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329)桂名扬、莫志勤、郭秉箴
发布时间:2021-06-01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桂名扬(1909—1958)
演员。祖籍浙江宁波,后落籍广东南海。桂名扬11岁拜优天影戏班男花旦潘汉池为师,学演花旦,后随同崩牙成戏馆到南洋演戏,改演小武。回国后,加入真相剧社,演戏宣传革命。省港大罢工时,他加入重乐乐剧社,为罢工工人义演筹款。稍后入大罗天剧团担任第三小武,虚心向马师曾、曾三多、靓少华、陈非侬等求教,潜心练艺。大罗天散班后,桂名扬应聘到美国旧金山大中华戏院演出,他在《赵子龙》一剧中饰演赵子龙,深受华侨观众赞赏,获赠金牌,被誉为“金牌小武”。他回国后组织日月星剧团,与陈锦棠、廖侠怀、李翠芳、钟卓芳、王中王等合作,首本戏有《火烧阿房宫》《皇姑嫁何人》《狄青三取珍珠旗》《冷面皇夫》《冰山火线》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桂名扬在香港与马师曾、红线女、冯镜华、石燕子等合组大三元剧团,后与廖侠怀、白玉堂、罗丽娟、郑碧影、石燕子合组宝丰粤剧团,他均演文武生。1952年,桂名扬从香港到广州佛山等地演出一个月,加入红星粤剧团,与卫少芳、谭玉真、朱少秋、绿衣郎等合作。后因双耳失聪离开舞台,1957年10月入广东粤剧团担任艺术指导。
桂名扬身型高大威猛,功架独到,台风潇洒,扮相俊逸,能文能武,尤以演袍甲戏见长,报上曾赞他“背后的旗也会演戏”;唱腔也独树一帜,首创【锣边花】与【包(锤)滚花】。桂名扬还擅长武戏文做,被观众赞为有“薛(觉先)韵马(师曾)神”。桂名扬的表演艺术自成一派,承传“桂派”技艺精髓的有梁荫棠、卢海天、任剑辉、黄鹤声、黄超武、黄千岁、麦炳荣、罗家宝等。
莫志勤(1924-1966)
编剧。广东番禺人。在香港出生。1936年在香港小学毕业后当童工。两年后入镜花艳影、新时代等剧团“抄曲”;1944年至1946年先后在义擎天、大富贵、锦添花等剧团任“提场”,在抄曲、提场工作期间,他刻苦自学,熟悉了粤剧舞台艺术、提高了文学水平,为编剧打下基础。1947年起,他历任海珠、前锋、锦添花、光华等剧团的编剧。1951年起,在珠江粤剧团任编剧七年,为罗品超、郎筠玉、文觉非等编出不少剧目,包括与人合编的《黄飞虎反五关》《白蛇传》《五郎救弟》《梁山伯与祝英台》,自编的《中秋月下望江亭》《孔雀东南飞》《忠王李秀成》《错送鸳鸯被》《棠棣之花》《罗成写书》《平贵别窑》《借靴》及据朝鲜歌剧改编的《春香传》等。他参与改编整理《三春审父》(1952年)《山东响马》(1953年),因此曾遭受不公平的批判。他于1958年调入广东粤剧院。与人合编的古装戏《关汉卿》《荆轲》和改编自新歌剧、反映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阿霞》,都有较大的影响。《阿霞》一剧还参加了1965年举行的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莫志勤创作勤奋,除粤剧外还撰写粤曲,《子建会洛神》《王十朋祭江》是其代表作,流行曲坛数十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被错误地批斗,不幸去世。1979年8月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大会上得到平反昭雪。
郭秉箴(1922-1987)
戏剧评论家。广东大埔人。童年随父母侨居马来西亚吉隆坡,读初中时积极参加演出宣传抗日斗争的活报剧。之后参与成立前卫剧团,在马来西亚各地进行宣传演出活动。1937年肄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9年正式从艺,历任马来西亚加影华侨学生服务团团长、加影前卫剧社秘书。1945年毕业于四川三台东北大学,先后担任东北大学剧社社长、川北实验剧团团长、川北文协理事会理事长、成都中华剧艺社演员和助理导演、自贡市《川中晨报》编辑、马来西亚共产党上海《民声报》记者。在参加陈白尘、应云卫主持的中华剧艺社期间,曾在话剧《离离草》《夜之歌》《雷雨》《日出》《升官图》中饰演主要角色,导演和演出过的话剧有《烙痕》《扬子江暴风雨》《重逢》《一年间》《八百壮士》《国家至上》《雾重庆》《北京人》《家》等。1945年后在广东解放区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担任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第三工作队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惠州军管会文教组宣传组长、肇庆专员公署秘书、人民交通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文化组长,之后调任广东省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专门从事戏剧改革和研究工作,此期间,曾任第四届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郭秉箴从事戏剧评论、研究涉猎的范围甚广。1983年出版的评论集《摆布心灵的奥秘——郭秉箴评论集》,大部分文章评论粤剧剧目和粵剧艺术各方面的问题,获得第二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戏剧奖。1988年出版的论文集《粤剧艺术论》,从历史、基本面貌、剧目、表演艺术(包括音乐唱腔)、改革等各个方面,对粤剧艺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该论文集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论著三等奖。郭秉箴逝世后,时任广东戏剧家协会主席李门致送换联曰:“数十年文笔乘风力揽氍毹沥血呕心诚志士;几百载剧词传世纵观粤海扬长补短失英贤。”
