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冰云——记著名粤乐家曾浦生
发布时间:2019-01-28 作者:龙莆尧 来源:文史纵横 点击:
曾浦生
以独创“冰云腔”驰名粤乐界的曾浦生,不但能撰曲、编剧、创作广东音乐,而且能弹奏乐器,也能上台演唱,实在是粤乐界不可多得的多面手。
曾浦生,1918年11月7日诞生在今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下庄村的农家中。13岁时父亲亡故,他只得辍学,总共读了不到5年书。
办完父亲的丧事,他跟随一位族叔到香港,开启了艰辛的谋生之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演奏广东音乐和演唱粤曲为主的歌坛茶座蓬勃兴起,省港澳歌坛的兴盛,造就了一大批为歌者伴奏和演奏广东音乐的乐手,最突出的是被誉为“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其他较有知名度者也有数十人。
办完父亲的丧事,他跟随一位族叔到香港,开启了艰辛的谋生之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演奏广东音乐和演唱粤曲为主的歌坛茶座蓬勃兴起,省港澳歌坛的兴盛,造就了一大批为歌者伴奏和演奏广东音乐的乐手,最突出的是被誉为“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其他较有知名度者也有数十人。
耳濡目染,正在店铺当学徒的曾浦生也被吸引到其中,他用节衣缩食得来的钱买了一把秦琴,跟在别人后头玩起了音乐,凭着他的聪颖和勤奋,渐渐地脱颖而出,成了当中的佼佼者。他的才能,引起了粤乐演奏家梁日斋的注意,在梁的指引下,18岁时,开始踏足香港艺坛。
19岁时,曾浦生加入了著名粤乐大师邵铁鸿组织的“香港青年音乐组”,为电影配乐,并开始尝试谱写广东音乐和撰写粤曲。这期间,他有幸与粤乐大师吕文成、何大傻等人合作共事,令他受益匪浅,演奏技艺突飞猛进之余,一批广东音乐和粤曲作品也在他手中相继问世。曾浦生向世人捧出的第一部作品是广东音乐《阮郎归》,随后又创作了《红楼夜》和《踏征尘》。1937年,香港蓝鸟唱片公司将这三部作品灌进唱片之中。这期间,他的音乐天分得到充分的发挥,1940年,他为粤语电影《火树银花》设计了全套音乐,还为著名谐星伊秋水主演的电影撰写了插曲。
在创作广东音乐的同时,曾浦生又开始撰写粤曲。他的处女作由被称作“平喉四大名家”之一的张月儿首唱,一曲成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张月儿后来演唱的许多曲目如《残梦》《赌经》等,也是出自曾浦生这位曲坛新秀之手。
1939年5月,他与香港名歌唱家卢荣近合编了一本粤曲集《金镂曲集》,并在香港建新印务公司印刷出版,这本曲集收进了曾浦生创作的粤曲17首。《金镂曲集》的出版,在当时省港曲艺界算是轰动一时的事,粤剧泰斗薛觉先、音乐界名宿钟侨生、黎紫君等人也奋笔为曲集题词助威。初出茅庐便有斩获,实是出手不凡,曾浦生这年才刚刚过了20岁。
也就是20岁那一年,曾浦生正式登上歌台,与名伶邓碧云、冼剑励、吕红、何丽芳等合唱自己撰写的粤曲,这些粤曲均由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发行。
1941年,他应粤剧泰斗薛觉先的邀请,加入“觉先声”剧团乐队,与尹自重等名家合作,为剧团伴奏。不久他随吕文成组建的乐队到上海“大世界”等剧院演出,他用一把经自己精心改造过的边祖(又称蝴蝶琴),独奏《醒狮》《旱天雷》《雄鸡》《阮郎归》等广东音乐,他出神入化的演奏在上海引起轰动,“边祖天王”之美誉从此鹊起。
在进行粤曲创作的同时,曾浦生还致力于粤曲唱腔的研究。1942年,他独创了一个风格独特、介乎于士工线与乙反调之间的专腔,并把它命名为“冰云腔”。当时粤剧名伶芳艳芬为了答谢他,曾以四丈余红缎锦标,嵌成“独创冰云”四字赠给他,并悬于自己演出的戏台前面。此专腔为丰富粤曲唱腔作出可贵贡献,至今仍被粤曲唱家沿用。
1946年10月,曾浦生在香港时代印务局以《蔷薇曲集》为名,出版了他的第二部粤曲集子,这部集子收进了他近年创作的20首深受欢迎的粤曲。经过近10年的创作实践,曾浦生渐渐走向成熟,在省港粵乐界,他获得了“小曲王子”“包医烂曲”“谱子大王”等雅号。
