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345)靓少佳、新华
发布时间:2021-10-21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演员。原名谭少佳,字春田。广东南海人。6岁随父谭杰南(艺名声架南)远赴新加坡读书、学艺,12岁先后在普长春、永寿年等戏班学艺。出道前,靓少佳已在父亲严厉督促下,练就扎实基本功,入行后受到名小武英雄水、靓元亨影响甚深。靓少佳16岁回国,先参加乐荣华班,后在梨园乐班当第二小武。19岁时转到人寿年班当正印小武。1933年人寿年散班后,靓少佳领衔组建胜寿年剧团,在省港澳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1936年,应华侨领袖司徒美堂邀请,率团赴美国演出,历时三年多,适值抗日救亡运动兴起,靓少佳率领剧团演员化装游行、发动华侨捐金支援抗战,寄回国内,并在演出《粉碎姑苏台》时借剧中范蠡之口,大呼“兴兵雪耻”。1941年,他率团回到香港,不久赴越南演出。1947年回到广州,在粤港澳演出。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1月11日靓少佳率胜寿年剧团参加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次年首演粤剧现代戏《白毛女》,他饰演八路军战士大春。1952年至1958年,靓少佳主持新世界粤剧团,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团,任二团团长兼艺术指导。1960年起任广州粤剧团总团团长,1976年后任广州粤剧团艺术顾问。靓少佳的表演艺术融南、北特色于一炉,尤擅长武戏文做,长靠、短打、蟒袍、官衣戏等均能胜任。他双目炯炯有神,表演紧凑,身段动作刚健利索,步法洒脱洗练,备受行内外赞赏,被尊为“小武泰斗”,风靡舞台半个世纪。数十年来,靓少佳与何建青合作,先后发掘整理了《西河会》《马福龙卖箭》《赵子龙挡江截斗》《三帅困崤山》《十奏严嵩》等大批南派艺术传统剧目。他塑造了周瑜、马超、马福龙、先轸、赵子龙、赵英强和海瑞等大批艺术形象,曾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的称赞。靓少佳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为郎筠玉、林小群、梁荫棠、卢启光、卢伟棠、郑绮文、陈少棠、陈小汉等青年才俊的成长付出不少心血,晚年仍抱病指导青年演员。靓少佳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新华(1849-1927)
演员,名武生。原名邝殿卿(邝达卿),字敬偕。广东开平人。出身粤剧艺人之家。父亲邝明,演大净行当,曾经支持李文茂起义抗清。新华在庆上元童子班学艺,后落班演武生,清同治年间已扬名。他练就精湛演技,擅演“白袍戏”,尤以“靴底功”见长,在《六国封相》中扮演公孙衍坐车时的“拗腰”“抛须”“晒靴底”功夫,被誉为“通行第一”。他的唱做念打均有很高造诣,又到上海、北京、天津、汉口等地与兄弟剧种艺人交流,吸收兄弟剧种之长。他能编能演、戏路宽广。首本戏有《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太白醉倒骑驴》《李密陈情》《刘备过江招亲》和《六郎罪子》等。在演《苏武牧羊》时,他把苏武羁留异邦的忧戚悲愤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猩猩追舟”一场,他新创的“恋檀”腔,将与异邦妻子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杀子报》一剧中设计的念白既多又好,开了粤剧注重念白之风。他带头灌录《甘露寺陈情》《李密陈情》《季扎挂剑》《杀子报》等粤剧唱片,为粤剧唱腔广泛流传立下头功。他还培育了不少新秀,后来成名的有武生公爷禧、公爷创、东坡安、声架悦、靓耀,花旦新靓卓、兰花米,小生太子卓、风情杞,女小生黄梦觉,丑生花仔言等。新华在清同治年间已为粤剧中兴出谋划策。光绪年间粤剧界在广州建立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他是创始人之一。辛亥革命前,他率艺人到南洋演出,为支持民主革命而演新戏,并与众艺人集体加入同盟会。及至孙中山进行“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期间,新华又组织艺人义演筹款。他年过六十离开舞台后,在艺人活动集中地黄沙开办邝广济酒庄,在长寿路开优必胜中药店。晚年还参与香港的慈善义演,与花旦罗艳卿合演《苏武牧羊》。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