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粤曲唱作人黎星:用最古老方式,创作新的美好
发布时间:2018-10-26 作者:吴丹 来源:金羊网 点击:
“伤心泪/洒不了前尘影事/心头嗰种滋味/唯有自己知……”站在广州市荔湾区的丛桂西街——上世纪著名的粤剧编剧南海十三郎的出生地,黎星随口便吟诵起南海十三郎的代表作《寒江钓雪》,并对这唱词啧啧称赞。
今天对于黎星来说是有些特殊的一天。作为“恩宁旧梦”活动的导赏,他将带领12位年轻人游览恩宁路一带的粤剧伶人故居,展开一场关于建筑、饮食与艺术的游历,在古早味中重温旧梦。
“恩宁旧梦”是一个由个人发起的文化保育项目,用活动发起人阿志的话来说,这是一次“野生活动”。阵仗不大,却处处隐含策划人的精妙心思。而作为贯穿整场活动的“线索”,导赏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
活动想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阿志心里酝酿,但一直没有找到导赏的合适人选。“直到认识黎星,我就知道,这个项目可以做了。”
广州恩宁路是远近闻名的“粤剧街”(吴丹/摄)
黎星是一名粤曲唱作人,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年仅30岁的他,却有着超过20年的粤曲唱龄,在广东曲艺界小有名气;他不仅唱粤曲,还创作粤曲、研究粤曲,而他的作品,却常常让人猜不出年纪。文辞中所透露的那份骨子里的旧学底蕴,对于这个风华正茂的音乐人来说,似是与生俱来。
“往事休念记,慨情已空。疏衿孤眠难禁春宵冻。正落花,岁月惜匆匆,琉璃射却,剩碧送。为问苍天有谁个相与共?明月里,箫韵传奏,声,悲悲、咽咽、怅怅、沉沉、痛痛,恨恨,听尽枕上雨,踔绝资自古难显通。长愿枰楸响碧纱,长伴琴书,逸闲万种。”
这是黎星撰写的粤曲《淥水亭春望》中的一段唱词。寥寥数语,情景交融,风风韵韵,话语间自带节奏,一位满腹愁绪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伤感、哀感、孤独感触人心弦。这首词写于23岁,曾于2013年在他的作品专场演唱会上演唱,在当时却没人相信。许多人猜测,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至少也得70岁了。
对于这种“年龄与作品不相符合”的评价,黎星早已习惯。在他的日常记事中,用的也是古风手笔。生活点滴一到他的笔下,便成了可以唱出来的文章。妻子常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葩”,他自己也打趣道:“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是不是真有转世一说?”
但这位追求高古的艺术家,在日常攀谈中其实也并非那么“古”。初次见面,黎星穿着白衬衫、背着斜挎包轻盈前来,步履间带有一种活泼的气息,讲到兴起时会比手划脚,眉眼间还带着些许俏皮。聊起古腔他热情洋溢,讲解深入浅出,颇具耐心,时而信手拈来的唱腔示范,更是足以窥见他对粤曲的深厚感情。
这个年轻人的爱好有点“奇葩”
黎星出生于韶关,从小在粤剧氛围不甚浓厚的环境中长大。幼时的他对粤剧有着某种不由分说的兴趣,将粤曲录音磁带当玩具,反复聆听,滋味无穷;街口的“风采大酒家”晚上开设音乐茶座,他便跟着长辈们看粤剧、听粤曲,基本上听过的歌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懵懵懂懂中,他开始领会到了粤曲的美。
上小学时,他痴迷于香港粤语黑白电影,在录像机前模仿着剧中人物,学习用“舞台官话”演唱,竟如出一辙。直到小学五年级,他被选为韶关市的代表选手到广州参赛,一切可以说是无师自通。
“我也解释不清楚,”回忆起这些童年细节,黎星戏谑道:“大概是天赋占了六成,另外三四成是所花的时间。”而他对粤曲的真正“研究”,大约可以从高中时期收集唱片时开始算起。
那年高三,正准备参加艺考的黎星来到广州参加培训,在母亲反对的声音中偷偷干了一件“大事”——游走于各家唱片店,四处收集前辈唱家的音频,几乎如痴如醉。
“我妈给我的伙食费,十分之一是用来吃的,十分之九是用来买唱片的,买了还不敢带回家,只能藏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去。”这种“奇葩”爱好一直持续至今,他所收藏的旧录音、旧唱片已有上千张,时间跨度最远可追溯到清末,许多已成绝版。
黎星作为“恩宁旧梦”活动导赏,绘声绘色讲述粤剧名伶旧事(吴丹/摄)
把时间花在美好的事情上面
长期以来,黎星便靠着这些古早的录音,用一种最难的方式来学习粤曲。以前的曲子——特别是古腔,由于不是现时的主流曲目,因此寻找曲谱非常困难。于是他用最传统的扒谱方法,将大家们的录音逐字逐句地“吃透”,把每一家、每一派的特色都记到脑子里。
