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学者沙龙 | “睇大戏”、“听西秦”,寻味岭南古老戏曲
发布时间:2018-09-27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一步步,步一步,一步一步步步急。走如飞,不觉是,来到了辕门之地……”红线女圆润古雅的《穆瓜腔》录音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响起,在场观众无不惊喜沉醉。红线女的古曲古腔录音并不多见,平日难得几回闻。
这是9月22日粤剧学者沙龙的现场。欣赏罢红线女演唱的《穆瓜腔》,沙龙嘉宾、西秦戏表演艺术家吕维平请出海丰县西秦戏剧团的年轻演员郑宇思,现场演唱一段西秦戏的《穆瓜腔》。宇思的嗓音脆生生、滴溜溜,清丽婉转,把穆桂英侍女小穆瓜的俏皮表现得惟妙惟肖。更令观众惊叹的是,原来粤剧古腔《穆瓜腔》与古老的西秦戏《穆瓜腔》如此相似!曲词、旋律、节奏、音乐、过门,几乎同出一辙。粤剧与西秦戏的渊源,确是千丝万缕、源远流长。
这一期粤剧学者沙龙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和红线女艺术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从粤剧与西秦戏的发展形态看广东戏曲的“标本”意义》。现场主讲嘉宾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詹双晖博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特约视频访谈嘉宾为广州粤剧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余勇博士,香港八和会馆艺术总监、著名粤剧及影视明星罗家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沙龙主持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副秘书长钟哲平。
为了进一步拓宽粤剧学者沙龙的视野和影响力,广州文研院和红线女艺术中心将加强合作,共同举办学者沙龙,为粤剧观众及研究者提供更多参与、分享的机会。
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在沙龙开场致辞时说:“让粤剧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播、传承,让粤剧引起年轻人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这也是红线女老师的心愿。”
沙龙举办正值戊戍中秋假期,这是一个艺术的雅集,也是一个节日的聚会。
吕维平介绍了西秦戏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现场舞起扇子功,示范《辕门罪子》中的杨六郎如何巧妙运用描金扇表现出曾被儿媳穆桂英挑落马下的羞愧之情,举手投足间,生动含蓄、画龙点睛,让观众领略到戏曲的写意之美。
沙龙现场
吕维平现场示范
吕维平还谈到西秦戏与粤剧的关系,以及今年8月在香港中国戏曲节演出《西秦戏与传统粤剧联篇演出》的体会与收获。他认为西秦戏与粤剧在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的相似度都很高,也为粤港两地粤剧大老倌恢复、传承传统戏曲的诚意而感动。
沙龙现场
作为“隔空的对话”,香港著名粤剧演员罗家英先生也录制了一段视频,回顾8月的《西秦戏与传统粤剧联篇演出》。罗家英说,西秦戏与传统粤剧有很多同源的东西,西秦戏对传统还保持得很好。两个剧种的重聚很有历史意义。现代粤剧丢失的一些东西,可以到西秦戏那里去找。
詹双晖博士发言
詹双晖博士则在沙龙上介绍了西秦戏及海陆丰戏剧的历史渊源和演剧生态。海陆丰的民俗,普遍有敬神心态,有一个小的文化基础圈或是宗教信仰圈。这里演戏有很强的仪式感,有很多讲究和忌讳。民俗演剧,和剧场演戏、堂会演戏的诉求不一样,是演给神看的。演戏的祭祀功能,也是人心解脱的方式。演戏是奉神的最高礼仪,祈求地方平安、风调雨顺。功能决定文化性,乡间演剧很热闹,一本戏演五六个小时。不管是演出内容,还是演出形式,数百年来变化不大。在海陆丰这里,能看到不同时期的戏曲形态,甚至还有戏曲的雏形、半成品、原始歌舞等,像传统戏曲发育到不同时期的“标本”。海陆丰民俗演剧的形态非常丰富,从东汉的皇宫戏、唐朝的参军戏,到演杂技、传奇,到后来的百戏,各种各样的形态都有所保留,对于研究者来说,这里是难得的戏曲民俗活态博物馆。
作为特约嘉宾,广州粤剧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余勇博士虽然出差在外,也在沙龙上进行了音频连线,讲述了明清时期外江班入粤对粤剧形成的影响,粤剧的灵活变通,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沙龙现场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在观看了西秦戏折子戏专场演出后,十分惊喜,亦录制了视频在沙龙分享他的观感。欧凯明希望粤剧能和兄弟剧种有更多交流、对话的机会,共同提高。
原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陈中秋先生是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编剧,该剧获得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沙龙当天,一直热爱西秦戏的陈中秋也来到现场聆听并作总结发言。陈中秋说:“要讲清楚粤剧和西秦戏的关系,要从整个岭南文化的大背景来说。岭南文化实际上是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外来文化交流结合的结果。凡是大的商业码头,物流、人流就是戏剧流。中国戏曲有两种声腔,一是板腔,二是曲牌,或者是板腔和曲牌结合。语言也一样,实际上是两种语言,一是舞台官话,二是方言。从地方走向全国也好,从全国走向地方也好,都是为了竞争、生存。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形态各异、百花齐放的戏曲。不管是演员还是研究者,现在都是政策最好的时候,戏曲的春风来了,相信大家会越来越有收获!”
陈中秋老师作总结发言
到场嘉宾合影
(文中所有图片由张霖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