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亮色的四本新书
发布时间:2018-02-26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在我们面前摆着的,是作为“广东粤剧系列丛书”第五辑的四本关于粤剧粤曲的新书,刚于春节前不久面世。“广东粤剧系列丛书”一直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多年来也陆续推出过四辑,共二十本,受到人们关注,并成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可以说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岭南文化的积累,进一步扩大了粤剧粤曲的社会影响。这次新出的四本,编者们同样不忘初心,认真投入,要为传承弘扬源远流长的粤剧粤曲艺术作出努力。各书均内容丰富,又各具亮色,值得先行介绍与大家分享。
第一本名为《对话粤剧人》,作者伍福生为著名文化记者、专业作家,多年来在粤剧粤曲界做了大量的采访、拍摄工作。书中的“粤剧人”实为广义,来自不同的层面,既包括粤剧大师红线女(书中有《红线女深情追忆白驹荣》一文)和多位前辈粤剧专家(如书中就有《白超鸿、林小群万里系赤诚》等文),也有倪惠英、丁凡、欧凯明等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批闪亮的新星新秀及粤剧各部门的同行和粤曲界名家(如谭佩仪),还有关爱支持粤剧曲艺的领导(如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如胡智荣文化基金主席、凯信荣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智荣)及戏曲传媒的朋友等,实难一一列举。书中分“梅花赋”、“南国颂”、“红豆曲”三章,58篇对话、访谈,记录了他们的所做、所思、所想,展示了他们“对粤剧曲艺事业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们在繁荣、振兴粤剧曲艺事业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正如作者所说,“他们都有一颗热爱粤剧红亮的心。”义无反顾,执着真诚,令人感动!
第一本名为《对话粤剧人》,作者伍福生为著名文化记者、专业作家,多年来在粤剧粤曲界做了大量的采访、拍摄工作。书中的“粤剧人”实为广义,来自不同的层面,既包括粤剧大师红线女(书中有《红线女深情追忆白驹荣》一文)和多位前辈粤剧专家(如书中就有《白超鸿、林小群万里系赤诚》等文),也有倪惠英、丁凡、欧凯明等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批闪亮的新星新秀及粤剧各部门的同行和粤曲界名家(如谭佩仪),还有关爱支持粤剧曲艺的领导(如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如胡智荣文化基金主席、凯信荣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智荣)及戏曲传媒的朋友等,实难一一列举。书中分“梅花赋”、“南国颂”、“红豆曲”三章,58篇对话、访谈,记录了他们的所做、所思、所想,展示了他们“对粤剧曲艺事业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们在繁荣、振兴粤剧曲艺事业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正如作者所说,“他们都有一颗热爱粤剧红亮的心。”义无反顾,执着真诚,令人感动!
以《粤韵倾情——粤剧粤曲赏析》为名的第二本书为笔者所著。笔者多年来“十分真切地感受到粤剧粤曲的美学价值、艺术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和受欢迎的程度,对一些由著名的艺术家创作和演唱的优秀作品尤其如此,常常会为之心动神驰,激发出强烈的共鸣。”因此写过不少文章在报刊发表,希望能有更多人领略和继承这些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使之得到更好的推广。本书收辑的56篇文章,就既对《胡不归》、《搜书院》、《山乡风云》、《柳毅传书》、《梦断香销四十年》、《五郎救弟》等经典名剧及根据中外戏剧大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杰作改编过来的好戏(如《紫钗记》和《天作之合》等)从编写到演出各方面作出具体的评价与分析,又对《打神》、《余侠魂诉情》、《再进沈园》、《招魂》、《碧海狂僧》、《逼上梁山》、《鬼怨》等粤剧选段和《荔枝颂》、《子建会洛神》、《蔡文姬归汉》、《潞安州》等单支粤曲细细欣赏品味,有的文章还特意列上曲中唱词分段详谈,有的则附有谱例,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学习和演唱。
广府南音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之一,四本新书中的一本就是专谈此宝的,书名为《读曲心解——广府南音文学探微》,作者是岭南文化学者、专业作家钟哲平,她倾注了无限的深情,精选了清代以来传唱不休的10首广府南音经典作品,包括有《客途秋恨》、《<何惠群>叹五更》、《祭潇湘》、《霸王别姬》、《双星恨》、《男烧衣》、《除却了阿九》、《痴云》、《七月落薇花》及《闵子骞御车》(并附录了《惊回晓梦忆秋娟》等相关曲目和叙事南音《周氏反嫁》等),辑录了多年来研究广府南音的心得,“以歌曲为线索,加以文学导赏,展开一幅苍润微茫的广府南音风情画卷”,其中还不乏“南音、粤讴对白话文的推动作用”和“澳门曾是南音说唱的繁华地”等专题资料;作者以《前世的情歌》为题的“自序”说透了自己的“心解”,文笔优美细腻,引人深切思考。岭南文化学者罗韬为此书所写的“序言”——《从说唱的三个发展趋势看南音之盛衰》也很值得认真品味,正如他所说的:“追寻那一段岭南绝唱,聆听其余韵,探究其深致,还原其情境”,确实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最后的新书是《广东粤剧剧本选编之五》,作为剧本作品的专集收入了前些年曾广受好评的4个本子——其一是由秦中英编剧的《南国菩提》(由广东香山粤剧团首演,邓志驹等主演),彰显人们尊崇的唐朝禅宗六祖慧能虔诚地弘扬佛法之功和爱国爱民的可敬精神;其二是由笔者执笔与陆键东合编的《血沃共和花》(也由香山粤剧团首演,刘建科等主演),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紧随孙中山闹革命奋不顾身,被称作“为共和政体而牺牲的第一人”的陆皓东的光辉形象;其三、四本创作者均为邵忠和李新华,一是《风云二零零三》(由广东粤剧院首演,丁凡、蒋文端、林家宝等主演),歌颂了在2003年春夏季节中为取得抗“非典”的伟大胜利人们前赴后继不懈进行的英勇战斗;二是《凉茶王传奇》(由广州粤剧院首演,欧凯明、崔玉梅等主演),展现了清代广州城里被称作“凉茶王”的民间草医王老吉一心为民除病解忧的曲折故事。4个戏各有感人的魅力,其共同鲜明的亮点在于均取自岭南本土题材入戏,唱腔音乐粤味浓郁,尤令观众产生共鸣,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