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龙门新生代粤剧人伍家辉立志助推粤剧文化前行

    发布时间:2019-02-20 作者:侯县军 来源:惠州日报 点击:


    伍家辉为演员化妆


    伍家辉粤曲造型

    人物名片

          伍家辉,1994年生于惠州龙门,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教师,13岁代表惠州参加粤港澳粤曲比赛、17岁出演粤剧长剧、18岁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曲导演专业,22岁任职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创作《浮世三生梦》《书生遇狐记》《如烟情仇》等戏剧,在《香花山大贺寿》中为22名国家一级演员设计服装,为2018年央视春节期间广东展播节目设计服装。
         
          2019年2月10日,大年初六,龙门白花塘村民小组首届出嫁女回娘家大团聚活动举行,主办方准备了一场充满地方特色的联欢表演,舞春牛、唱山歌、粤曲弹唱等节目,让村民如痴如醉。在人群中,有一个年轻的身影,他为一个中学生化妆并指导该学生上台演唱粤曲,让人惊艳,村民们好奇,这位“小鲜肉”是如何与老旧的粤曲扯上关系的?

          这位“小鲜肉”名叫伍家辉,25岁,他利用春节假期返乡时间,参与这场演出。实际上,他是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的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新生代戏曲人,在广东戏曲艺术界小有名气,熟悉他的人,都称呼他为“年轻的大佬倌”。
     

    初识:跟爷爷奶奶痴迷粤剧,3岁能唱《帝女花》

          这不是伍家辉第一次返乡参与粤曲表演。去年元宵节,同样是新春时节,龙门县城影剧院上演2018年新春元宵粤曲欣赏晚会,作为压轴表演嘉宾,伍家辉演唱了新鲜出炉的粤曲《梨园有梦》,纯熟的表演,优雅的唱腔,真挚的情感,获得阵阵掌声。
          粤曲《梨园有梦》此前曾在网上热播,词、曲都由伍家辉亲手操刀,讲述其作为新生代戏曲人追逐梦想的历程。伍家辉在此曲中唱到,“在我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虎度门前、水银灯下,穿起一身斑斓的行头,粉墨畅游……”伍家辉将自己对“南国红豆”粤剧的心灵告白娓娓道来,获得网友纷纷点赞,称其有“大佬倌的架势”,是“年轻的大佬倌”。
          虽然在外教书和从艺,但对在家乡的演出机会,他不想错过。他认为,这是回报家乡父老的契机。而回眸来时路,也正是龙门这片土地浓郁的粤剧氛围,让他痴迷上这项颇有年代感的艺术。
          伍家辉从小一直学粤剧、唱粤剧,乐此不疲。伍家辉记得,爷爷奶奶都是粤剧发烧友,不仅爱看粤剧和听粤剧,还经常和其他票友一起唱粤剧。耳濡目染的伍家辉3岁时就喜欢上了粤剧。当时的龙门县戏曲协会粤剧之家经常开展活动。奶奶第一次带着他到粤剧之家参加活动时,他在众人面前唱了一首粤剧小调,获得全场掌声。粤剧爱好者刘冠荣觉得这孩子的声线等各方面条件都挺好,“挺有韵味,有天赋”,于是嘱咐他的奶奶要常带孙子来参加活动。后来,刘冠荣成为伍家辉的启蒙老师。在多方调教下,年幼的伍家辉就能完整地唱一首粤剧名曲《帝女花》。
          1998年,广东省粤剧院二团来龙门县演出,还在读幼儿园的伍家辉立即被吸引了,他和奶奶一起观看演出,被粤剧演员的舞台表演和行头吸引住。伍家辉回忆道,演员谢幕时,他仍久久不肯离去。
          上小学时,伍家辉对粤剧的热情不减。小学二年级时,伍家辉在全校2000多名师生面前表演了粤曲《分飞燕》。这一次表演让全校师生都认识了这名爱好粤剧的小男孩。
          伍家辉善于学习,他购买了大量戏曲方面的光碟在家自学,还利用网络查找各种粤剧方面的信息,拓展见识。伍家辉除了唱粤剧,还学习美声、民族唱法等,甚至还学习主持和舞蹈,文艺才能越来越突出。
          2006年,伍家辉代表惠州参加广东省政协第三届“四洲杯”粤港澳粤曲演唱大赛,获得了优秀奖,当时他是参赛年龄最小的演员。次年5月,伍家辉与粤剧名伶红线女在“百场粤剧进校园”的主题活动现场担任评委,被更多的人认识。
     

