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245)斗倌、船桨、马鞭、大葵扇、咕
发布时间:2020-07-14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斗倌
道具。京剧称“喜神”。用红布裹包着长约40厘米的包袱形状物体,在舞台上代表戏中的婴儿。关于斗倌之名由来,一说是“斗”字本含有“小”之意,过去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富户,有钱人家惯将未成年的男丁称为“某官”。故戏班将道具婴儿称为“斗倌”。另说是传统粤剧《赵子龙拦江截斗》中赵子龙救下的少主刘禅乳名叫“阿斗”所以戏班据此把戏中代表婴儿刘禅的道具称为“斗倌”。还有说是清朝时顺德大良有一富家婴儿,昼夜啼哭不止,须使人在屋顶撒黄豆,模仿下雨声音方能入睡,广州俗话据此称败家仔为“大良豆倌”。广州话“斗”与“豆”两字同音,故戏班将平时惯用的俗语称该道具。
船桨
道具。把生活中真实的船桨加以美化而成。木制,约长10厘米,分桨、柄、把三个部分。桨身扁平,长约50厘米,宽约15厘米,桨身两面俱有纹饰图案。柄是长约60厘米的圆木条,下接桨,上连把。把是一条15厘米的横木棍,把端揳入其中,为划船时平握部分。演员在舞台上一手握把,一手抓柄,作划船的舞蹈性程式动作,即象征角色在水中划船。如传统粤剧《陈姑追舟》的老艄工,《三帅困崤山》的渔翁等,都是手执船桨而舞。根据剧情需要,也有在船桨柄系上彩色绸带以作装饰的,如《水浸金山》中的小青,就用绿色绸带系在船桨柄之上。
马鞭
道具。在约90厘米长的小藤竿上系扎若干彩色短缨制成马鞭。在头部缠约10厘米黑色的麻皮,端部系一绳圈,便于演员用右手无名指穿扣其中,以舞动马鞭表演。顶部有两条颜色与马鞭相同的蝴蝶形穗条。如果表演牵马,演员要将马鞭端部向上,蝴蝶形穗条向下,手执马鞭中间,以表示牵马而行。骑马则是演员用右手无名指穿扣马鞭端部小绳圈,然后挥动马鞭,作出各种舞蹈姿态,表示骑马行进。马鞭有黑、白、红、黄、绿等颜色,舞台上以马鞭的颜色去表示马的颜色。如吕布骑赤兔马则用红马鞭,楚霸王骑乌骓马则用黑马鞭。以马鞭抽象示意马,是前辈艺人的聪明创造。
大葵扇
道具。传统粤剧演出,由女丑扮演的媒婆往往手中拿着一把大葵扇,作为职业身份的象征。广州俗语表示要“促成其事”,一般习惯会说“拨成”。所以戏中媒婆手拿大葵扇上场,就暗喻她要“拨成”婚姻。舞台演出会以夸张的手法选择一把较一般为大的葵扇作为道具渲染角色的喜剧色彩。
咕
上一篇 粤剧《红头巾》开排
【粤剧小百科】(246)绑子、别宫、卖武、卖箭、挡谅 下一篇
道具。京剧称“喜神”。用红布裹包着长约40厘米的包袱形状物体,在舞台上代表戏中的婴儿。关于斗倌之名由来,一说是“斗”字本含有“小”之意,过去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富户,有钱人家惯将未成年的男丁称为“某官”。故戏班将道具婴儿称为“斗倌”。另说是传统粤剧《赵子龙拦江截斗》中赵子龙救下的少主刘禅乳名叫“阿斗”所以戏班据此把戏中代表婴儿刘禅的道具称为“斗倌”。还有说是清朝时顺德大良有一富家婴儿,昼夜啼哭不止,须使人在屋顶撒黄豆,模仿下雨声音方能入睡,广州俗话据此称败家仔为“大良豆倌”。广州话“斗”与“豆”两字同音,故戏班将平时惯用的俗语称该道具。
船桨
道具。把生活中真实的船桨加以美化而成。木制,约长10厘米,分桨、柄、把三个部分。桨身扁平,长约50厘米,宽约15厘米,桨身两面俱有纹饰图案。柄是长约60厘米的圆木条,下接桨,上连把。把是一条15厘米的横木棍,把端揳入其中,为划船时平握部分。演员在舞台上一手握把,一手抓柄,作划船的舞蹈性程式动作,即象征角色在水中划船。如传统粤剧《陈姑追舟》的老艄工,《三帅困崤山》的渔翁等,都是手执船桨而舞。根据剧情需要,也有在船桨柄系上彩色绸带以作装饰的,如《水浸金山》中的小青,就用绿色绸带系在船桨柄之上。
马鞭
道具。在约90厘米长的小藤竿上系扎若干彩色短缨制成马鞭。在头部缠约10厘米黑色的麻皮,端部系一绳圈,便于演员用右手无名指穿扣其中,以舞动马鞭表演。顶部有两条颜色与马鞭相同的蝴蝶形穗条。如果表演牵马,演员要将马鞭端部向上,蝴蝶形穗条向下,手执马鞭中间,以表示牵马而行。骑马则是演员用右手无名指穿扣马鞭端部小绳圈,然后挥动马鞭,作出各种舞蹈姿态,表示骑马行进。马鞭有黑、白、红、黄、绿等颜色,舞台上以马鞭的颜色去表示马的颜色。如吕布骑赤兔马则用红马鞭,楚霸王骑乌骓马则用黑马鞭。以马鞭抽象示意马,是前辈艺人的聪明创造。
大葵扇
道具。传统粤剧演出,由女丑扮演的媒婆往往手中拿着一把大葵扇,作为职业身份的象征。广州俗语表示要“促成其事”,一般习惯会说“拨成”。所以戏中媒婆手拿大葵扇上场,就暗喻她要“拨成”婚姻。舞台演出会以夸张的手法选择一把较一般为大的葵扇作为道具渲染角色的喜剧色彩。
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