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283)打洞腔、举狮观图腔、困曹腔、回龙腔、斩郑恩腔

    发布时间:2020-12-03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打洞腔
           专戏专腔。出自传统粤剧“大排场十八本”之九《打洞结拜》(又名《夜送京娘》),故命名为“打洞腔”。剧中赵京娘被歹徒劫持,囚困于雷神洞内;赵匡胤寄居佛寺,闻声打开雷神洞,查问京娘的来历,京娘乃向赵匡胤哭诉遭遇。京娘原由正旦行当应工,传统粤剧十大行当在清末民初重新整合后,改由花旦行当饰演此角。打洞腔是旦脚演唱【梆子慢板】中的下句唱腔,把【梆子慢板】下句的第二顿,改作第一顿的拖腔,中间没有过门,紧接第三顿演唱。主要是表现京娘悲凄惶恐的情绪和无助的处境,整个唱腔旋律都采用中低音,听来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此腔除在《打洞结拜》中使用外,后来还常被套用到其他戏或曲中演唱此腔是何人所创,不详。


     
    举狮观图腔
     
     

           专戏专腔。出自传统粤剧《举狮观图》。薛刚闯祸,累及满门问斩,大臣徐策不忍忠良绝后,用自己的亲生婴儿偷换出薛蛟,并把他抚养成人。十六年后,薛蛟文武双全,一时兴起,竟举起府门口的石狮子。徐策知道后,便通过画有薛氏一门的图画,告知其真相。举狮观图腔是薛蛟上场时唱的一段【左撤二黄慢板】,以其剧名命名。此腔有个10小节的长序;每段(包括完整的上下句)后都间有5小节旋律相同的“尺字过门”;演员可利用长序和过门进行舞台调度和表演。此腔上句第一顿落音“2”,第二顿落音“1”,下句第二顿落音“6”,均与一般【二黄慢板】不同。整个专腔充满古朴、平直、畅顺的风格。凡演出《举狮观图》一剧,都须按此专腔。
     
    困曹腔


     
           专戏专腔。出自传统粤剧“江湖十八本”之十七《十七年马上封王》中“夜困曹府”一折。剧中叙述赵匡胤未发迹前,被奸人构陷,刑场待斩,被义嫂曹夫人冒认为丈夫,将他救回曹府。此腔是赵匡胤夜间被噩梦惊醒,回忆梦境时的唱段。困曹腔是因“夜困曹府”而得名。它是【二黄慢板】的上句,但又突破了原有的句格规律,选用当时习惯用的“6”音作为上句的落音;还加了五小节的拖腔,以此反映赵匡胤被困曹府的郁闷心态。在这折戏中,赵匡胤由总生行当演员开红面扮演,俗称“开面总”(生),其唱腔的旋律也是由高向低,体现出总生行当沉稳的特点。困曹腔后来成为传统粤剧【二黄慢板】的基础专腔之一,经常被其他戏套用。据传此腔是民初粵剧武生靓荣跨行当出演《夜困曹府》时所创。
     
    回龙腔

           专戏专腔。出自传统粤剧“江湖十八本之十七《十七年马上封王》中“夜困曹府”一折。戏中已有专腔困曹腔,它是【二黄慢板】上句;回龙腔是困曹腔的一种变化,它只是【二黄慢板】的顿,它的结束音是“6”音,按当时的习惯,把这顿当做上句使用(但现在也把它只当做一顿使用,而接唱【二黄慢板】上句的三、四顿)该腔以高音为主,但又突然下行至“5”音或“6”音的低音结東,节奏稳重,既有高亢激昂的情绪,又有悲壮沉郁之感叹,具刚柔兼顾的表现力。回龙腔常被其他戏所套用,成为粤剧常用的专腔。此腔为何以“回龙”命名,何人何时所创,均不详。
     
    斩郑恩腔

     
     
           专戏专腔。出自传统粤剧“江湖十八本”之十七《十七年马上封王》中“醉斩郑恩折。叙述宋皇赵匡胤饮醉了酒,下旨斩杀结义兄弟郑恩。这是赵匡胤在酒醉后唱的一段【中板】,但其句格却没有按【中板】的规范落音处理,接连三句都用“6”音作为落音;前两句是重复唱词和旋律,以此突出赵匡胤酒醉迷糊的状态。此腔何人何时所创,现已难以考究。它的旋律常被有醉酒场面的戏所借用填词演唱。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