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香港如何保育和推广粤剧文化?

    发布时间:2019-04-09 作者:新华网客户端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点击:

          香港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已于2019年1月20日开幕,并于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6日对外开放。这是香港粤剧艺术发展的盛事。

          粤剧是香港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也是中国的地方戏曲之一。发展至今,粤剧已成为香港本地文化的重要印记。那么香港在保育和推广粤剧文化上作了哪些努力呢?

     

    香港西九戏曲中心票务处。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香港特区政府提供支持

          香港特区政府很重视粤剧艺术的发展,为支持粤剧的研究、推广和持续发展,设立了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和粤剧发展基金。据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介绍,过去13年,粤剧发展基金已使用约9000万元(港元,下同)推行逾700项粤剧计划;且本年度为基金注资7000万元,用以资助香港粤剧团体制作和演出。

          除了资金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自2010年起举办中国戏曲节,展示包括粤剧在内的戏曲剧种。在戏曲节期间举办的讲座、戏曲电影欣赏、艺人展览等活动受到香港戏迷们的欢迎。

     

    资料图:香港小演员表演粤剧。(图片来源于中新网)

     

    培养激励年轻一代粤剧演员

          粤剧文化的流传离不开一代代粤剧表演者薪火传承。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各级院校等都积极参与粤剧教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以弘扬传统粤剧艺术为宗旨的香港八和会馆。其下属的八和粤剧学院长期以来设有多项粤剧培训课程,如“青少年粤剧演员训练班”就是以13至20岁青少年为培训对象的。八和会馆还与油麻地戏剧院一起运营粤剧新秀演出系列,成为培育粤剧接班人的摇篮。

          对粤剧演员的激励也不能少。2018年11月,香港励进粤剧基金会设立了“香港粤剧金紫荆奖”,旨在肯定香港名伶大师的重大贡献,以及鼓励新一代粤剧演员继续努力。活动设有优秀年青演员奖、优秀新编剧演出奖等,还有通过网络投票评选的“最具人气演员奖”等奖项,积极向年轻人推广粤剧文化。颁奖礼将于2019年举行。

     

    粤剧元素融入市民生活

          在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展现着粤剧元素。

          邮票就是常见的例子。今年10月,香港邮政发售“粤剧剧目”特别邮票及相关集邮品,展现《帝女花》《双仙拜月亭》等多个经典剧目的重要情节及剧中人物,吸引不少“邮迷”在开售日一早到场等候。而早在2014年,香港邮政推出的“粤剧服饰”主题特别邮票也受到市民热捧。

     

    资料图:香港三家发钞银行的100元纸钞统一以粤剧为主题。(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有趣的是,港币纸钞上也有粤剧的“身影”。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香港三家发钞银行共同公布了2018新钞票系列。为推广粤剧文化,面额为100港元的纸钞统一以粤剧为设计主题,画有综合多个剧目角色而成的虚拟花旦。

          当然,还有散落在香港多个区域的文娱中心和表演场馆,都定期设有粤剧演出。丰富的粤剧表演场地为粤剧广为流传提供了重要载体。

     

    粤港澳三地密切交流合作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粤港澳三地保护非遗合作的示范。通过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三地还签订了粤剧项目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诸多粤剧方面的交流活动,促进了粤剧的保护与传承。

          其中,由三地共同设立的“粤剧日”自2003年起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办,已走过16个年头。2018年“粤剧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馆举行,活动包括粤剧演出、艺人讲座、工作坊、展览等,还推出了普通话和英语导赏团,让来自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感受粤剧文化的魅力。

          戏迷们假如有机会去香港旅游,不妨到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欣赏一场粤剧表演,相信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本稿件转载自新华网客户端,由编辑董一秀根据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综合整理。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