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有尽,大爱无涯——潮剧《大山里的国旗》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12-08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初见《大山里的国旗》这个剧名我就感觉亲切,因为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深山里的一杯热茶》,是写我送戏下乡的经历。前年,我在怀集深山的一个小村子里送戏下乡,一直盘山而上,才去到一条叫做大洞田的村子。当时在村里小学稍歇,我还记得,那个操场里,也高高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潮剧《大山里的国旗》开始于须发皆白的云岭村老支书站在国旗下,与年轻的支教女老师讲起50年前的某一天,云岭村也来了一个女老师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女知青李丹丹受家庭背景的影响,被下放到大山深处的云岭村劳动改造。在县革委会张主任支招下,老支书把李丹丹留在了云岭小学做唯一的老师。李丹丹与云岭村一生的缘分,就此拉开了帷幕。
潮剧《大山里的国旗》剧照(图片来源为《信息时报》)
众所周知,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亮相是极其重要的。演员的穿着、身段或者自报家门,都决定是否能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里进入剧情。而演现代戏,把一些固有的传统程式身段和服装打扮去掉以后,就是对演员的考验了。我不知道普宁市潮剧团是否有常演现代戏,但从舞台呈现来看,大多数的演员明显现代戏经验不足。比如老支书、张主任这两个性格分明的角色,都没有在第一次出场时把人物“立住”。演员很努力,但呈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老支书的纯朴、执拗,呈现出来的却是有些僵硬的憨厚。张主任的善良、善于变通,演来却让人感觉感到油滑。我想可塑空间还是很大的。作为一个近几年来一直演现代戏的演员,我认为,戏曲演员演现代戏的时候,最开始总会有些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可以为自己找一些小道具,又或者为人物设计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它能让演员的表演更有支撑,也能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说回剧情,李丹丹留在了云岭村小学的第一个黑夜,思念着恋人建国,她被野狼所惊,老支书在大树上搭起了窝棚,放枪吓走了野狼。李丹丹深受感动,渐渐决定了自己要留在深山里教育乡村孩子。这一场出现的三个人物都是彼此没有见到对方的,三个空间的调度想必导演是用了心的,但我仍然感觉有些混乱。李丹丹在庙里,建国在她的想念中,一实一虚。现在的处理是建国在后区定点光出现,而后又走到了台前与李丹丹互动走台。如果说剧情的设定是李丹丹在梦里,这还好说,而显然李丹丹并没有睡着,建国是一直在她的脑海中。那么,这样的交流就容易造成观众的空间感混乱,舞台视觉上也并不好看。我个人的建议是用灯光设计,造成两个区域的隔空交流,呈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这点仅供探讨。老支书的枪声吓走了野狼后,他跑来安慰李丹丹。他在大树上搭了一个放哨的窝棚,这个景并没有出现在舞台上,这点没有问题,实景太多了混乱繁杂,反而不美。我觉得这一段空间的不清晰,问题还是在演员身上。如果侧面是门,眺望窝棚的窗户就应该面向舞台的正前偏上方,空间表述上能让观众更清晰。在戏曲中隔门表演的范例数不胜数,两位演员中的村支书一角,要更多注意隔门而望,望到的是门板,而绝不能是李丹丹本人。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有眼神落到对方身上的错觉给观众。由于空间分隔都是虚的,对于演员表演的精准度要求就更高了。“牛书记 痛心啊!(唱)一间山庙破又旧,早该拆除不堪留。这课本又褶又皱又残缺,一张黑板全校同用令人心揪。娃娃们,无助眼神含渴望,看得我眼热心酸泪在腹中流。”我把这几段词专门记下来,是因为在没有观剧以前我就拿到了剧本,在看到这几段词的时候,我的眼眶是发热的。老支书为了抢到一个民办的指标,到县委“拦轿告状”,县委牛书记微服私访,实地看到云岭村“一群孩子一个老师一堆破书”的现状,决定担下责任,从县财政拨款,兴建云岭小学。我是下乡参加过定点扶贫工作的,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那些留守老人孩子们的身影,尤其是扶贫干部的身影,让我深受震撼。这部剧写出了老支书、张主任、牛书记这几个有担当的基层共产党员的形象。我们的党,在任何的历史时期,都是与人民群众活在一处、想到一处的。