演员。祖籍浙江宁波,后落籍广东南海。桂名扬11岁拜优天影戏班男花旦潘汉池为师,学演花旦,后随同崩牙成戏馆到南洋演戏,改演小武。回国后,加入真相剧社,演戏宣传革命。省港大罢工时,他加入重乐乐剧社,为罢工工人义演筹款。稍后入大罗天剧团担任第三小武,虚心向马师曾、曾三多、靓少华、陈非侬等求教,潜心练艺。大罗天散班后,桂名扬应聘到美国旧金山大中华戏院演出,他在《赵子龙》一剧中饰演赵子龙,深受华侨观众赞赏,获赠金牌,被誉为“金牌小武”。他回国后组织日月星剧团,与陈锦棠、廖侠怀、李翠芳、钟卓芳、王中王等合作,首本戏有《火烧阿房宫》《皇姑嫁何人》《狄青三取珍珠旗》《冷面皇夫》《冰山火线》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桂名扬在香港与马师曾、红线女、冯镜华、石燕子等合组大三元剧团,后与廖侠怀、白玉堂、罗丽娟、郑碧影、石燕子合组宝丰粤剧团,他均演文武生。1952年,桂名扬从香港到广州佛山等地演出一个月,加入红星粤剧团,与卫少芳、谭玉真、朱少秋、绿衣郎等合作。后因双耳失聪离开舞台,1957年10月入广东粤剧团担任艺术指导。
桂名扬身型高大威猛,功架独到,台风潇洒,扮相俊逸,能文能武,尤以演袍甲戏见长,报上曾赞他“背后的旗也会演戏”;唱腔也独树一帜,首创【锣边花】与【包(锤)滚花】。桂名扬还擅长武戏文做,被观众赞为有“薛(觉先)韵马(师曾)神”。桂名扬的表演艺术自成一派,承传“桂派”技艺精髓的有梁荫棠、卢海天、任剑辉、黄鹤声、黄超武、黄千岁、麦炳荣、罗家宝等。
莫志勤(1924-1966)
编剧。广东番禺人。在香港出生。1936年在香港小学毕业后当童工。两年后入镜花艳影、新时代等剧团“抄曲”;1944年至1946年先后在义擎天、大富贵、锦添花等剧团任“提场”,在抄曲、提场工作期间,他刻苦自学,熟悉了粤剧舞台艺术、提高了文学水平,为编剧打下基础。1947年起,他历任海珠、前锋、锦添花、光华等剧团的编剧。1951年起,在珠江粤剧团任编剧七年,为罗品超、郎筠玉、文觉非等编出不少剧目,包括与人合编的《黄飞虎反五关》《白蛇传》《五郎救弟》《梁山伯与祝英台》,自编的《中秋月下望江亭》《孔雀东南飞》《忠王李秀成》《错送鸳鸯被》《棠棣之花》《罗成写书》《平贵别窑》《借靴》及据朝鲜歌剧改编的《春香传》等。他参与改编整理《三春审父》(1952年)《山东响马》(1953年),因此曾遭受不公平的批判。他于1958年调入广东粤剧院。与人合编的古装戏《关汉卿》《荆轲》和改编自新歌剧、反映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阿霞》,都有较大的影响。《阿霞》一剧还参加了1965年举行的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莫志勤创作勤奋,除粤剧外还撰写粤曲,《子建会洛神》《王十朋祭江》是其代表作,流行曲坛数十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被错误地批斗,不幸去世。1979年8月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大会上得到平反昭雪。
郭秉箴(1922-1987)
戏剧评论家。广东大埔人。童年随父母侨居马来西亚吉隆坡,读初中时积极参加演出宣传抗日斗争的活报剧。之后参与成立前卫剧团,在马来西亚各地进行宣传演出活动。1937年肄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9年正式从艺,历任马来西亚加影华侨学生服务团团长、加影前卫剧社秘书。1945年毕业于四川三台东北大学,先后担任东北大学剧社社长、川北实验剧团团长、川北文协理事会理事长、成都中华剧艺社演员和助理导演、自贡市《川中晨报》编辑、马来西亚共产党上海《民声报》记者。在参加陈白尘、应云卫主持的中华剧艺社期间,曾在话剧《离离草》《夜之歌》《雷雨》《日出》《升官图》中饰演主要角色,导演和演出过的话剧有《烙痕》《扬子江暴风雨》《重逢》《一年间》《八百壮士》《国家至上》《雾重庆》《北京人》《家》等。1945年后在广东解放区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担任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第三工作队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惠州军管会文教组宣传组长、肇庆专员公署秘书、人民交通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文化组长,之后调任广东省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专门从事戏剧改革和研究工作,此期间,曾任第四届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郭秉箴从事戏剧评论、研究涉猎的范围甚广。1983年出版的评论集《摆布心灵的奥秘——郭秉箴评论集》,大部分文章评论粤剧剧目和粵剧艺术各方面的问题,获得第二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戏剧奖。1988年出版的论文集《粤剧艺术论》,从历史、基本面貌、剧目、表演艺术(包括音乐唱腔)、改革等各个方面,对粤剧艺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该论文集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论著三等奖。郭秉箴逝世后,时任广东戏剧家协会主席李门致送换联曰:“数十年文笔乘风力揽氍毹沥血呕心诚志士;几百载剧词传世纵观粤海扬长补短失英贤。”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