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24)粤讴、板眼、芙蓉、咸水歌

    发布时间:2018-03-29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粤讴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形式。发源于广州,主要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等一带的都邑城镇。用纯正广州方言创作和演唱。它又名“越讴”,别称“解心”。粤讴约孕育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 是在木鱼和龙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种。清嘉庆年间,珠江河上的珠娘们,在南音、龙舟的基础上,通过“变其调”,创出一种短调的歌体新声,初名“解心腔”(简称“解心”)。后来,以冯询、招子庸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对这种歌体进行了加工,时值定型规范,并按这种歌体创作出大批作品,使这种歌体进入成熟阶段。清道光八年(1828)招子庸以《粤讴》为名出版了一个收有120首作品,并附有曲引和方言凡例的曲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此一些文人学士步其后尘,争相撰写,作品均称为“粤讴”。这样,原本是书名的“粤讴”,便逐渐成为这种新歌体的名称而被沿用下来。
          粤讴的唱腔被粤剧音乐所吸纳,成为粤剧歌谣体唱腔的一种,常于其他板腔中穿插使用。
          粤讴的唱词结构脱胎于七言韵文,以四句为一组。大量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唱词字数自由灵活,但必须符合平仄押韵和受严格的节拍束约,若有一字一词拗口,就难以成讴。粤讴在“一板三叮”的基础上可增加为“一板七叮”的独特的赠板唱法, 其节奏特别缓慢, 旋律格调沉郁,委婉哀伤。演唱时大多选用琵琶、扬琴、椰胡、洞箫、胡琴等一两件乐器作伴奏。
          由于传统粤讴唱腔冗长单调, 故现代粤剧唱腔中经常使用的是按传统粤讴的旋律特点、句式和结束音重新编创的新粤讴,其唱词句式结构与【南音】基本相同。但较多的是,只把粤讴腔调融入梆黄板式中使用。其行腔较【南音】更为婉约缠绵。不分男、女腔,但女角较为少用。
     
    板眼
          粤剧歌谣体唱腔的一种。“一板三叮”。曲调诙谐、活泼,多为男腔所用,彩旦偶尔用之。其唱词结构有起式、正文、收式。起式和收式有多种形式,句数一到四句不等。除起式及收式外,大多数是七字句,两个七字句为一联句。理论上正文分四节,每节分四句,每句收音依次是仄声、阴平、仄声、阳平。每节收句一定要在阳平声,不可在阴平声。各句结束音分别是“上”、“工”、“上”、“士”,收式句“士”音上加小腔结束。
     
    芙蓉
          粤剧歌谣体唱腔之一种,或称“芙蓉腔”,包括【芙蓉中板】、【减字芙蓉】、【花鼓芙蓉】、【水鬼芙蓉】、【咸水芙蓉】、【白榄芙蓉】等多种曲调。芙蓉腔原为湖南民谣,后传入广东,为粤剧所吸纳。湖南又称芙蓉国,此腔因此得其名。
          芙蓉唱腔一般不用伴奏,到落句时才接奏过门。“芙蓉”除中板用“一板一叮”外,其余皆用“一板三叮”。不分男、女腔。【芙蓉中板】实是【梆子中板】拉芙蓉腔,其唱词句格与【梆子中板】同,上句落音“尺”,下句落音“上”。【减字芙蓉】唱词为五字句,上句落音“尺”,下句落音“合”。【花鼓芙蓉】是将小曲【跳花鼓】旋律和芙蓉腔糅合而成,前半部是【跳花鼓】固定曲调,按曲填词,后面接芙蓉腔的下句作结束,落音为“士”。【咸水芙蓉】前面用“咸水歌”,后面接芙蓉腔收。【白榄芙蓉】的头尾和【花鼓芙蓉】唱法一样, 中间加插了一段“数白榄”。
     
    咸水歌
          广东民间歌谣。是广东渔民操当地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中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台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处海边,因而称“咸水歌”,有独唱、对唱等形式。咸水歌的曲调,一般都是随字求腔,结尾处有固定的衬腔。歌词为两句一节,每句字数不拘,每节同韵,各节可转韵,曲式结构为上下句。它风格独特,活泼、欢快、高雅,极具岭南特色。现为粤剧所吸纳,成为歌谣体唱腔之一种。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