我们的笔,不为这些人做传,又该为谁做传呢?在这里我想单拎出来专门说一说现代戏的群众演员问题。戏曲是演员艺术,更有说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但这句话在现代戏里是不完全成立的,起码说这个表述很不充足。我记得在2016年排演粤剧现代戏《烟雨丹青》,广西桂剧国家一级导演刘夏生老师给我们说戏,有一番话让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记到了今天。他说:“现代戏的舞台上没有一个人是群众演员,因为没有行当规范、固定程式让你使用,没有一个是站堂的龙套、没有一个是可以随便走过场的兵卒宫女。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角色带着人物的唯一一个'你自己'!只要你走神了,放松了、出戏了,无论你在舞台的哪一个角落,观众都会看到你的。”
在《大山里的国旗》一剧中,群众演员的戏份不是一般的重,而是极重!家长甲乙丙丁、花花、二狗等这些群众角色身上,许多台词甚至是能起到推动、渲染作用的。但现在呈现在舞台上的有泪点的地方,却正是戏坍塌了的地方。现代戏里的小演员一直是院团头疼的一个部分,很难排得好。翻了一下资料,《大山里的国旗》的排练是从10月开始的,明显是因为打磨时间不足的原因,在群众角色乃至小演员身上大多是“一道汤”的节奏,甚至是僵化的舞台走位。无论是喜悦的架起老师,还是两次围成圈簇拥着老师,都没有走心。在戏中第五幕,建国考上大学了,丹丹的父亲平反了,丹丹可以返城了,这时的丹丹也怀孕了。老支书一边替他们欢喜,一边也忧心村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一段最难表演的就是老支书的矛盾心理了。借着为丹丹夫妻贺喜的由头,老支书一直在灌自己酒,最后终于把自己灌多了,蹲在地上像孩子一样哭起来。这个处理,既是醉酒后的失态,更是精准外化了老支书憨厚善良的本性。这个哭与笑之间的分寸和感染力,我认为演员真的可以再好好琢磨琢磨。丹丹返城一月后日夜惦记大山里的孩子,建国苦劝无果,夫妻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丹丹挑起书筐,义无反顾地向大山走去。有同去观剧的朋友说,这么激烈的冲突,会不会对建国的形象、对夫妻俩的爱情有所削弱?我反而认为不会。一来剧情发展到此时,已不是丹丹对大山选择去留的自我矛盾冲突,而需要更深层次更现实的矛盾冲突来推进剧情。选择大山里的孩子还是选择美满的家庭,这是第一次夫妻俩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分歧。 引用傅谨老师在《阿甲的“朝天蹬”之思》里所说:“所以,戏曲表演的价值与意义,要比单纯地塑造人物多那么一点,而这多出来的一点,就是表演者本身长期浸润于这门艺术所获得的能力与技术的展示,这些能力与技术与他们的艺术作品融为一体,同时成为观众的审美对象。”看到李丹丹挑书冒雨返回大山的一连串身段,我最先想起的是京剧《华子良》,还有粤剧《哑女告状》,而我自己创作的《西江龙母》之“采乌”,也是相类似的手法。除了以合理的身段程式对“行路难”做出外化的诠释外,形体身段和技巧技术也是观众的审美对象。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合理性,也要兼顾技巧等方面的表达。在这场戏中,两筐书的负重感和遭遇塌方的身段设计上都还有可提高的空间。写到这儿,我还特别想为导演和舞美设计点个赞。自有“大制作”剧目以来,巨型平台及转盘就在戏曲舞台上不绝于眼,所费之资及事后的仓存问题,对于家底不够厚的地区基层院团来说非常麻烦。《大山里的国旗》却敢于简洁至上,把一方舞台较完整的还给演员,这是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也是对演员的信任。在戏曲舞台上层次、空间的表现,真的不是非大平台不可的,应该更多的依赖于演员的创造性表演。在我看到该剧剧本时,对于李丹丹遇险流产,向建国提出离婚这一情节觉得很突兀。或许编剧的用意是为了拔高主人公形象,但无论是选择离婚,还是后来为了建国的表白而改变主意,理由都很不充分。个人觉得可以改为:建国愧悔不已,丹丹也不用说到离婚,只是在倾诉心声后,说:“建国,我不怪你,你走吧。”这时,老支书和家长们带着孩子们都来了。孩子们簇拥着老师,稚嫩的声音一个一个响起,都在诉说着别后对老师的思念。家长们明事理地拉扯孩子,陆续表达着不能让老师重回大山,耽误了前途和家庭。老支书也让丹丹跟建国回家。这样或许就能给建国充足理由去表达他决定用深沉的爱支持丹丹留在大山、承受夫妻长久分离的决心。
潮剧《大山里的国旗》剧照(图片来源为《信息时报》)
