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遇见深秋,遇见戏剧,遇见知音,周日广州图书馆见!

    发布时间:2020-11-12 作者:钟哲平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遇见深秋,遇见戏剧,遇见知音,周日广州图书馆见!

          泱泱华夏,广袤城乡,每个剧种都有因深厚的文化积累、绚丽的风土人情而形成的本体艺术特征。粤剧艺术凝聚了粤地粤人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特色,形成既与厚重的中国传统戏曲息息相关,又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地方戏。因地理的特殊与历史的分野,粤剧又呈现出表演的多样性、剧目的丰富性、唱腔的独特性、音乐的灵活性以及思想的通俗性等特点,发展成今天的岭南文化瑰宝,贯传统与现代之气脉,集南北戏曲之大成。

          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羊城之夏”2020高雅艺术公益讲堂,从11月15日开始,连续四周推出粤剧、粤曲、广府南音系列讲座,分享粤剧艺术的迷人魅力、粤剧发展的前世今生,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讲座中有粤剧折子戏、粤曲对唱、广东音乐演奏等现场表演,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主办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承办单位:广州图书馆
    协办单位:广州市中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第一讲 《粤剧的四城记》

    时间:11月15日  15:00--17: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

     

          戏曲呈艺术之风月,更见历史之风云。戏曲发展的重心在不同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一门艺术的发展史,也是一个地区文化历史变迁的影像。

        粤剧发展的重心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过三次变迁。广州、佛山、上海、香港四城,在粤剧史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清末粤剧重心从佛山向广州转移,这是处于孕育期的粤剧向本土化寻觅的过程。民初粤剧从广州向上海扩充,这是处于兴盛期的粤剧重新向北方文化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处于粤剧的分化期,“省港”粤剧因政治文化的分野形成艺术的分流,这是粤剧的沧桑,也是粤剧特有的财富。

     

    第二讲  《从广州府到大湾区——粤剧在岭南文化视野中的变与守》

    时间:11月22日  15:00--17: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

     

           戏曲发展是研究地方历史很好的落脚点,尤其是波澜壮阔的近代广东。

          粤港澳三地因历史的原因,曾经包含了在世界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华夏文明、英伦文明、拉丁文明。三种文明在一个极目可达的湾区互相眺望,百姓血脉相连。这个举世无双的格局,奠定了岭南文化的灵活与柔韧。从海洋文明的渗透来看,港澳在“前”,广东在“后”。从中原文化的辐射来看,广在“近”,港澳在“远”。粤港澳三地在“进”与“退”、“变”与“守”中互相补位,在保守中发展,在发展中保存,共辟岭南文化开阔境界。本期讲座以粤剧粤曲的发展为例,讲述粤港澳文化异同中的“变”与“守”。

     

    第三讲  《粤剧的四次绝处逢生》

    时间:11月29日  14:30--16:30

    地点:天河区汇彩北路8号(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六楼黑匣子剧场

     

          粤剧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粤剧艺术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活态传承。

       回顾粤剧广义上的五百多年发展史,曲折迂回,衰荣交迭,极盛之时有困境,式微之后又现转机,发展成今天的岭南文化瑰宝,贯传统与现代之气脉,集南北戏曲之大成。

        第一次绝处逢生,粤剧在清廷禁戏的灭顶之灾下顽强生存,重生后行当细化、产生专戏专腔,粤剧完成奠基期。第二次绝处逢生,粤剧在20世纪20年代新式娱乐的冲击下,转危为机,完成本土化进程,形成流派,勇于创新,演剧繁荣,步入成熟期。第三次绝处逢生,粤剧因政治文化的分野形成省港分化:香港粤剧走向商业化、市井化;广东粤剧以 “戏改”为分水岭,实现剧种价值观、文学性、艺术性、审美话语权的转变。第四次绝处逢生,经历传统文化断层后,粤剧又面临外来文化冲击,生存困难。2009年粤剧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的里程碑,娱乐功能式微,文化功能彰显。

     

    第四讲  《岭南绝唱,南音沧桑》

    时间:12月6日  15:00--17: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

     

        广府南音是粤方言区的一种说唱艺术。说唱艺术是世界性的,在中国,不同的方言区有不同的说唱艺术,比如北方方言区的鼓书、吴方言区的弹词,粤方言区则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几种说唱体裁,在长达三四百年间演变、并存。其中南音的文学性及艺术性较强,达到广府说唱艺术的巅峰。瞽师、师娘卖唱为生的地水南音,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唱艺人命如飘萍,他们的歌声渐渐消散于红尘,成为岭南绝唱。南音说唱是广东曲艺珍贵的财富,也是研究岭南文化、广府民俗的重要文献。

        本期讲座将介绍清代以来传唱不休的《客途秋恨》《男烧衣》《叹五更》《祭潇湘》等广府南音经典作品,展开苍润微茫的广府风情画卷,期待更多知音同醉此曲。本次讲座特邀著名粤剧演员邓志驹先生现场演唱南音,想学南音的朋友不要错过!

