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181)戚眉、头套、蓬头、水发、发帚、头笠、包大头
发布时间:2019-10-1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戚眉
京剧称“吊眉”。演员在头部化妆时,先按自己的脸形和习惯,涂抹油彩,扑粉定妆后,戴上网巾,用网巾带勒头,同时把眼角眉梢向斜上方拉起,使人看上去显得精神焕发。广州话把向上拉的动作称为“戚”,故戏班称此为“戚眉”。后来,有演员觉得长时间戚眉容易头痛,就用透明胶纸粘贴在额角两侧,同样起到戚眉的效果。
头套
发式。其制作与旦脚所用的头笠相近,用布料按演员头形缝制一个布套,以长约40-50厘米的牦牛毛或人发逐条缝钩在布套之上,在头顶正中把头发盘梳成状,余下的头发自然垂下,分为三绺,用红色细丝绳捆扎,两边耳际两缕为鬓发,脑后一排为后尾荫。因为此发式要套戴在演员的头上,故粤剧戏班称其为“头套”。头套是供生脚戴用的,头发的颜色分黑,白、苍三种,供戏中不同年的角色用。
蓬头
发式。先以粗坯布制成布套,再用牦牛或人发刺织在布套之上,使“头发”自然莲松地向后垂拖,以表现戏中人物披头散发或蓬头垢面的形象特征,故称“蓬头”。它供戏中僧道,神怪、鬼卒、妖魔等角色使用,如传统粤剧《武十回》之“独臂摘方腊”一折中,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又如《钟馗嫁妹》的小鬼等角均使用蓬头。但也偶有好斗勇猛的角色选戴,如《芦花荡》的张飞亦戴蓬头出场。
水发
发式。仿照古人长头发的样式,用真头发或假发扎成一束长80~90厘米的长发,顶端用细牛筋线缠绕约10厘米,使其形成一股直径约为15厘米的小硬柱状的发柄;将其余的头发梳理好自然散下,把发柄缝人直径约5厘米的硬牛皮圆块之中。演出前把发柄一端的圆皮放入勒在头上的网巾之中,小心绑好;如要戴盔头,则先将水发顺发柄绕紧,再戴盔头。水发一般是表现角色落难时衣冠不整或被打败后丢盔弃甲的特定发式。演员利用水发可以表演各种特定的技巧。
发帚
发式。将头发梳理成如扫帚的形状,故称“发帚”。发帚用牛毛(粤剧戏班称为“缨”)制成,梳理成扫形状,底部有铁制圆圈,可放入网巾顶部示紧。发滑一般是给戏中中老年男角色在不戴盔头上场时使用。有黑、苍、白、红等颜色,供不同年龄、性格、不同身份的角色选择使用。如《碰碑》的杨老令公戴白色发帚,《芦花荡》的张飞戴黑色发帚,刘唐等角色则红色发帚。
头笠
发式。套戴于旦脚演员头上的发套。用布料按演员头形缝制一个布套,将头发逐条缝钩在布套之上(头发的长度按演员演出需要而定),演出时根据角色的要求梳理不同的发式,演员套戴在头上,以代表剧中人物的头发。“复物之器日笠”(见《辞源》);广州话把由上而下套戴的动作亦称为“签”;戏班习惯将套于演员头上的发套,称为“头笠”。笠是供旦脚使用。
包大头
传统粤剧戏班正旦行当演员头部化妆过程的总称。传统戏曲称“包头”,因为整个头饰装粉的形式和体积都较其他旦脚为大,故称“包大头”。包大头整个程序是:演员先将头发向好,绑上一块片子布,接着贴片子;再戴女用的网中,勒黑纱包(水纱);然后绑好专用的长线再将散发放入网巾内系紧;梳大头髻,别上骨簪,最后是按照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使用插花、插星,贴片子石等化妆饰物。如在演出中,角色需要散发表演,则要在头部加系一条长头巾,整个装扮程序称“包大头”,一般会简称为“大头”。在戏中多为端庄的中年妇女所用。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舞台美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