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154)十二点拳、铁线拳、六点半棍、梅花桩
发布时间:2019-07-04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南派武技。20世纪50年代,时任广州粤剧团总团长的著名小武靓少佳,和时任广州青年粤剧团团长的名武生罗剑飞合作,编排出一套供青年演员南派武技训练专用的组合。该组合一共分十二个段落,故称“十二点拳”。其中包括南派手桥对打的各个基本要素,如一二三、牛角捶、八插、猋龙、伥(撑)鸡脚、挂捶、破牌、冲捶等基础南派武技招式。此武技最大的特点是把戏班传统实用性武技与粤剧舞台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身段美感,使传统南派武技广泛地运用到舞台实践中。当时广州青年粤剧团的演员每天都要上南派课,每课必习十二点拳。这对南派武技在粤剧舞台表演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铁线拳
南派武技,属于南拳中的外家拳套路。铁线拳的主要特点是以内功方法融会到外家拳中去,使习此拳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演练时以身调气、以气催力,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实战中能够反弱为强。铁线拳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广东武术名家铁桥三所创,后由其徒传入戏班;一说是少林五枚师太的绝技,故又称“尼姑铁线挚”,因戏班中人与清初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组织有联系,故尔相传。铁线拳技击性十分强,曾在戏班中流传,除了作为练功强身外,一些小武、二花面等武行演员也将之运用到舞台演出中。20世纪40年代名小武靓少英,曾以一套铁线闻名于戏班。此拳被视作戏班中难得的秘传之技。随着南派武技在粤剧舞台的淡化,铁线拳现已失传。
六点半棍
南派武技。此棍法源自福建泉州南少林,是少林武僧技击性武技。明末清初,少林俗家弟子洪煕官为了躲避清廷追捕,逃难到广东,隐姓埋名在戏班红船当伙夫。同在红船当下役的“笃水鬼”(撑船的船工)梁二娣,每日撑船竹竿不离手,练得臂力过人,洪熙官认为他是习武良材,便将少林六点半棍法相授。后来梁二娣在戏班中收徒,六点半棍法渐为人知,但梁二娣怕受清廷迫害未敢将此棍法来历传扬出去,其弟子就将此棍法称“二娣棍”。此棍须以杀、弹、枪、割、钉、抽六种棍法技巧,结合半圈棍,构成整套规范的棍法套路,故名“六点半棍”,在戏班中曾一度流传,多人效习。用作练功则可达强身健体之功效;发挥实用性技击功能,则可在戏班中起到防盗贼及保护自己的作用。此棍法气势刚猛,适合传统粤剧武戏的表演风格,艺人们便将它搬上舞台运用到武场对打中。随着粤剧演剧风格的转变,六点半棍法现已失传。
梅花桩
南派武技。原是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把数条一定长度的木桩按梅花的形状固定竖立于地上,练功者跃上木桩,按照规范的步法和拳术格斗套路,进行武功练习。因为是在梅花形状的木桩上练功,故名“梅花柱”。后来有在比武中,为了增加难度,利用梅花柱这个形式进行生死相搏。传统粤剧南派武技源于福建泉州南少林,戏班中武行演员亦有习梅花桩,就将梅花桩武技运用到舞台上的比武场面中,以向观众显示演员过硬的真功夫。随着粤剧由乡下进入城市剧场,为了解决在剧场舞台上竖木桩不易的困难,更为了使梅花柱的武技表演更符合戏剧情境、更趋合理,粤剧前辈艺人就将舞台上的桌子反过来,桌面着地,四脚朝天,更在桌底部中间多竖一脚,使之形成梅花柱的形状,演员跃上去,仿梅花桩的步法,以手桥对打,配以金鸡独立、大鹏展翅、丹凤朝阳等多个舞台表演架式增加了观赏的美感;并用高难度的跟斗翻下,将惊险、紧张、激烈的搏斗与剧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发展了传统梅花柱武技。在粤剧《武松大闹狮子楼)一剧中,就运用了梅花桩的武技表演。
梅花桩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