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52)线口、密指合、一指合、二指合、三指合、四指合、手影、开口、秃头、食住、齐口板、收掘

    发布时间:2018-07-0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线口
          行内对定调的俗称。它指演员唱曲时调门(声音)的高低。目前,粤剧基本上以1=C定音,习惯称为唱C调或C线。
          演员因需要提高一个调(即1=D)来演唱,就叫做“唱高一板线”。若降低一个调(即1=bB)来演唱就叫做“唱低一板线”。尽管定调不同,调式和曲的结构是一样的。
    演唱不合调,比伴奏偏高了,俗称“线面”;比伴奏偏低了,俗称“线底”。
     
    密指合
          行内对定调标准的一种俗称。以粤剧大笛(短杆)筒音作为“合”(5)音。即为bB调。
          以前没有专门的发音仪器供调音用,而管乐器相对比弦乐器音调固定,故粤剧乐队过去都选用大笛(短杆)作定音标准。全按时,是整个管筒在发音,叫筒音(粤剧俗称“密指”),为“F”音,“密指合” 的意思是把音孔全按密实时,发出的筒音“F”唱作“合”() 音。照推算,“1”音就等于“bB”音,即1= bB。
     
    一指合
          行内对定调标准的一种俗称。以粤剧大笛(短杆)放开一指(右手尾指,其余全按)作为“合”()音,即为C调。C调是当代粤剧唱腔最常用的基本调。
     
    二指合
          行内对定调标准的一种俗称。以粤剧大笛(短杆)放开两指(右手尾指与无名指,其余全按)作为“合”()音,即为D调。
     
    三指合
          行内对定调标准的一种俗称。以粤剧大笛(短杆)放开三指(右手尾指、无名指与中指,其余全按)作为“合”()音,即为E调。
     
    四指合
          行内对定调标准的一种俗称。以粤剧大笛(短杆)放开四指(右手尾指、无名指、中指与食指,其余全按)作为“合”()音,即为F调。大唢呐单独吹奏衬托表演的“牌子”时,常用此调。
     
    手影
          “影头” 的一种。即用手(掌或指) 摆设成一些特别形状,用于提示,谓之“手影”。
          在传统无固定曲白的提纲戏中,演员必须用手影向乐队示意他所选用的锣鼓、说白及唱腔形式。

     

    粤剧常用手影图(一)


    粤剧常用手影图(二)
     
    开口
          演唱模式,起唱的意思。在板的位置起唱时,叫“板开口”;在头叮的位置起唱时,叫“头叮开口”。如【二黄】是板开口的。依此类推。
     
    秃头
          演唱模式之一,“静起”或“即转”的意思。演员在演唱某一曲牌或腔调之前,不奏起板,直接开口,称“静起”。演员在演唱两个不同曲牌或腔调时,转换中无需再楔任何序乐或锣鼓而直接进入下一个曲牌或腔调,称“即转”。
     
    食住
          演唱模式之一,指演员“即转”曲式演唱时,前面曲式的唱腔或过门,其最后一个音符刚好与后面曲式的第一个音符相同,而且又落在同一节拍上。
     
    齐口板
          演唱模式之一,在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为“正板”,也叫“齐口板”。如唱【三字清】时,头尾字必须随板而出;没有衬字的慢板头顿,也要用齐口板的方法去唱。
     
    收掘
          演唱模式之一,结束的意思。在“板”的位置结束时,叫“板收”;在尾“叮”位置结束时,叫“尾叮收”。如【梆子慢板】是板收的。依此类推。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