    改变:从“又苦又累”到演出不断

           2007年,当时还在龙门中学附属学校上初一的伍家辉,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惊讶的决定:去广东粤剧学校(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前身)接受专业的粤剧学习,在舞台上做一名粤剧演员。
           当时,伍家辉的父母对儿子的艺术道路不太看好,他们认为,儿子应该上高中、考大学,业余玩玩粤剧当陶冶情操可以,但靠粤剧吃饭是行不通的。“他们认为唱戏太苦太累。”
           后来,伍家辉的启蒙老师刘冠荣出来圆场,称伍家辉有戏剧天赋,他瘦瘦的个子,脸庞帅气清秀,是传说中适合上镜的“巴掌脸”,外形条件很适合舞台表演。
           伍家辉的决心和老师的分析,最终让父母点了头。2007年下半年,伍家辉如愿进入广东粤剧学校学习戏剧表演。
           到了广东粤剧学校,伍家辉意识到一切都“不是闹着玩的”。每天早上6时,学生们就要起床练功:练基本功、吊嗓子……伍家辉记得,当时学校的练功房是临时搭建的铁皮房,夏天在里面训练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冬天大清早训练时,练完了衣服也能拧出水来。
           当时班上有30名学生,有的学生来自粤剧世家,有的早就经过系统学习,伍家辉在老师眼中并不突出。为此,他一开始还在学校坐过“冷板凳”。
           艺术道路“太苦太累”,不幸被父母言中,上了半年学后,伍家辉有点坚持不下去。妈妈对他说:“不要说辛苦,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只有坚持。”心里打起退堂鼓的伍家辉,打消退意,选择坚持。
          为追赶其他同学,伍家辉狠下苦功,课余时间也经常向师长讨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伍家辉每年剧目表演综合课都得第一名。在学校实习期间,成绩优秀的伍家辉接到的演出邀请不断,基本上每周都要去参加演出。
          他记得一次到澳门演出粤剧《唐公恨史》,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表演前已确定男主角有两人,分别演上下半场。在前往澳门途中,因演上半场的男主角证件丢失,无法进入澳门。救场如救火,伍家辉全力以赴把全剧表演下来。当时参加表演的都是粤剧界的长辈,他年龄最小,“表演的两个多小时里,我诚惶诚恐,生怕演砸。还好,谢幕时全场观众都站起来鼓掌,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才放下来。”
          艰苦学艺路,让不少学生半途而废,但伍家辉却十分感激这段学艺路。伍家辉说,入学时班上有30人,学习5年毕业时,只剩下20人。
     