     

    主讲嘉宾

     

    钟哲平

     

         岭南文化学者,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广东音乐研究》编辑,星海音乐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粤剧)基地”兼职研究员,广州大学岭南音乐舞蹈发展研究智库特聘研究员。著有《粤韵清音——广府说唱文学》《粤人情歌——百年粤剧文化札记》《读曲心解——广府南音文学探微》《风中的歌——非遗视野中的广东戏曲笔记》《近水楼丛书》等专著。主持“粤剧学者沙龙”和“粤剧记忆访谈”非遗项目。目前在星海音乐学院开设《粤剧十五讲》和《南音十五讲》课程。

     

     星海音乐学院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

        星海音乐学院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是星海音乐学院统一规划、独立运行并协同校内外相关部门、行业院团、行业组织,从科研孵化落地到教学及艺术实践的,集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粤剧高校传承传播综合性平台。“基地”已逐渐形成教育、科研、艺术实践三方循环并进,互补互助的良性传承生态链。基地以“守正创新,共建共享”为宗旨,以传承传播粤曲粤剧文化为己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目标,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与创新发展,立足本土,形成区域、高校、行业的良性互动,培养具有高音乐素养的粤剧受众,在粤港澳三地青年学生中传播与推广粤剧文化。

       “基地”下设办公室及“星海音乐学院粤曲研习社”(下称“曲社”)“粤剧文化创意工作坊”“粤剧理论研习实训工作坊”“粤剧新律研习创作工作坊”“粤剧表演传承实践工作坊”“粤剧伴奏音乐实践工作坊”。“基地”聘请广东粤剧院以及业界专家为授课教师,面向全学院开设粤剧课程,包括民族声乐系必修课《戏曲曲艺课(粤剧)》,全院选修课《粤曲唱腔入门与赏析》《赏学粤剧音乐伴奏艺术》《赏学粤剧身段组合表演》《粤剧官话与古腔》《粤剧十五讲》《广府南音十五讲》《回家看戏——岭南戏曲赏析》《粤剧元素音乐赏析与创编》等课程;并在“曲社”定期设立《传统粤曲梆黄理论与粤曲唱腔》《粤剧掌板基础》《粤曲音乐伴奏基础》《粤剧表演基本功》《粤剧梆黄知识》《赏学风腔名曲》等课程,开展常规“开局”活动、学术讲座和对外展演。“基地”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科学研究项目并进行文化帮扶,加强与港澳交流往来,形成有效合作机制。目前“基地”的影响传播至广州各大高校以及港澳、美加地区。

     

    戴晓静

    (星海粤曲研习社指导老师,星海音乐博物馆助理研究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陈美力

    (星海音乐学院粤剧基地特聘讲师,广州民族乐团首席演员)

     

    潘伟儒

    (星海音乐学院粤剧基地特聘讲师,知名粤曲伴奏乐师、乐器收藏家)

    辅导老师

     

    梁倩莹

    (星海音乐学院粤剧基地特聘讲师,番禺曲艺家协会会员)

     

    朱俊杰

    (星海音乐学院粤剧基地特聘讲师,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粤剧锣鼓学者)


    邓志驹 

          邓志驹,著名粤剧演员,广东香山粤剧团法人及艺术总监,香山粤剧研究院院长,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粤港澳粤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广东省演艺大赛银奖,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共录制出版三百多首粤曲卡拉OK,主演过上百集电视粤剧节目,担任过《粤剧大典》《南国菩提》《玉皇登殿》《湾区大戏台》等多项大型粤剧艺术活动的策划、创作、监制工作。
           邓志驹创办了个人粤剧声像博览馆,收藏、展示从艺四十多年所收集的各类粤剧声像产品及文献、文物,包括百年粤剧声像产业发展过程中极具时代特征与艺术代表性的声像资料,对粤剧的研究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