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武功:粤剧的独家功夫
发布时间:2018-05-09 作者:唐燕 来源:佛山日报 点击:
《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
南派武功,曾经是粤剧艺术最值得骄傲的独家功夫。它直接受到民间武术的影响,自成一派,完全有别于其他剧种。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粗犷豪放的武打场面渐渐被边缘化,南派武功式微于粤剧舞台之上。《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的《佛山粤剧》一书讲述了粤剧南派武功兴起和没落的过程。
早期粤剧以武功见长,其血液里流淌着尚武的血性。清道光年间粤人杨掌生曾在笔记中提到本地班“但工击技”,擅长武戏。官方记载也说明了这一点:“所谓本地班者,院本以鏖战多者为最。”
“花雅之争”中,通俗易懂、充满民间活力的花部(即地方戏曲)大获全胜,使得吸引眼球的武戏大行其道。粤剧武打自成一派,以雄浑有力、威武豪放、逼真刺激著称,有别于追求身段美、舞蹈性、舞台风格轻灵飘逸的北派武技。
南派武功适合塑造一些性格粗犷刚直、勇武仗义的英雄人物,如武松、鲁智深、张飞、关羽等。粤剧著名的武打剧目如《武松杀嫂》《鲁智深出家》《林冲夜奔》《关公斩蔡阳》《三英战吕布》《张飞喝断长板桥》等,在舞台上盛行一时,塑造了一大批梁山、三国的英雄形象,表现出南派武打的挑、打、扑、杀等精湛功夫。
粤剧台上所用兵器都是真刀真枪,据武术行家说,这些兵器轻则十余斤,重则三十多斤,演员在台上厮打搏击,武器铮铮有声,气氛激烈而紧张,稍有闪失,便有很大危险。这种表演方法被称为“打真军”,没有过硬的功夫,不敢表演。在尚武之风颇盛的佛山,这种真实、火爆、激烈、刺激的武打场面,颇受民间欢迎。但是,这种表演充满危险,容易伤人,许多半路出家的艺人很难进入主演行列。而且有些戏班为了哗众取宠,故意展现血腥惨烈的演出场面,被人诟病“凶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艺人主动学习“北派把子”,以轻灵、优美的舞蹈化身段表演代替刺激性的表演,这种转变很好地适应了城市观众的欣赏需求。渐渐地,南派武功在粤剧舞台上开始被边缘化。戏班聘请北派武师授艺,演出时北派武打大行其道,南派武功渐渐被弃置。
粤剧在进入城市后,出现重文轻武的倾向,南派武功这门独门绝技逐渐消失于粤剧舞台之上。粤剧南派武功虽然式微,但却是粤剧艺术最值得骄傲的独家功夫。作为戏曲武打独树一帜的表演形式,能以真实的绝世武功独步于舞台之上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本稿件转载自佛山日报,由记者唐燕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