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160)吊辫、踩沙煲、喷火
发布时间:2019-07-2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吊辫
表演特技。从舞台的顶部(棚顶)垂下条绳索,把它和花旦(或打武旦)头上的辫子绑在一起,然后由后台的工作人员拉起绳索,让花旦扯吊在舞合的半空中表演,因此就称为“吊辫”。吊的要领在于事前为演员梳理头发时,必须把头发梳得整齐匀称,使吊起来的时候受力均匀,头发和绳索接驳的位置要离开表演者的头皮,这样可以避免头发脱落。在表演时,演员要一刻不停地转动或晃动,这样就不会觉得疼痛。表演者会在舞台半空中摆出盘膝而坐的姿态,又会做出穿衣、打拳、耍棍花、耍彩带等技巧动作,还会让人递上椅子和桌子,她用脚钩住或以手扶托进行表演,有时还要再加添一个小演员(这个演员不吊辫)和她一起表溪。吊辫一般都给表演者安排大段唱段,让她在半空中边唱边表演各种技巧动作。因为表演者的双脚一直离开地面,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和习惯去利用舞台调度和身段来进行表演,只能在固定的空间,更多地依靠唱来表现人物,这种杂耍式的形式表演决定了它的性质:它不在于刻画人物而在于表现演员的技能,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戏剧内容的杂耍表演,完全可以离开戏剧情节和规定情境而独立存在。正因为这个原因以及训练时的艰苦、表演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还需要有多人协助才能完成,所以学习者甚少。这项特技20世纪50年代下四府艺人小翩翩(艺名)曾经公开表演过,此后就再也没有在粤剧舞台出现。
踩沙煲
踩沙煲
表演特技。沙煲是粤中民间用来煎药的陶制器皿。这些器皿是用泥沙作原料烧制而成的,而广州话将煮和煎都称作“煲”(动词),所以就把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称作“沙煲”。踩沙煲就是把煎药用的沙煲反转过来,煲嘴和煲耳以及煲口都接触地面,以此分担承受的重量。然后再将多个沙煲按一定的方位排列在舞台,演员跳上沙煲,演各种难度技巧动作。此项特技源于福建南少林用以训练武僧的梅花桩功夫。因为在舞台上不能竖立高桩,因而采用沙煲代替。但沙煲是陶制品,极易破碎,所以难度更高。练习时先在地上按一定的距离,横排摆上九只沙煲,直排摆八只沙煲,布成一个方阵共七十二只沙煲,练习者要事前设计好跳跃的路线和步点,待练到纵跳自如而又不踩烂沙煲时,再结合上肢各种搏击动作和南拳套路表演,然后方能拿到舞合上演出。踩沙煲特技的难度在于,上肢做出对打和博击的南拳动作要刚劲有力,而双脚跳跃移动步履必须要轻(不然就踏破沙煲了),要稳(深不到沙煲就会跌落地上).就要掌握轻功,这样上刚下柔,较难把握。根据表演的需要,在沙煲上转、闪、挪、移,身眼手法步的配合要恰到好处。正因为它训练和表演难度高,又需要有特定的戏剧情节和场面,才能提供表演的机会,所以练此功夫者逐渐稀少,以至失传。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粤剧童星潘有声在《十三妹大闹能仁寺》一剧中,反串饰演打武旦,使用踩沙煲的特技表现师徒比武的场面,他在舞台上叠起八只沙煲,分一(只)二(只)五(只),排成三层,呈等腰三角形图案。表演结束时,潘有声单脚站在最高那一只沙煲上扎架,这是粤剧舞台最后一次踩沙煲表演。
喷火
传统粵剧表演特技。演员口中含一圆管,外端燃火,内含松香粉末,运气向外吹时,松香遇火即燃,火花喷出四溅火星,在有鬼神妖怪出现的戏中,用于加强神秘感和舞台艺术效果。多由二花面行当应工的钟馗、判官等角色使用此项特技。另类喷火是演员事先在口中含着煤油或松香粉,对着点燃了的火把,将煤油或松香粉对着明火喷去,马上就形成腾空的火焰,或是满台火星,用以烘托和增加舞合紧张的气氛,例如《红梅记》中“放裴”一折就有此类表演。
喷火
传统粵剧表演特技。演员口中含一圆管,外端燃火,内含松香粉末,运气向外吹时,松香遇火即燃,火花喷出四溅火星,在有鬼神妖怪出现的戏中,用于加强神秘感和舞台艺术效果。多由二花面行当应工的钟馗、判官等角色使用此项特技。另类喷火是演员事先在口中含着煤油或松香粉,对着点燃了的火把,将煤油或松香粉对着明火喷去,马上就形成腾空的火焰,或是满台火星,用以烘托和增加舞合紧张的气氛,例如《红梅记》中“放裴”一折就有此类表演。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