于能够驾驭舞台,精于对剧目的演绎。哪怕是一桌两椅、一道幄幕,也能够调动起五湖风雨、万里关山,在咫尺之间创造无限天地,并且能够打动观众,这才叫真本事和真艺术。粤剧和京剧的创新是在各自的基础上,而非表皮。正如雪花的美丽,恰恰在于自身的纯白,而不是在外表涂抹得五颜六色。粤剧在如今的改革创新中,应保持一份清醒。我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但变化优劣的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坚守。



           本文作者为李耀安文中的看法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