1939年5月,他与香港名歌唱家卢荣近合编了一本粤曲集《金镂曲集》,并在香港建新印务公司印刷出版,这本曲集收进了曾浦生创作的粤曲17首。《金镂曲集》的出版,在当时省港曲艺界算是轰动一时的事,粤剧泰斗薛觉先、音乐界名宿钟侨生、黎紫君等人也奋笔为曲集题词助威。初出茅庐便有斩获,实是出手不凡,曾浦生这年才刚刚过了20岁。
也就是20岁那一年,曾浦生正式登上歌台,与名伶邓碧云、冼剑励、吕红、何丽芳等合唱自己撰写的粤曲,这些粤曲均由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发行。
1941年,他应粤剧泰斗薛觉先的邀请,加入“觉先声”剧团乐队,与尹自重等名家合作,为剧团伴奏。不久他随吕文成组建的乐队到上海“大世界”等剧院演出,他用一把经自己精心改造过的边祖(又称蝴蝶琴),独奏《醒狮》《旱天雷》《雄鸡》《阮郎归》等广东音乐,他出神入化的演奏在上海引起轰动,“边祖天王”之美誉从此鹊起。
在进行粤曲创作的同时,曾浦生还致力于粤曲唱腔的研究。1942年,他独创了一个风格独特、介乎于士工线与乙反调之间的专腔,并把它命名为“冰云腔”。当时粤剧名伶芳艳芬为了答谢他,曾以四丈余红缎锦标,嵌成“独创冰云”四字赠给他,并悬于自己演出的戏台前面。此专腔为丰富粤曲唱腔作出可贵贡献,至今仍被粤曲唱家沿用。
1946年10月,曾浦生在香港时代印务局以《蔷薇曲集》为名,出版了他的第二部粤曲集子,这部集子收进了他近年创作的20首深受欢迎的粤曲。经过近10年的创作实践,曾浦生渐渐走向成熟,在省港粵乐界,他获得了“小曲王子”“包医烂曲”“谱子大王”等雅号。
新中国成立后,曾浦生回到广州定居,先后在广州、中山、高州、湛江、广西北海等地的粤剧团、曲艺团、音乐茶座从事教授唱腔、音乐设计、编剧、撰曲、演奏等工作,迎来了又一个事业的高峰期,直至“文革”爆发。
“文革”结束,人们正期待南国红豆重新绽放,年近花甲的曾浦生此时感触良多。1978年7月,他为《花木兰巡营》的重唱赋诗一首赠与首唱者黄少梅,诗曰:“一梦云烟柳尚青,红梅映雪展新晴。英姿飒爽巡营夜,往事如潮热泪倾。”在另一首为《穆桂英挂帅》重唱而赠给首唱者邓凤翎的诗中,他吟道:“千载讴歌穆桂英,丹心剑气古传名。春回红豆枝重绽,艺海频催战鼓声。”在感喟人生的同时,他对新时期寄予了期望。
唱家和听众都祈盼曾浦生多出作品,但此时他的心却另有所系,他想,十年“文革”,粤乐损失甚大,再不抢救,以后恐怕就会永远失传,既然自己在行中泡浸了大半生,何不担起此责任,将其重新搜集付梓,以遗后世,以飨知音?
曾浦生的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行内人士如罗品超、何建青等十数人的大力支持,纷纷向他提供资料,番禺县内爱戴他的粤乐爱好者如梁谋、何滋浦、朱甜、屈伟才等更是替他奔走传讯、搜集整理、抄写校正,为他助编。记忆力超人,是曾浦生一大优势,凭着他的博闻强记,很多丢失了的曲子全靠他的追忆而重新记谱。正如他在编后语所记:“在有关人士的热烈支持和鼓励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将劫灰堆中幸存于民间之零章碎段,集腋成裘,整理归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81年1月,包括粤剧小曲杂曲、广东音乐、粤剧牌子曲、粤剧行腔及过门四大部分、共503首的《南国弦声》出版了。《南国弦声》的出版,为粤剧曲艺的振兴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正当人们期待曾浦生在新时期推出更多佳构的时候,1984年6月28日深夜,他在送走来访的客人之后,在长洲家中客厅遽然辞世,终年66岁。
“文革”结束,人们正期待南国红豆重新绽放,年近花甲的曾浦生此时感触良多。1978年7月,他为《花木兰巡营》的重唱赋诗一首赠与首唱者黄少梅,诗曰:“一梦云烟柳尚青,红梅映雪展新晴。英姿飒爽巡营夜,往事如潮热泪倾。”在另一首为《穆桂英挂帅》重唱而赠给首唱者邓凤翎的诗中,他吟道:“千载讴歌穆桂英,丹心剑气古传名。春回红豆枝重绽,艺海频催战鼓声。”在感喟人生的同时,他对新时期寄予了期望。
唱家和听众都祈盼曾浦生多出作品,但此时他的心却另有所系,他想,十年“文革”,粤乐损失甚大,再不抢救,以后恐怕就会永远失传,既然自己在行中泡浸了大半生,何不担起此责任,将其重新搜集付梓,以遗后世,以飨知音?
