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唯将心语寄弓弦----纪念崔子明师傅好友学生粤曲演唱会

    发布时间:2018-05-04 作者:苏能业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常言道:“最美是人间四月天,初夏五月亦浓情”。四月时节,春意盎然。五月初夏,隆情厚意也难忘! 2018年的四、五两月份,由曲艺界著名乐师崔子明创建的“崔家班”一众子弟及好友、学生怀着对恩师崔子明师傅的景仰和敬畏,由苏惠良、蒋子超、何瑞流、陈秀雯等共同统筹、策划,分别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南方剧院,举办了《桃李芳时  琴台仙渺》、《情深如海 追思永恒》等主题的数场“纪念崔子明师傅逝世一周年粤曲演唱会”。本次系列演唱会由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担任指导单位,由广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办,何萍、郭飞鴻、潘千芊、潘国荣、何車(蔡孝本)、陈秀雯、钟曼红、曾慧、邱小娜、戴晓静等多位名家参与演出。
     

    师母捐赠崔师傅遗物


    崔子明师傅像

     
          首场演唱会中,诗词女作家苏些雩以调寄《禅院钟声》创作一曲《路遥鹤驾感恩师》,由弟子好友合唱团合唱。广州市戏剧家协会著名编剧郭应新先生以名曲《流水行云》填写了《鹃啼四月忆良人》,由崔子明师傅太太麦惠明师母低吟浅唱,表达对崔子明师傅无限思念和敬意,歌曲如泣如诉,不绝如缕,感动多位在场听众。
     

    郭飞鸿在演唱会剧照


    崔子明太太、师母麦惠明唱《流水行云》剧照


    潘千芊、潘国荣对唱剧照


    何萍在演唱会剧照

     
          对于崔子明这个名字,也许现在的年轻人比较陌生。但对上了年纪的粤曲爱好者来说,崔子明可是大名鼎鼎。不少曲迷朋友们肯定听过他为众多名伶当“头架”伴奏的现场表演,或者欣赏过由他担当“头架”录制的卡带、CD等音像制品。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在行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粤乐演奏家,也是粤曲艺术重要的传承人之一,为粤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粤乐,是岭南的一大民间器乐乐种。它“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国民族音乐乐坛上风靡百年,并以砥砺复兴之势跨入了当今时代。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有一大批由业余民间乐社培养的高素质粤乐演奏家兼作曲家,加入粤曲界担任乐师,不少人更当上乐队“头架”,这不但大大提高了粤曲的伴奏水平,还开创了粤曲与粤乐混合演出的艺术形式。当年由粤乐“四大天王”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程岳威(前)、何浪萍(后)为核心的乐队,吸引了大批粤曲爱好者。特别是以吕文成首创的粤胡(今多泛称高胡),扬琴、琵琶、长筒喉管为核心的“软弓”组合成为曲艺乐队的伴奏形式。吕文成之后,继者冯华,曾为振兴曲艺,组织《今乐府》,在省港两地曲坛演出,使顾曲周郎,得以弦歌寄意,聆歌有地,培育了众多名徒。崔子明则是冯华入室弟子,他天资聪慧又肯吃苦耐劳,很快在粤乐艺术中打开了一番新天地。

     

    崔子明“头架”风采

     
          从吕文成到冯华,再到崔子明,他们一脉相承的演奏技艺有着自己的明显特点:不论是使用工尺谱、简谱,还是看无谱的曲纸,或完全不用视谱,都可以伴奏自如。在粤剧发展史上,音乐人对于唱腔的发展居功至伟,首先,他们敢于打破原梆子、二黄两大腔系在同一节目中只能一腔到底,不能两腔系混合连接的僵化局限,开始出现由两腔系的曲牌板式互相连接编撰的曲目。其次,在梆子、二黄腔系的基础上陆续创造新的曲牌板式,他们还创造了诸如[教子腔]、[回龙腔]、[祭塔腔]、[冰云腔]、[解心腔]、[穆瓜腔]、[抛舟腔]、[燕子楼腔]等著名专腔。同时又在梆子、二黄两腔系的基础上创造出“乙反”腔系和“恋坛”腔系。把曲调优美而较长的板面和过序如[反线二黄]板面,[十板南音]板面及“士”字和“合”字的二黄板面等视同小曲,填上曲词演唱。
     

    崔子明和他的“崔家班”


     
          崔子明及其先辈传承下来出神入化的伴奏,为唱者拍和成了“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以一生“拉出人间真情,奏出生命光彩”,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