相比较我手上的文本,我发现最终演出版在第八幕省略了许多个“爱”字,改成了“我离不开你”之类的表达。也许是考虑到年代表达不同的关系,选择更含蓄的词语,但是我觉得“爱”这个字眼,在这一幕里,又或者说在整个剧里都是必须贯穿,不可或缺的。这个“爱”,有老支书对家乡孩子们的爱、有丹丹与建国之间深沉的爱,有丹丹对大山里的孩子们无私奉献的爱,在鲜艳国旗的见证下,这些爱都汇聚一处,成为大爱。该剧的尾声是五星红旗再次在须发皆白的老支书手中升起,时间已过去了五十年。年轻的李老师换成了年轻的黄老师,云岭小学即将随整条村子搬迁到移民新村小学,当年的孩子已成栋梁。大山里的国旗见证了李丹丹老师的一生,见证了她与大山孩子们的故事。同样,这面国旗也将见证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无悔。这几年来看了许多现代戏,这出《大山里的国旗》,题材是我很喜欢的。人文情怀、文学高度都值得肯定。更难能可贵的是,近年来,有一些最基层的院团一直在进步。相比起大咖云集的编导、舞美团队,普宁市潮剧团作为一个县级基层剧团,在二度创作中体现出的艺术落差不能说不大。但我相信,在经历了这部戏的创排后,他们所得到的感悟也同样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巨大动力。希望《大山里的国旗》新版能带给我更大的惊喜;希望广东各剧种的基层队伍都能获得更多的扶持,涌现更多的好作品。
上一篇 “2021广东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系列活动走进肇庆、四会
广福台上粤韵扬 下一篇
潮剧《大山里的国旗》剧照(图片来源为《信息时报》)
在《大山里的国旗》一剧中,群众演员的戏份不是一般的重,而是极重!家长甲乙丙丁、花花、二狗等这些群众角色身上,许多台词甚至是能起到推动、渲染作用的。但现在呈现在舞台上的有泪点的地方,却正是戏坍塌了的地方。现代戏里的小演员一直是院团头疼的一个部分,很难排得好。翻了一下资料,《大山里的国旗》的排练是从10月开始的,明显是因为打磨时间不足的原因,在群众角色乃至小演员身上大多是“一道汤”的节奏,甚至是僵化的舞台走位。无论是喜悦的架起老师,还是两次围成圈簇拥着老师,都没有走心。在戏中第五幕,建国考上大学了,丹丹的父亲平反了,丹丹可以返城了,这时的丹丹也怀孕了。老支书一边替他们欢喜,一边也忧心村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一段最难表演的就是老支书的矛盾心理了。借着为丹丹夫妻贺喜的由头,老支书一直在灌自己酒,最后终于把自己灌多了,蹲在地上像孩子一样哭起来。这个处理,既是醉酒后的失态,更是精准外化了老支书憨厚善良的本性。这个哭与笑之间的分寸和感染力,我认为演员真的可以再好好琢磨琢磨。丹丹返城一月后日夜惦记大山里的孩子,建国苦劝无果,夫妻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丹丹挑起书筐,义无反顾地向大山走去。有同去观剧的朋友说,这么激烈的冲突,会不会对建国的形象、对夫妻俩的爱情有所削弱?我反而认为不会。一来剧情发展到此时,已不是丹丹对大山选择去留的自我矛盾冲突,而需要更深层次更现实的矛盾冲突来推进剧情。选择大山里的孩子还是选择美满的家庭,这是第一次夫妻俩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分歧。 引用傅谨老师在《阿甲的“朝天蹬”之思》里所说:“所以,戏曲表演的价值与意义,要比单纯地塑造人物多那么一点,而这多出来的一点,就是表演者本身长期浸润于这门艺术所获得的能力与技术的展示,这些能力与技术与他们的艺术作品融为一体,同时成为观众的审美对象。”看到李丹丹挑书冒雨返回大山的一连串身段,我最先想起的是京剧《华子良》,还有粤剧《哑女告状》,而我自己创作的《西江龙母》之“采乌”,也是相类似的手法。除了以合理的身段程式对“行路难”做出外化的诠释外,形体身段和技巧技术也是观众的审美对象。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合理性,也要兼顾技巧等方面的表达。在这场戏中,两筐书的负重感和遭遇塌方的身段设计上都还有可提高的空间。写到这儿,我还特别想为导演和舞美设计点个赞。自有“大制作”剧目以来,巨型平台及转盘就在戏曲舞台上不绝于眼,所费之资及事后的仓存问题,对于家底不够厚的地区基层院团来说非常麻烦。《大山里的国旗》却敢于简洁至上,把一方舞台较完整的还给演员,这是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也是对演员的信任。在戏曲舞台上层次、空间的表现,真的不是非大平台不可的,应该更多的依赖于演员的创造性表演。在我看到该剧剧本时,对于李丹丹遇险流产,向建国提出离婚这一情节觉得很突兀。或许编剧的用意是为了拔高主人公形象,但无论是选择离婚,还是后来为了建国的表白而改变主意,理由都很不充分。个人觉得可以改为:建国愧悔不已,丹丹也不用说到离婚,只是在倾诉心声后,说:“建国,我不怪你,你走吧。”这时,老支书和家长们带着孩子们都来了。孩子们簇拥着老师,稚嫩的声音一个一个响起,都在诉说着别后对老师的思念。家长们明事理地拉扯孩子,陆续表达着不能让老师重回大山,耽误了前途和家庭。老支书也让丹丹跟建国回家。这样或许就能给建国充足理由去表达他决定用深沉的爱支持丹丹留在大山、承受夫妻长久分离的决心。
潮剧《大山里的国旗》剧照(图片来源为《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