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戏曲音乐剧《冼夫人》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1-09 作者:苏能业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2020年新年伊始,由广州粤剧院、春梅艺术(广州)有限公司隆重呈献的一出新年“重头戏”,备受粤港澳大湾区广大粤剧观众、戏迷和各界人士的瞩目。这就是近日在广州成功上演的戏曲音乐剧《冼夫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正史和多种地方志都为之立传。她就是隋朝诰封的广州都督、谯国夫人冼氏(广东高州人),史称“冼夫人”(512—602)。冼夫人一生,经历了南梁、陈及隋朝三代。她尽全力维护祖国统一,坚决打击分裂势力,保证了岭南地区较长时期的和平及安定;她坚持民族和睦,大力改革俚人的社会陋习,促进俚僚民族的汉化。她积极传播先进的汉族文化,提倡知书识礼,推动俚人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她是我国古代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因此,深受历代百姓大众的怀念。曾被开国总理周恩来誉为:“巾帼英雄第一人”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的系列讲话中指出:“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任何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作出历史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记忆,由文艺书写 。”
戏曲音乐剧《冼夫人》正适逢其时成为“接地气、暖人心”、 有轰动效应的好戏!笔者观看此剧后思考:为什么这出戏使观众这样喜欢?
笔者与其他观众朋友都认同这出戏趣味高尚,创作思路对头,是高质量的;戏的主题突出,情节脉胳清晰,人物轮廓分明,所以大受欢迎。其实一场戏的演出效果不是演员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演员与观众心理活动与感情活动互相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互动的。我们从剧场演出过程中爆发的热烈掌声和喝彩声,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演员与观众是多么密切!一出高审美、高品位的戏,不但演员需要较高的表演水平,也要求观众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方可彼此互相呼应。在这些方面,戏曲音乐剧《冼夫人》无疑是达到了。
虽然《冼夫人》冠以戏曲音乐剧之名,实际剧目是在保留传统粤剧唱腔的基础上,融合了舞蹈、话剧、音乐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与手法,可以说是粤剧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人们所认识的粤剧,曾称岭南大戏。它最初出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广东的“本地班”,所唱声腔称为“广腔”。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本地班”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又受徽班影响,并以西皮二黄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阳腔、弋阳腔、广腔,再吸纳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了粤剧。由于粤剧用广州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来又在伴奏乐器上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乐器,大大增强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粤剧唱腔兼具慷慨激昂和哀怨悲叹之能,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由此可见,粤剧历来不排外、十分包容外来的剧种,当今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剧种,这与它长期与“外江班”保持亲密接触,全面吸收别的剧种的艺术精髓不无关系。可以这样说,本地班的发展历程,就是“外江班”不断地方化的过程。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出多元素组合的《冼夫人》,它体现出粤剧不断地“扬长避短”,博众所长而收到的极佳效果。正如总编剧麦嘉先生所言:“凡是戏曲具有的东西,好听好睇的东西,都能在这部剧里看到。这个剧是‘不是粤剧的粤剧’,是‘不是电影的电影’,是‘不是音乐剧的音乐剧。” 总导演高志森认为:“《冼夫人》最大的意义是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艺术上的融合。”
冼夫人,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也曾有多次走上粤剧舞台的“历史”。如1962年由编剧家黄锡龄编剧的《岭海风流》由广州粤剧团东风剧团首演,导演卢启光、马丽明;马丽明、卢启光、朱少秋等主演。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广东粤剧院编剧潘邦榛、何笃忠合作,创作了六幕粤剧《锦伞夫人》由曹秀琴领衔主演。冼夫人传奇般的经历,是戏曲舞台极好的原型。粤剧有好几个剧目都是以此为题材,这说明冼夫人与岭南人民一直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意结。尽管“冼夫人”这个人物已经被多次搬上粤剧舞台,主角苏春梅面对“珠玉在前” 是如何接受挑战的?观众看后给予了一致好评,认为她演得颇有特色。
剧本描写南北朝时代,岭南地区这位俚族妇女冼夫人,在她一生的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为维护俚、汉两族团结所发生的故事。剧本写她经梁、陈、隋三个时代,由于时空跨越很大,对情节结构的安排与人物关系之间的处理和性格的刻画等等,颇有难度。苏春梅需要扮演三个不同行当的形象:青年时“花旦”行当的冼英姑娘、中年时“青衣”行当的冼夫人、老年时“老旦”行当的冼老夫人,而且一位演员连演一个女性三个历史年代的行当是很少见的。因行当程式规格是十分严格的,它们之间不论是嗓音、声调、身段姿态都严格区分,不能混淆。苏春梅扮演冼英一个角色一生中从十八岁至八十岁的三个阶段,而能保持她的基本性格,把三个历史年代的事迹有联系地贯穿下去,而且演得十分出色实属不易。她不愧为红派艺术传人。她秉承着老师红线女的演绎人物宗旨:“我是演人物不是演行当的” 。这是苏春梅对程式活用和创新,才让剧中人物十分丰满。
戏曲音乐剧《冼夫人》获得圆满成功,口碑甚佳,给笔者一些启迪:戏曲形式的创新,戏曲内容的改变至今仍需人们十分关注。关于戏曲内容,老一辈艺人从来都是在不断演出中加以变化的,这种变化当然融合着时代变迁的色彩,但也表达着对戏曲和观众的尊重,戏曲再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笔者衷心祝愿演员们继续打磨这出戏,让它成为经典,常演常新!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