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36)拨口、扬琴、月琴、三弦
发布时间:2018-05-10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拨口
行内对扬琴、琵琶、月琴、三弦、阮、筝等弹拨乐器的统称。也作为粤剧乐队中弹拨乐器操琴者的统称。
扬琴
弹拨乐器。相传在明代(1368—1644),扬琴从波斯经海路传入中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至今发现中国扬琴最早的史籍记载,是在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中: 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自曲表演中使用了扬琴(瑶琴)。这说明在17世纪扬琴已传入我国沿海地区。《清稗类钞》曾记载:“盲女弹自,广州有之……佐以洋琴,悠扬入听。人家有喜庆事,辄招之”。可见当时广东的歌女多携带扬琴,应召度曲,自弹自自,卖艺为生。
早期的广东扬琴,因形似蝴蝶,张铜线为弦,故称之为“蝴蝶琴”、“铜线琴”。20世纪20年代中期,粤乐乐师吕文成在丘鹤俦、司徒梦岩的支持下,对“蝴蝶琴”作了改革,在其中、高音区中易铜弦为钢弦,为扬琴开拓了更大的表现领域。一批有贡献的演奏家,如严老烈、丘鹤俦创作了《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等一批广东扬琴的演奏乐曲,为广东扬琴风格的形成和地位打下了基础。
现代常见的扬琴(以“402”型为例)由琴身(包括前梆、后梆、左琴头、右琴头、底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山口”、滚板、调音滚滚和琴弦)和琴键三大部分构成。琴身一般为木质结构,梯形; 琴弦分为钢弦和金属钢弦两种,共146条;琴键一般为竹质。
扬琴分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4 个音区,音域可达4-5个八度。“402”型扬琴的音域为由F到c4。
广东音乐扬琴与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是中国扬琴体系中最有影响的传统流派。广东音乐扬琴擅长以多种润饰加花的竹法,将旋律烘托得非常华彩爽朗、活泼色快,它和高胡同为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伴随粤剧改用广州话道白和真声(平喉)唱法及把广东的民之说唱和广东音乐吸收进粤剧的音乐唱腔中,扬琴与高胡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为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月琴
弹拨乐器。源于阮弦易形,形如月,声似琴,故称“月琴”,西南彝族称为“弦子”,为京剧乐队三大件弦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月琴为木质结构,由头部(包括琴头、琴轴)、颈部(包括琴杆、山口)和腹部(包括共鸣箱、面板、琴弦)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圆形,状似盈月。琴杆较短,故“品”的设置,由琴杆直达面板。面板桐木,品为硬木。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根丝弦的音高相同,七品。琴弦为钢丝弦或尼龙弦,通常以内弦为g1,外弦为d2(正线“合尺”)五度定弦,用“拨” 弹奏。
月琴音色清脆色明,穿透力强。早期在粤剧乐队中,它是“硬弓组合”的主要乐器弦一,并先调弦而作为乐队定音的依据。现已较少使用。
月琴
三弦
弹拨乐器。公元前226年即已有之,时称琵琶。明代时,昆曲进行弦索改革,在原基础上缩小形制而成“小三弦”,称“弦子”或“南弦”。初为昆曲伴奏用,后被江南丝竹所采用,继后为居沪粤乐家吸收,传回广东,成为早期粤剧伴奏中的主要乐器,故又称“广东三弦”。
三弦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为硬木结构,由头部(包括琴头、琴轴)、颈部(包括琴杆、山口) 和腹部(包括共鸣箱、琴弦)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长方状,四角弧形,底面两面均蒙上蟒皮(蛇皮)。琴杆较长,无“品”。早期琴弦为丝弦,现多用尼龙代弦。三二弦分别以C-G(正线“仩合”) 五度定弦;二一弦分别以Gc(正线“合上”)四度定弦。音域可达两个八度。
三弦分大、中、小三种。小三弦音色爽脆响明;中、大三弦音色浑厚洪明。三弦的特点是穿透力强,富有跳跃性。在粤剧中,用于伴奏梆黄,尤其在伴奏【板眼】、【三脚凳】、【减字芙蓉】等板腔时很有特色。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