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粤剧一点也不儿戏
发布时间:2018-09-17 作者:郭展鹏 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
音乐老师苏洁韵在指导学生
为能在台上有精彩表演,学生在课后有努力练习。
“南国红豆发新枝”是一场2018年少儿粤剧夏令营特训汇报演出,演出汇集了三所粤剧特色学校——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及詹天佑小学的获奖节目和新排节目。其中,三元坊小学上演了粤曲表演唱《西关食通天》。记者了解到,三元坊小学的“王牌”节目除了粤曲表演唱《西关食通天》,还有新编儿童粤剧《聪明的乌鸦》。那么,粤曲表演唱和新编儿童粤剧有何特别之处?对小朋友学习粤曲粤剧有哪些帮助?记者为此走进三元坊小学。
传统粤剧曲目孩子不易理解
三元坊小学地处西关深巷,是一所以民乐和粤剧为特色的学校。2011年被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授予粤剧传承基地。该校重视粤剧粤曲的教学,曾培养出多名“全国小梅花”金奖得主。每年4月以学校冠名的“荔湾区三元杯粤剧粤曲大赛”,至今已举办了十二届。《西关食通天》和《聪明的乌鸦》均在荔湾区第十二届三元杯粤剧粤曲大赛荣获一等奖。
三元坊小学教导主任刘玮妍表示,传统的粤剧曲目大部分涉及情爱因素,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不理解当中的故事情节,不知道该如何演绎。“有部分曲目适合小学生表演,但是不多。”
刘主任说,例如我们以前排过一个粤剧折子戏《林冲上路》,里面的情节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小朋友演出,“情节里面,正邪黑白讲得分明,小朋友可以理解,情绪能够代入,表演才会好。”
根据孩子年龄寻找合适曲目
多年前,三元坊小学开始寻找适合儿童演唱的曲目。著名粤剧人蔡孝本先生创作了《西关食通天》,交给三元坊小学。该曲目由6位活泼可爱的孩子以有趣的粤曲童谣展现西关风味美食,并运用具有南粤特色的粤曲唱腔、数白榄等形式生动有趣地再现热闹繁华的荔枝湾美食。由于该曲目内容符合小学生特点,逐渐成为该校的“王牌”演出节目。“小朋友音域窄,演唱技巧少,适合他们演唱的作品真的不多,《西关食通天》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目前已经是我们学校第三批学生演唱。”
刘玮妍表示,市剧协曾经组织一批作家,专门针对小朋友编写了的一本儿童戏曲集。三元坊小学经常表演的新编儿童粤剧《聪明的乌鸦》是从该戏曲集中挑选。该剧由广州市曲艺家协会的老前辈们集体创作,作品用跳跃、明快、好唱易念的曲牌、小曲和念白,配以小量的梆黄,便于儿童全面接触丰富的粤剧知识。该剧讲述的是麻雀、燕子、乌鸦找水喝的故事。极具童趣,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聪明的乌鸦》贴合小朋友的认知,充满童话色彩。”
尽管粤曲表演唱、新编儿童粤剧适合小学生演唱,但是现时相关的作品并不多,“参加粤剧比赛,会发现节目有雷同,因为适合小朋友的演唱的作品真的是很少。”刘玮妍说该校一直坚持寻找合适的粤曲表演唱和新编儿童粤剧。
练习下苦功,指导要专业
粤曲表演唱、新编儿童粤剧虽然形式新颖,但是要表演得出众,跟传统的粤剧一样,是需要下苦功。三元坊小学音乐老师苏洁韵表示,粤剧是一个多形式、多学科、多智能的文化载体“粤剧有唱、做、念、打四大表演纲领,需要对个人语言表达、身体调协、音律节奏等方面进行训练。要想在台上演出,刻苦的训练必不可少。”
就读于该校五年级的刘天赐还记得刚接触粤剧练习时的痛苦。“压腿很痛苦,我有几次痛得哭了出来。”有次登台演出,他需要戴上一顶比他的脸大一倍的头饰,整个人晕晕的,“因为太重了,压得我好辛苦。”他说有想过放弃的时候,因为太辛苦了。但是,他想起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教诲,坚持了下来。
苏洁韵称刻苦的训练外,还需要有规范的指导。除了常规的课堂训练,该校老师要求学生将在家训练的照片发至群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动作给予指导。此外,老师会将正确的动作拍摄成视频传至群上,供学生学习。“掌握规范的动作很重要,一旦学了不正确的动作,要想更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苏洁韵建议初学者一定要跟随专业的老师学习。
作为粤剧粤曲特色的学校,三元坊小学除了为演出的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更为注重的是向学生普及粤剧文化。三元坊小学音乐老师张莉娜介绍,该校汇编了适合小学生使用的《艺苑芳园》特色教材,让孩子们对粤剧粤曲有所了解,还带动身边的亲友一起走近粤剧,让这南国的红豆得以弘扬和发展。
本稿件转载自信息时报,由记者郭展鹏撰文,记者陈文杰摄影,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