曾浦生的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行内人士如罗品超、何建青等十数人的大力支持,纷纷向他提供资料,番禺县内爱戴他的粤乐爱好者如梁谋、何滋浦、朱甜、屈伟才等更是替他奔走传讯、搜集整理、抄写校正,为他助编。记忆力超人,是曾浦生一大优势,凭着他的博闻强记,很多丢失了的曲子全靠他的追忆而重新记谱。正如他在编后语所记:“在有关人士的热烈支持和鼓励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将劫灰堆中幸存于民间之零章碎段,集腋成裘,整理归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81年1月,包括粤剧小曲杂曲、广东音乐、粤剧牌子曲、粤剧行腔及过门四大部分、共503首的《南国弦声》出版了。《南国弦声》的出版,为粤剧曲艺的振兴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正当人们期待曾浦生在新时期推出更多佳构的时候,1984年6月28日深夜,他在送走来访的客人之后,在长洲家中客厅遽然辞世,终年66岁。
从18岁入行到66岁辞世,曾浦生在粤乐园里辛勤耕耘了近50年,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粤乐瑰宝,他创作的广东音乐有《阮郎归》《踏征尘》《岭南香荔》《珠海云山》《生命的光辉》《可爱的祖国》《和平鸽》等20多首,粤剧有《梅花簪》《红梅阁》《思凡》《红楼梦》《十六年来禁宫月》等10多部,与名伶合唱并录制成唱片的自撰粤曲近10首。
他的创作成就,更体现在粤曲的编撰方面,他一生撰写的粤曲难计其数,现存注明演唱者姓名的就有300多首,其中解放后创作的《浔阳江上浔阳月》《抗婚月夜逃》《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巡营》《金鸡岭》《夏元淳解京》《思凡》《醉闹五台山》等曲目,便是流传甚广、为唱家历唱不衰的佳作。他创作的曲目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从古代到现代的人和事,但绝少雷同。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有的华丽典雅,有的通俗平和,有的幽默风趣,但无一不具备情真意切、流畅动听、音乐性强、曲牌连接巧妙、板式转换自然、曲词意境浑然一体的特点。
撰曲家与唱家向来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几十年来,批又一批曲坛唱家和粤剧名伶如张月儿、张琼仙、伍丽嫦、洗剑励、梁碧玉、邓碧云、芳艳芬、白雪仙、黄锦云、吕红、李少芳、何丽芳、黄少梅、白燕仔、熊飞影等人的成名,都曾得益于曾浦生所撰的曲,而曾浦生的佳作也因这些名家的演绎而得以广泛流传。当年省港曲坛曾有“三生有幸”之说,这“三生”,指的就是曲坛三位顶尖级人物唐涤生、王粤生和曾浦生。
今年是曾浦生诞辰100周年,特撰此文,以资纪念。
他的创作成就,更体现在粤曲的编撰方面,他一生撰写的粤曲难计其数,现存注明演唱者姓名的就有300多首,其中解放后创作的《浔阳江上浔阳月》《抗婚月夜逃》《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巡营》《金鸡岭》《夏元淳解京》《思凡》《醉闹五台山》等曲目,便是流传甚广、为唱家历唱不衰的佳作。他创作的曲目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从古代到现代的人和事,但绝少雷同。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有的华丽典雅,有的通俗平和,有的幽默风趣,但无一不具备情真意切、流畅动听、音乐性强、曲牌连接巧妙、板式转换自然、曲词意境浑然一体的特点。
撰曲家与唱家向来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几十年来,批又一批曲坛唱家和粤剧名伶如张月儿、张琼仙、伍丽嫦、洗剑励、梁碧玉、邓碧云、芳艳芬、白雪仙、黄锦云、吕红、李少芳、何丽芳、黄少梅、白燕仔、熊飞影等人的成名,都曾得益于曾浦生所撰的曲,而曾浦生的佳作也因这些名家的演绎而得以广泛流传。当年省港曲坛曾有“三生有幸”之说,这“三生”,指的就是曲坛三位顶尖级人物唐涤生、王粤生和曾浦生。
今年是曾浦生诞辰100周年,特撰此文,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