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322)八仙贺寿、插花
发布时间:2021-05-06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八仙贺寿
传统例戏。这个戏的内容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聚集在一起,商议同去给长庚星祝寿的过程。这个戏没有矛盾冲突,也没有展现有粵剧特色的表演技巧,表现的只是一种仪式性的场面和过程。兹将八仙的服饰装扮和相应的表演行当分列如下:
钟汉离:大净饰,挂黑满胡,穿枣红蟒袍;
吕洞宾:第二总生饰,挂黑三绺,穿红蟒袍;
张果老:外脚饰,挂白满胡,穿黄蟒袍;
曹国舅:末脚饰,挂苍三绺,穿绿蟒袍;
铁拐李:第二丑生饰,挂黑八字胡,穿黑蟒袍;
韩湘子:第二小生饰,净面,穿白蟒袍;
蓝采和:贴旦饰,戴小宫额,穿女蟒袍;
何仙姑:正旦饰,戴小宫额,穿女蟒袍。
八仙在【双调新水令】牌子的伴奏下依次逐个上场,齐集到一起,商议去给长庚星贺寿;再起【九转】牌子,八仙动身前往,在寿筵前献上寿词;最后是【瑞蔼】牌子衬着众仙拜寿仪式,完成后就两仙一对,逐对分边下场。因为这个戏一开始第一句唱词是“碧天一朵瑞云飘”,所以粤剧行内习惯把它称作《碧天贺寿》。吕洞宾:第二总生饰,挂黑三绺,穿红蟒袍;
张果老:外脚饰,挂白满胡,穿黄蟒袍;
曹国舅:末脚饰,挂苍三绺,穿绿蟒袍;
铁拐李:第二丑生饰,挂黑八字胡,穿黑蟒袍;
韩湘子:第二小生饰,净面,穿白蟒袍;
蓝采和:贴旦饰,戴小宫额,穿女蟒袍;
何仙姑:正旦饰,戴小宫额,穿女蟒袍。
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这个戏也在不断地改变。首先是将贺寿的对象从观众不熟悉的长庚星,改为家喻户晓的王母娘娘。饰演八仙的行当也相应作了调整,装扮和服饰也更贴近民间传说,以取得观众的认同。其中吕洞宾改由正印小生饰演,戴日字巾,穿海青,手执尘拂;汉钟离则袒胸露腹,手摇芭蕉扇;张果老是大花面应工,戴员外巾,穿披风,拿着个“道情”;曹国舅穿圆领,执云板,由公脚饰演;铁拐李改穿箭衣,脚绑,背着酒葫芦,用单拐拄着一只跛脚上场;韩湘子是穿海青,斋索,拿一管横箫;蓝采和变成了手挽花篮,身穿琴童衣,头扎丫角髻的童子;何仙姑拿一枝荷花,穿一袭小姑装,一副亭亭少女的装扮。这样的八仙更贴近生活中的人,是观众心目中的仙。在演出中删去观众听不懂的三段用戏棚官话演唱的牌子。八仙依次上场后,面对观众,把传统粤剧例戏《香花山大贺寿》中四海龙王出场念的诗白“东阁寿筵开,西方庆贺来;南山春不老,北斗上天台”转借到这里,分给每两位神仙合念一句,再由张果老对诸仙道:“今乃王母寿诞之期,我们准备仙桃、仙果前往祝贺。”众仙接白:“有理,请!”说完就两位神仙成一对组合,依次到台口对着观众跪拜,再相互对拜行礼,接着排着队入场。
因为这个戏对艺术要求不高,所以现在演出就只是指派一些群角演员去应付,而没有按传统的行当去派角。这个例戏现在主要是在农村中演出,主会者喜欢其意头吉利,遇到村中有财有地位的人生日,往往就点这个戏来祝寿,这样可以向人炫耀,连神仙都来向他贺寿了。在城市,这个戏基本上没有演出的机会。
插花
表演程式组合。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中特定的表演程式组合。表演的背景是孙悟空带领着一班小猴,采撷蟠桃,去为观音娘娘祝寿。利用采蟠桃的过程,由戏班中的五军虎演员表演武功技巧和跟斗。过去粤剧戏班每台首演的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需要配备六名演马夫的五军虎演员。但《香花山大贺寿》是全戏行集中庆贺师父诞才演出的例戏,所以就会在各戏班中挑选至少十二名技艺精湛的五军虎来参加表演。他们在表演“插花”时,都是一律足踏打鞋,穿着灯笼裤,套一件白色半胸纽扣的文化衫,腰缠绉纱带,一副日常练功的打扮。这充分表明了这套插花表演与戏剧的情节和内容无关。
“插花”者,其实就是叠罗汉,戏行内叫“牌栅”,又称“砌大山”。首先就像杂技演员一样,在舞台上表演不同花式的叠罗汉。底座由多人组成,至最高处只剩一人,整个图形就如“山”字一般,故以“砌大山”名之。此外还有“砌”成各种各样形状和场面的表演。如砌花樽(瓶)、砌高桥、三枝香、潮光望海等号称四十一式。最后再以两个演员为一组,选身轻者骑在另一位演员的肩上,身体前翻后仰,与另一组连接,这样几组搭在一起,在舞台上构成一条龙的形状;头一组上面的演员双脚夹在另一个演员的腰上,身体向前挺起,谓之“龙头”;前面还有一人手持龙珠一颗,引领着整条龙舞动前进,由前台舞到后台,再由龙珠复引出场。这个环节就叫做“砌龙”和“舞龙”。
最后由一众小猴子抬着一个纸扎的大蟠桃过场,后面跟着一班五军虎,用双手相互交叉搭起“马骝轿”(粤语称猴子为“马骝”),上面除了坐着孙悟空之外,还有孙悟空的老婆,一只母马骝。她手抱、背负,另外双肩各搭一只,一共有四只小猴,以此表现孙悟空的家庭,这是粤剧特有的表演。最后面还有一个罗伞和一对高照。他们依次入场,这样整个“插花”表演才算完成。它是由【北上小楼】【鲜花调】【雁儿落】等几支牌子音乐来衬托表演的。因为整个表演就如杂耍一般,纯粹是五军虎的武功技巧和跟斗的展示,就像“插”在戏中间的“花”絮一样,故名“插花”。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