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新时代粤剧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1-27 作者:广州粤剧院文瑶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四年一届的羊城粤剧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近日,第八届羊城粤剧节组委会召开“新时代粤剧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来自北京和广东省内的近40位专家、学者、院团代表,围绕粤剧现状、前景、内涵与外延问题,粤剧创作,如剧本、导演、表演、舞台呈现等问题,粤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等相关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给出真知灼见。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主办,广州粤剧院、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会议由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罗丽主持,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朱红兵致欢迎辞。
     

    与会人员合影
     
    部分领导、专家发言节选(按发言顺序)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朱红兵表示:粤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粤剧的发展也非常关注,两年前视察广州时,一一嘱托我们,要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近年来,广州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改善粤剧发展的环境,希望全面焕发粤剧“老”的经典魅力和“新”的时代魅力。尽管今年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我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让每四年一届的羊城粤剧节得以顺利举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粤语侨胞能共聚一堂。
           中国戏曲学院书记龚裕说到,今年是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院的师生员工回了一封信,这实际上也是给全中国的戏曲界的从业人员、工作人员的信,是总书记给予戏曲人几十年来所做的贡献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繁荣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我们作为院校,大家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们就到广州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和文化广电旅游局签订协议。在2011年我们学校给广州培养过粤剧班的学生,当年红线女先生是我们学校的荣誉教授,到明年是10周年。
           中国剧协党组成员、秘书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崔伟提出:当前,现代粤剧、中国戏曲都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的关怀是前所未有的,不论是总书记还是国家政策,对中国戏曲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真正提振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沉下心来,认真地在创作上、传承上、发展上尊重规律,解决好传统与当下的问题、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尊重规律与突破的问题,处理好长项和短板的问题,这才是粤剧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秘书长汪刚认为中国的戏曲,地方戏、剧种众多,在新时期下如何发展、传承、创新,我觉得要坚守各剧种的本体,在坚守本体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在这个方面,广州已经做得很好,一直都在不断的做探索、研讨、传承、发展。开幕式剧目《清水河畔》这一现代戏说明了一个典型的新时期广东粤剧如何创新的戏。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倪惠英指出,新时代粤剧如何能够在这个年代发展,古老传统的艺术如何走过过去、走近今天、走向未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剧种的个性、传统不能很好的保留下来,那么这个剧种始终会被异化、同化,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在我们都说,打开电视,很多时候如果不听他唱,你根本分不出他是什么剧种,其实这也是现当代的文化大融合,但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一点是如何发展本剧种的特色。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俊华表示:应该构建多元一体的粤剧生态,因为粤剧在今天的发展,一定要有它的生态。粤剧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形态。这个功能可以体现为民俗功能、文学功能、艺术功能、遗产功能,粤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艺术,也是文学,也是老百姓的民俗活动。粤剧在中国的戏剧表演学中,它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中的典范代表,粤剧又与传统的商贸文化有内在关联,它是商贸行业文化的代表,粤剧又是岭南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林金洲谈到,广州市这几年的剧目创作是很丰富的,复排一些经典,也有一些现代戏的创作,现代戏和传统戏的并举。我们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少儿的培养,从基层抓起,以后粤剧学校招生有生源。我们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省市的联合以后可以更丰富多彩,和外来剧种的交流也可以扩大粤剧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粤剧,粤剧有这么些人才,我们有这么好的作品。
           著名粤剧导演陈少梅表示:“我从事导演工作,近年来参加了《粤剧艺术表演大全》的编撰工作。有人统计过,传统排场戏有200多部。排场戏中有很多南派表演的舞台调度、演员表演。南派表演程式富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定要好好的研究继承粤剧的传统剧目、传统戏、传统排场,作为干导演的人,我觉得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把这些老祖宗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扔掉。”
           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宋涛认为,今天的会议作为一个剧种的宏观思考、战略性地探讨剧种应该怎么样发展、建设、传承、创作,涉及的艺术规律,对各个院团来说都是要遵循的。粤剧在深圳这个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虽然以普通话为主,但我觉得粤剧在深圳是可以立足的,是可以生存发展得很好的。粤剧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大的剧种,而且有着很深厚的积淀。
           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提到,今年是马师曾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红线女老师诞辰95周年,红线女艺术中心围绕两位大师,特别是他们创立的马派艺术和红派艺术做了一些工作,包括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他们的流派艺术、艺术人生进行弘扬和传播。希望将来院团能够加强对流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因为所有的剧种都有它的独特艺术生命,流派艺术就是粤剧很独特的一个艺术特点。
           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教师、博士杨迪说到:“我觉得在粤剧传承的过程中,一个是技艺,一个是文化。粤剧的传承,第一个应该是传统意义上说的技艺的传承,也就是艺术的传承。要把传统的、现在有的技艺,让演员更好地传承下去。除了专业人士要做技艺传承之外,还有粤剧文化基因的传承。比如粤剧进校园,成立粤剧传承基地,普及粤剧基础知识。”
           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理事长刘宛子认为,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剧本一定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培养新一代的剧作家和优秀演员,让他们更快成长也很重要;培育热爱粤剧的小红豆、小观众也很重要;结合羊城粤剧节,培养提升海外广府人的粤剧粤曲的演艺水平、欣赏水平也很重要。希望政府能够拨出一定的经费,组织海外的粤剧粤曲培训,可以随着演出团体一起去,广州粤剧院已经做了几年,效果很好。随着院团出去开展培训,也可以派出专门的培训小组,几个人都可以,让他们当地的华人能够真真正正欣赏到传统的、国家的粤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