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参观陈冠卿纪念馆随想

    发布时间:2021-01-19 作者:刘思琪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2021年1月10日的早晨,天寒地冻,我和戏友淑婷却满怀兴致乘上了开往中山站的城轨列车,准备去瞻仰粤剧编剧界的一座百年“高峰”——陈冠卿先生。
            陈冠卿先生,虽已辞世近18年,但他的剧和曲依然“时尚”。比如,在我们接受粤剧启蒙时已烙下深印的《荔枝颂》,还有《柳毅传书》《红梅记》《梦断香销四十年》等经典名剧,对95后的我们来说,同样是百听不厌、津津乐道的心头好。可是幕后功臣素来低调,陈老先生的往事亦鲜为人知,直到去年12月香山粤剧研究院为纪念陈老先生百年诞辰建成陈冠卿纪念馆后,我们才得以前来寻访,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感受大师的气息。
            陈冠卿纪念馆座落在紫马岭公园内的香山粤剧团。晨风中怒放的紫红三角梅正摇曳生姿,鸟语花香,似乎得到了陈老先生才情妙思的点染,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步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充满年代感的“陈寓”正厅。这是仿照陈老先生家的模样一比一还原的,他的大部分遗物也都原封不动地陈列在此。有他自制的门铃按钮、用毛笔书写的“201陈寓”,古朴而精巧。酸枝木家具摆得齐整,茶具、热水壶、彩瓷花樽、各种小摆件和奖杯、奖状也都在,与悬挂在白墙上的泛黄旧相片一一对应。只是,相片中的老人早已不在了。
            转过墙后,就是陈冠卿先生的书房兼卧室。糊着通花和白底蓝纹两种布面的木衣柜,挂着一把诸葛扇和一管竹笛,衣柜顶上,二胡和琵琶安然横卧着。旁边放着一台古筝,那是陈老先生最常用的乐器了,多少名演员曾经由它伴唱,多少名曲名腔都从它身上调出来呀!这古筝陪伴了陈老先生一个个动情忘我的不眠夜,尘封的琴弦若有知,主人每一回的抚按、拨弄,轻、重、疾、徐,流露出他内心斑斓多姿的情感和思绪,它们一定感应得到。它们见证了他与剧中人融为一体的悲喜与爱恨、哀愁与激愤,或许还在夜深人静时,像他最忠诚的知己一样,聆听过他含泪的絮语,无端的唏嘘,还有人世沧桑的慨叹......

    陈冠卿先生的书房兼卧室
     
            房间的另一头是陈冠卿先生的书桌和铁床。书案临窗而设,舒适敞亮,想必对陈老怡目养神、开阔文思大有裨益。案头有一盏旧式台灯,墨绿间白的灯罩上印着齐白石的虾图。钢笔架、墨水瓶、日历、字典、戒尺、砚台、象棋、烟斗,一件件“会说话”的遗物跟我们娓娓道来,谈起它们的主人辛劳的创作,简朴的雅趣。只要结合展厅外围陈列的遗稿就不难发现,这些钢笔、剪刀原来是怎样一个用法。那些稿纸上贴贴改改,或工整、或潦草的墨迹,便是这位编剧巨匠在这间斗室里苦吟奋笔的历程了。
            窗边,一张窄小的铁床紧挨着书桌,这个布局好眼熟——跟笔者自家的书房竟是一模一样的。可眼前这一张床,却显然不同。听邓志驹老师解说,这是陈老先生从就读广雅中学的青少年时代开始,用到他晚年离开人世前的一张床,算来也是20世纪30年代的旧物,80多年过去了,依然结实。床上铺着薄薄的竹席,有些许残破,不由人想起陈老先生“捵床捵席捵不出一个字”的这句话来,可知他在创作中要经历无数辗转反侧、彻夜不成眠的痛苦!苦中作乐是大师的常态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句看似烂熟的道理,若用来解释艺术“高峰”是如何造就的,真是简明且恰当不过了。
            一路浏览陈冠卿先生的遗稿,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大师不仅是粤剧界难得的编剧家兼音乐家,还是一位红学家。他非常爱写“红楼戏”,以《红楼梦》中人写过很多街知巷闻的名剧、名曲,如《情僧偷到潇湘馆》《怡红公子悼金钏》《宝玉哭晴雯》《晴雯补裘》《黛玉葬花》《潇湘禅订》《潇湘题帕》《祭潇湘》等,大多数都为悲剧。这些戏文曲调皆清丽缠绵的好作品,听来愁绪萦怀、韵味无穷,浸透着陈老先生的同情之泪,极具古典美,无不显示出他深厚的红学功底和敏感细腻的审美情思。看来,钻研与创作并驾齐驱,也是他成为一代“高峰”的秘诀。

    陈冠卿先生的遗稿
     
            离开纪念馆后,关于陈冠卿先生的种种,至今仍在笔者的脑海里盘旋。因为这位大师留给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对此的思考远远不够深入。今天这个时代,陈老先生的道路必然是无法复制的,但我们可以借鉴他的创作方法,学习他的钻研精神,博闻强识,尤其是重新认识编剧和作曲、研究与创作之间的关联。
            幕后翘楚,大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