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186)骨簪、丫角髻、辫仔、排辫、后尾荫、面谱、开面

    发布时间:2019-11-0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骨簪
          化妆用物。仿照古人用以挽起头上长发的别簪。最初是以动物的骨头制成,故名“骨簪”。后来也有为了方便,以木、竹或象牙等材质替代动物骨头,做成骨簪形状的化妆用物,其功能作用相差不大,习惯也称为“骨簪”。骨簪长约20厘米,头部呈尖状,尾部扁平,头尖方便插入梳好的发髻之中,用于挽起角色的头发,固定发式。它是旦脚包大头时必需要用的物品。
     
    丫角髻

          发式。利用碎头发卷成团,以网线包成长约7厘米、直径约4厘米的椭圆形的髻状,用马簪分别插在头顶两边,一如树干上的两个杈,广外俗语称此形状为“丫杈”。粤剧戏班就将此髻称为“丫角誉”。此种发式多是给剧中男童戴用。也有用小辫围卷成饼状的,同样分戴在头顶两边,粤剧戏班按其形状称为“咸煎饼”(广州小食)给剧中女童戴用。
     
    辫仔
          发式。用长30-40厘米的两束头发梳成两条小辫。中间分别用几道彩色丝绳捆扎,以作装饰。此辫一般是垂梳在剧中少年男女角色头部两侧;因其辫相对细小,故粤剧戏班按广州俗语的习惯称其为“辫仔”。辫仔除了作为舞台人物形象的美化和装饰物外,演员可根据角色需要,耍弄辫仔扎架。
     
    排辫
          发式。系在角色脑后的一排小辫子,故称“排辫”。条数或五、或七、或九,长约30厘米,用彩色布条连排串起,系于脑后,再用水纱包裹系紧。一般是供戏中童角使用。
     
    后尾荫
          发式。一排头发系于脑后,粤剧戏班惯称其为“后尾荫”。在20世纪30年代时候,粤剧戏班的旦脚,以约12厘米长的短发用小竹简将其弯卷夹紧,化妆时贴好片子,将这排短发向內卷弯,绑于脑后,遮掩颈后露出的空白之处;这是传统旦脚使用的后尾荫。生脚的后尾荫是将长30~40厘米的头发整齐地勒勾在一条黑棉绳上,尾荫(头发)的宽度约为20厘米,再用布条包裹棉绳,以布条将其系紧于头上。后尾荫一般是给小生、小武等行当扮演戏中青少年男角色使用。如粤剧《洛水梦会》的曹子建(小生)、《三英战吕布》的吕布(小武)。
     
    面谱
          粤剧表演行当中净(二花面)、外(大花面)、丑(男丑、丑生)和少数生脚、旦脚、杂脚的演员,为扮演剧中人物,依据各自相对固定的规范的技法和格式,在脸部勾画的各种色彩的图形,统称为面谱。
     
    开面
          传统戏曲特殊的化妆方法。主要是指演员扮演剧中人物勾画面谱的过程。粤剧表演行当中的净(二花面)和外(大花面),根据固定的规范的面谱图形,用毛笔按程式技法在自己面上勾画,粤剧戏班称为“开面”。开面按颜色划分的类型主要有黑面、白面、红面、金面、五色面,如按图形划分,则有三块瓦、碎面、六分面、象形面、阴阳面等类型。传统粤剧戏班艺人在开面时除了遵循戏曲勾画面谱的一般方法和法则外,还有自己的剧种特色:(一)艺人开面时都剃光头,不戴面布;(二)开黑白面时多采用洗笔技法;(三)用灯芯草蘸乌烟点画胡须;(四)开面不戴耳边翅;(五)开五色面时多需配挂五色须。后来受京剧等剧种影响,除五色面、五色须外,其他也与京剧一般无异。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舞台美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