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回归传统守正创新 让粤剧艺术永葆生机

    发布时间:2021-02-24 作者:阳春晓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2021辛丑牛年春节,河南春晚火爆全网,引起的网友的广泛热议,各大官媒争相报道,特别是舞蹈《唐宫夜宴》和民乐演奏《新春国乐畅想曲》,更是盛赞一片。《唐宫夜宴》以夜宴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通过少女乐师婀娜多姿、秀逸韵致、风趣幽默的舞姿,运用技术手段巧妙地展示盛唐时期的珍贵文物和华夏古风古韵的意境,同时彰显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新春国乐畅想曲》由民乐大师方锦龙领衔,运用了二胡、葫芦丝、琵琶、箫、笛等十余种民族乐器,与电声乐队跨界组合,演奏了一首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国风乐曲,令人叹为观止!
           愚以为,河南春晚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不妨把这些经验引用、借鉴到我们的粤剧粤曲传承中去。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乏受众。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维系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特质。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都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民族的东西,最能吸引我们,也最能感动我们,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艺术从不缺乏受众,粤剧粤曲也是一样。每逢高水平院团的演出总是一票难求,春节期间的春班演出更是场场爆满。观众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以老年观众为主,发展到以老带新、老中青皆有的局面,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去认识粤剧、感受粤剧。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全社会对粤剧不遗余力的推广,一方面也说明粤剧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群众基础,粤剧在很多人心中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早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化需求。只要政府部门继续重视,专业院团和专业院校继续坚守,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多出精品多演好戏,就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走进剧场、走近粤剧。
           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尊重历史、正本清源。《唐宫夜宴》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历史的真实还原,无论是演员的形态、妆容、服饰、乐器道具、舞台背景、动作编排等等,都最大程度地参照历史,还原时代,有据可查,有史可依。粤剧粤曲的推广传承,同样也应坚持“守正”。 粤剧粤曲历经长年累月的发展完善,早已自成一系,把粤剧粤曲最纯正、最本质的东西发掘好,展示好,传承好,是广大粤剧艺术工作者首要的任务,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舞蹈《唐宫夜宴》(图片来源映象网)
     
           近年来,粤剧粤曲在央视等各大主流平台登台亮相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机遇,向广大观众展示和推广最经典、最原汁原味的粤剧粤曲,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的是利用这些难得的机会,以“粤歌”“戏歌”、新编剧目示人,而以京剧为代表的各大剧种与我们的做法却大相径庭,他们则长期坚持向观众展示名曲、名段、传统剧目,二者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坦白说,“粤歌”“戏歌”脱离了粤曲特有的梆黄体系,缺少粤剧粤曲特有的“曲味”,“粤歌”“戏歌”显然难以承担粤剧粤曲推广之大任。而不少粤剧新编剧目,则是呈现了歌舞化的趋势,不少剧目大量使用新编曲调,过度地强调舞台效果、舞美服饰,而淡化了粤剧的传统排场和表演程式,这显然不能体现传统粤剧的精髓。这就好比一道原本靠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传统美食,一旦换成工业化流水作业,虽然看起来与传统的形似,也依然精美,但吃起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三是创新应有度,跨界需谨慎。创新发展是保持任何一样事物持久生命力的必然需要,粤剧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粤剧粤曲的传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这点毫无疑问,问题在于应该如何创新。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业界的共识是“守正创新”,首要任务是守正,创新是在守正前提基础上的创新。《唐宫夜宴》的成功,现代科技功不可没,节目巧妙地运用了AR技术,将珍贵文物、唐宫夜景、仕女图等景象一一展现,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这是传统舞台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创新所带来的效果。但这种创新,更多是对表演形式的创新,而不是对本质的改变和破坏。《新春国乐畅想曲》则向我们展示了跨界的魅力。电声乐队的加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金蛇狂舞》乐曲响起的一刹那,中西乐器交相辉映,相互交融,非但没有破坏原曲的意境和风格,反而把民乐的特色衬托得更加与众不同,营造出令人震撼的气氛,这是洋为中用、古今融汇、适度跨界所带来的妙境。

    民乐演奏《新春国乐畅想曲》(图片来源映象网)
     
           反观我们的一些粤剧粤曲跨界作品,完全失去了粤剧粤曲原有的意境和韵味,给人一种不伦不类、味如嚼蜡的感觉。我曾经听过一首《帝女花》的跨界作品,其中与原曲无关的嘻哈风格的说唱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完全脱离了原曲的意境,让人很难把它和原曲联系到一起。难怪很多老前辈老戏迷说,如果只听声不看人,很多跨界作品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唱的是粤曲。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广大粤剧艺术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创新是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突破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如何找到最适合粤剧粤曲的创新发展、跨界融合之路。
           粤剧粤曲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成型流传至今,其固有体系和固有程式已经足够的丰富多彩,发掘整理、推广传播正统经典粤剧粤曲的精髓乃当务之急。正如粤剧浩大的抢救性工程——《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这部粤剧艺术鸿篇巨制的编撰出版一样,守住根源,守住正统,才能守住传统粤剧的生命力。只有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在广大粤剧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继承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求和时代的特色,守正创新,适度创新,才能让“南国红豆”生机勃勃,长盛不衰!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