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疫情时期,被按下“暂停键”的粤剧

    发布时间:2020-02-17 作者:胡嘉琪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全国上下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阴霾下,在此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遭受损失,粤剧行业也难幸免。本文是笔者对疫情时期粤剧行业的粗浅观察,分“被按下‘暂停键’的粤剧行业”与“粤剧行业的‘复盘’与‘止损’”两部分。
     
    一. 被按下“暂停键”的粤剧行业
     
    行业“定格”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失
          一方面,春班停演给院团带来经济大损失,生存压力加大。春班作为老广过年的重要年例,在经济、文化等层面皆占据重要地位。每年春节,各大粤剧演出院团、名角下乡进行演出,观众可集中观看传统好戏。春班收入在粤剧行业各院团全年营业额占大较大,其重要性相当于影院的春节档。疫情时期,演出的全面叫停意味着从订戏会开始的所有工作都付诸东流,饮食、零售等相关行业也随之受影响。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博士称,今年市院100多场春班演出全部取消。这意味着收入锐减,广州粤剧院可能是各院团中遭受损失最大的。
           另一方面,由停演引发的退票手续以及春节空档期宣传工作等为从业者们带来繁重的工作任务。粤剧剧院在处理退票的工作相对高效,但由于粤剧市场存在大部分老年观众,因此在办理退票手续的过程中,需耗费更大精力、更高时间成本。粤剧作为舞台艺术,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现场表演。而线下演出暂停,演出如何由线下转为线上各院团也给出了答案,将在后文阐述。除了门票收入损失,停演背后大量演职人员的薪酬发放也给院团带来压力。
    行业“定格”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得
           针对疫情期的空档,各院团也纷纷组织文艺战“疫”:广东粤剧院推出“线上春班”,为粤剧人提供别样化的新鲜营销思路与转化方式,更创作粤曲《共镇华夏关》与粤歌《生命花开》。广州粤剧院推出抗疫健身操,编排粤剧小戏《巍巍南山》,推出《平凡英雄》等,将《南越宫词》等一批经典剧目投放在“学习强国”。广东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发起呼吁,集合一众戏曲名家,居家拍摄抗“疫”视频。澳门振华声粤艺会创作粤曲《澳门齐奋战》……这些举措、作品背后都饱含粤剧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也是对抗疫一线英雄们的致敬与祝福。
           在这个难忘的春节,戏曲工作者,特别是编导演部门人员,暂时告别忙碌的工作,可利用这段时间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二. 粤剧行业的“复盘”与“止损”
     
    肺炎疫情催生“云演出”
           2020年1月30日,广东粤剧院推出“线上春班”,掀起作品线上播出潮流。首先,粤剧作品线上播出是必然趋势。(兴许有同仁会担心“线上春班”对线下演出的替代,但粤剧艺术的真实性、一次性决定其仍将以现场演出为主要方式。)广东粤剧院发起的“线上春班”可谓成功范例,而背后折射出的是互联网助力戏曲行业进行线上输出。其实,粤剧拥趸素有将作品上传至各网站的惯例。但还要注意的是作品输出版权的规范化。
     

    广东粤剧院推出的“线上春班”(图片来源:广东粤剧院)
     
           其次,要看到线上空间对于粤剧作品输出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1月28日,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推出“云看戏”系列活动,直播看戏听讲座,以每人16.66元/场的价格进行收费,收入全部捐给武汉协和医院。而在疫情过后,此方式是否可以沿用,是值得思考的。随着时代发展,粤剧观众大多已触网,决策者应该更深层次地挖掘网络空间进行经济价值创造,同时做好文化保护与推广工作。另外,网络宣传如何与时俱进,创新性转化,利用公众号等扩展年轻观众市场、也是值得思考的。   
           “云演出”将有助于培养观众“云看戏”的习惯。对于演出行业,线下演出产品线上售卖成为一种趋势。(其一,是旧有演出作品的线上输出;其二,是“停观演不停演”,新作品创作后进行线上售卖的可能性)如何让观众“云看戏”的使用习惯转化为消费习惯,从中创造经济价值,需要决策者的行动。
     
    大损失背后——院团待优化的资金收入模式
          春班停演给院团收入带来创伤,反映的是院团过度依赖春班收入,盈利模式单一。因此,院团应思考在文旅结合、文创产品、美育课堂等方面发力,延长产业链。
    关于如何调整经营模式,决策者要注意三点。
          一是预估发展趋势,扩宽视野,寻求前沿产业与所在行业的创造性结合。如“互联网+粤剧”的结合。二是把握行业规则,从行业痛点出发进行创新。如有一些剧场“几日游”的剧目滞压,前期花费大量功夫排演,要让它不仅仅完成“交功课”的使命,还能在后续发挥余热,创造价值。三是精准定位,整合资源,抓住作品(指所有演出活动)与观众两条轴线。首先是作品轴线。作品能否与其他领域拓展、合作,或与其他产品形成互补品关系进行组合化输出,或作品价值链-在生产成熟作品的诸多过程环节,诸如“剧本、二度创作、音乐、舞美、票务……”是否可以独立出一个模块,如广东粤剧院的舞美设计制作中心。其次是观众轴线。针对相同的观众是否可以提供其他的作品和服务,在观众的“决策、购票、观戏、反馈……”系列环节,是否可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是否能为观众提供整体的服务方案,如剧场能否拓展其他空间进行价值创造,如有偿参观的历史资料陈列馆、文化体验馆,是否可以衍生文博会等。
     
     粤剧行业的“止损”
          受疫情影响,错过春班带来高成本的损失,长时间的停演也将加剧院团生存压力,特别是经2009年转企改制后的剧团。因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扶持,更需要各大剧团合理规划。
          相信在疫情结束的一段时间中,会出现观众“报复性心理”的饥饿消费。疫情时期的隔离与恢复后的自由,心理的落差将促进观众进行短期大规模的文娱消费。院团可提前规划好档期编排,针对城市,考虑演出档期编排的密度、内容等。针对乡村,处理春班善后业务,相应提高演出密度。已经有院团准备推出抗疫主题的正能量作品,但群众是否会对此类型作品抱有热情,难以得出结论。疫情过后,戏院的环境服务也在考验范围内,应该予以相关措施消除群众顾虑,保证卫生安全。
     
          谨在此向奋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致敬!向于各个岗位,以各自方式守护祖国的中国人民致敬!心手相牵,没有攀不上的山;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的坎。待春暖花开,我们繁花与共。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