    逐梦:考入中戏,首导大戏获著名演员加盟

          在电影界,常常是“演而优则导”,在粤剧逐梦路上,伍家辉也想实现导演梦。“演员,通常是做好自己就行,导演则要求更高,要对整个戏剧、舞台进行协调、把控。”
          在学表演的过程中,伍家辉还尝试创作粤剧,融入自己积累的舞台经验。伍家辉对当时粤剧界也有自己的看法,“广东戏曲界,包括粤剧、话剧等,请的大部分是外来的导演,毕竟很多时候外来的导演并不能完全领会到粤剧的精髓,在舞美效果、音乐等各方面都不是很对味。”
          伍家辉想通过自身努力,为改变这个状况做一些贡献。他决定考取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
          然而,伍家辉落下的多门文化课程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为此,伍家辉利用实习时间,回到龙门补习高中课程。在补习的3个月时间里,伍家辉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上课,一直上到晚上11点,硬是将3年的高中课程学完。
          2012年元宵节那天,在母亲的陪同下,伍家辉到北京参加中国戏曲学院的考试。一试、二试、三试,表现突出的伍家辉一路过关。到三试时,参加考试的200多名学生只剩下40多人。
          在家等待一个月后,伍家辉终于等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年,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面向全国只招收18名学生,伍家辉以专业考试男生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在中国明星的摇篮——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学习,伍家辉依然有不俗的表现。2015年夏天,由伍家辉担任总导演和服装设计、香港著名演员罗家英担任戏曲艺术总监的实验粤剧《浮世三生梦》在北京大观园戏楼首演。当年春节期间,伍家辉开始创作该剧,并与中国戏曲学院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及在校生共同创排并演出。《浮世三生梦》将上世纪50年代香港驰名的粤剧大师“任白唐”(任剑辉、白雪仙、唐涤生)的故事与对话加入其中,展现了新一代粤剧人的继承与坚守、传承与创新。伍家辉与同学们对粤剧的热情得到香港著名演员罗家英、米雪的大力支持,明星与青年学生的联袂同台,让粤剧在北京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是伍家辉首次执导长剧大戏。有戏评人称,“该戏戏里戏外人事交织,人生是戏,戏里是人生,使绝对变相对,突破舞台的界限,突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凭借该剧,伍家辉新生代粤剧人的标签更加鲜明,他想走的艺术道路也更加明确:先锋实验粤剧。


    领悟:创新粤剧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粤剧

          2016年,22岁的伍家辉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他选择回广东,并在他的母校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任教,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师。

          年轻的伍家辉在年龄上没有教书育人的优势,但他与学生相处融洽,学生们都乐于把他当朋友。“这得益于我的大学专业导演系,要以德服人,说话上,相处时,摸清楚对方的心理。”

          除了教书,伍家辉业余主要从事剧本创编导、服装设计等,与多个国家一线艺术院团有合作,在戏曲界小有名气。

          小时候的伍家辉特别喜欢唱花旦,对色彩艳丽的粤剧服装情有独钟。七八岁时,伍家辉要妈妈给他买戏服,但妈妈不同意。“人小鬼大”的伍家辉于是掏出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交给一个与妈妈熟识的裁缝,让裁缝帮忙做“戏服”。这是伍家辉的第一件戏服,直到现在他仍珍藏着。

           出于对舞台色彩和粤剧戏服的喜爱,伍家辉也设计服装。2017年3月31日,粤剧非遗抢救项目——大型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在中山纪念堂演出,伍家辉为参演的22名国家一级演员设计服装。去年农历大年初一晚,2018年央视春节期间广东展播节目上演,戏曲章节的演员服饰也是出自伍家辉之手。

          作为新生代粤剧人,伍家辉已是集编、导、演、造型、音乐、服装设计于一身,但他说自己所做的不只是创新粤剧,更希望助推粤剧文化前行。

          2016年11月,伍家辉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首次公开播放了一首以传统粤曲与交响乐结合而成的《南昆仙踪》。这是一首粤曲与交响乐结合而成的变奏曲,由伍家辉撰曲创作,选取龙门南昆山景色为创作源泉。歌曲寄调选用广东音乐《孔雀开屏》,然后进行重新配器及编曲,后半部分进行变奏处理,曲风清新生动,层层递进。这首独特的粤曲表现了伍家辉对粤曲的继承与坚守、传承与创新,获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不过在伍家辉看来,北京、上海、广州同为一线城市,但就艺术氛围和文化消费来看,广州乃至广东的文化氛围浓度仍需努力提升。

          作为岭南的文化瑰宝,粤剧被看作年长一辈的戏曲,但伍家辉认为,粤剧要创新,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可加入不同的元素,迎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特别是要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和思维去思考,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喜欢粤剧,而他将为此而探索和前行。


         本稿件转载自惠州日报,由记者侯县军报道,图片由伍家辉提供,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