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黄沙广东八和会馆旧照片之来历

    发布时间:2020-06-17 作者:李耀安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近日,在社交媒体及朋友圈热议早年(1905年)“八和会馆”的旧照片。笔者就这些照片的来龙去脉先后采访了知情人——《羊城晚报》高级记者郑迅、广州青年收藏家麦胜文等人。
          郑迅告诉笔者, "  2011年5月4日晚,我正在《羊城晚报》图片总监位置值班,无意中发现,在《羊城沧桑》B10版上,刊登了广州80后收藏家、广州市老干局的麦胜文的一篇题为《八和会馆第一座会所》的文字和照片”。
     

    黄沙八和会馆名信片正面
     
           素来有广府文化情怀的郑迅感到既兴奋又好奇。兴奋的是麦胜文的文稿皆指证传说中的“八和会馆”,粤剧人终于找到自己“祖祠影像”!郑迅好奇的是,一个八零后年轻人怎么会有这些珍贵的影像?
            郑迅即向麦胜文先生了解照片的来源。麦胜文告诉郑迅,这张照片其实是德国Mk博士收藏的、一张1905年5月从广州寄往德国迪伦的明信片。这张有着一百多年的明信片,是由香港美璋照相馆摄制发行。明信片上面有着英文标注Mi|itary   Chub(军事俱乐部),但麦胜文认为,该英文注释中的Military一词,不是指有杀伤力的军事武器,而是各种粤剧武生行头(演出服饰)和把子(武器道具)。当时他想,这会不会是祠堂或其它行业会馆呢?
     

    黄沙八和会馆名信片背面
     
           麦胜文带着疑问,经多方周折,找到了时任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程美宝博士。程美宝博士先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中国近代史专业),她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粤剧历史颇有研究,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史学者。
          程美宝和麦胜文将明信片置于放大镜下仔细观察,看到建筑的门楣正上方的石匾刻有“八和会馆”四个繁体汉字,大门两侧悬挂着一副含有“八和”两字的藏头联和戏班行头及道具。他们喜出望外,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和会馆”。
           这一发现,引起了广东粤剧界及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2011年6月8日,由羊城晚报牵头,连同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秘书长等,粤剧粤曲老叔父,荔湾区地方志的研究学者,在曾亲眼目睹过黄沙八和会馆、时年已八十四岁的老街坊杨德基(“基叔”)的指引下,寻找旧八和会馆的旧址。基叔抗日战争前已居住在蓬莱路蓬莱新街,少年时常到八和会馆玩耍。他见到这张名信片后,忆起了他少年时关于八和会馆的记忆。基叔说:“我七岁时开始住在蓬莱路蓬莱新街,抗战胜利后还成了粤剧名旦芳艳芬的邻居。黄沙珠江边附近有间八和会馆,会馆座北向南的,门前还有铁路。1938年黄沙、如意坊一带遭日军空袭,建筑物损毁严重,但八和会馆基本没有受损,之后,日本军要在这里建军事基地,硬是将八和会馆拆毁,甚至有部分建筑构件被用来建军用码头。”
           众人前往八和会馆旧址,就如在外飘泊多年的游子重回母亲的怀抱,高兴至极。时任广东八和会馆秘书长的陈象雄说出了八和弟子的心声:“八和会馆是粤剧之魂,旧馆址则是八和会馆之根,是粤剧历史的延续与承继,这次寻根,对整个粤剧界开言,意义重大。” 
     

    2011年6月8日,时任广东八和会馆有关负责人、粤剧史文化学者、粤剧老叔父、西关老街坊等在黄沙广东八和会馆旧地留影

           2011年6月9日,《羊城晚报》随即报道了八和子弟探寻祖祠的新闻。这一报道,让省港澳乃至全世界粤剧界引起强烈关注。粤剧,终于找到自己的“祖祠影像”。    
     

    在“广州国际粤剧节”上收藏家麦胜文(图左)将明信片原件无偿捐献给广东八和会馆
     
           2012年11月6日,在“广州国际粤剧周”上,收藏家麦胜文将明信片原件无偿捐献给广东八和会馆。
           探寻八和会馆旧照片来历,反映了历代八和人及社会热心人士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我们相信有“八方团结,和衷共济,有志竟成”的八和精神,粤剧事业将再次走上中兴之路!
    (本文所有图片由郑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