比如“八大曲”之一《黛玉葬花》的其中一个唱段《宝玉哭灵》,将近半小时的曲子,他要连续静坐8个小时,边听边记,反复回忆,然后用简谱写下来。一些细节的地方若听不清楚,则用电脑软件将音频的播放速率放慢一倍,务必精确到哪一个音符用了多少附点、时值多少,加花加了多少钱、多少克,他都尽最大能力地把它们“秤”出来。
这种方法看似笨拙,甚至有点“苦行僧”的意味,在他看来却是美好的。粤曲唱词的高度文学性,常常让他深受感动。为了练习某一首曲子,他经常站在谱架前面,一唱就是四五个小时。
“粤曲在我的世界里面是没有秘方的,只要我还在学习,它就没秘密。”这种底气,是通过孜孜不倦的积累、练习与总结得来。
他始终认为,“学”与“术”密不可分,“学”是理论,“术”是实践,“术”依靠“学”来指导、“学”需要“术”来证明,两者是互相牵引的。只有精确、模仿到位以后,才有资格进一步去谈创作。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传统就是这么玩出来的
大学时期,黎星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与师妹陈再彦及师弟梁耀辉成立桐花青年粤曲音乐研习舍,致力于带动同龄人共同学习传统粤曲。毕业后,2016年,由黎星策划的“寄意弦歌别有情——纪念粤曲一代宗师小明星诞辰105周年星腔专场演唱会”在小明星故乡的佛山三水举行,音乐由桐花青年粤曲音乐研习舍拍和,乐手平均年龄25岁。
如此年轻的阵容,令在座的老一辈粤剧爱好者们不禁产生怀疑:这些年轻人想演唱“星腔”名曲?能行吗?然而当晚的演出却惊艳四座,刷新了大家对这支乐队的认知。佛山粤剧院的音乐总监赵毅生先生在演出结束后对黎星说:“呢班乐队得啊(这班乐队行啊)!”
黎星演出旧照(供图/黎星)
如今,黎星主要从事粤曲的教学、创作和演唱。回顾成长路上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功不可没。2008年他刚上大学,鬼使神差下,自主采写了一篇曲艺界活动报道,投稿给香港《戏曲之旅》杂志,立即被相中并邀请为特约记者。
这一身份使得他以旁观者的角色开始深入曲艺界。此后,他采访了罗品超、红线女、陈笑风、秦中英、林小群、白超鸿、林家声、叶兆柏等粤剧曲艺表演艺术家、编剧家及音乐家,发表了戏曲相关文章逾五十篇。从前辈们的经验与学识中汲取营养,与业内大师们切磋交流,促使他迅速成长起来。
粤曲日渐式微?他仍走在路上
呷一口清茶,听几首粤曲,抚一柄折扇,在悠扬曲韵中沉思或畅聊,便惬意地消磨了大半天的时光——这是记忆里的粤曲茶座中经常“上演”的经典桥段。据此前相关数据显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演出粤剧粤曲的茶楼将近60家,如今所剩寥寥无几,踪迹难寻。
但在人们慨叹今非昔比、粤曲日渐式微的声音之外,对于当前的粤曲市场,黎星却持着相对乐观而开放的态度。在他看来,粤曲与一个社会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以前的粤剧粤曲多用于欣赏、娱乐,现在的粤曲市场则是以戏迷学唱、票友联谊为主,“这个圈子非常小,肯定不比流行音乐,但它市场足够大,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这个市场在港澳地区和海外较为盛行,目前广东尚缺乏这种消费模式。”
佛山市兆祥公园中的私伙局表演(吴丹/摄)
时代大势难以阻挡,但粤剧粤曲在民间发烧友们的生活中,实际上从未式微。在广东粤剧博物馆所在地——佛山市兆祥公园内,每周一至周日早晨就有私伙局演出,各地粤剧发烧友们聚集于此,驻足欣赏或者登台献唱,乐在其中,好不热闹。无论是茶楼歌台上的“草根”献唱,还是民间私伙局中的自娱自乐,抑或只是独自沉浸式的唱片聆听,其实都是粤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然延续。
倘若没有粤曲爱好者们的种种消遣或“折腾”,不知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音符,将会散落何处?
“一切的创新都是自然而然的动作。”谈起粤曲的传承与创新,黎星笃信不疑,“当你学了某样东西,通过练习,心里就会一个法度在这里,自然就有新的灵感产生。但是前提必须做到‘博’,像挖井一样,第一步首先要把井口开大,但并不是挖得越深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让它能够为你所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谓之好。”
如今,他仍旧选择心无旁骛地走在这条路上。
本稿件转载自金羊网,由记者吴丹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