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敬畏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2-03-29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本文转自《南国红豆》2022年第一期)
          数月前,我打开邮箱,两行繁体字异常醒目:“……冒昧叨扰,伏乞恕宥。兹拜奉不才拙作《今宵别梦寒》相关资料,烦劳赐阅,区区铭感。敬颂文安……”再看附件,有署名黎星撰曲、沈小梨演唱的MP3《今宵别梦寒》。靓曲临门,先赏为快。愉悦之后,却又久未“文安”。
    (本文转自《南国红豆》2022年第一期)
          我虽混迹粤剧圈半个世纪,至今尚无缘(也未能)迈进任何一级曲艺家协会的门坎,隔行如隔山嘛!听、唱粤曲几十年了,也还只能忝居“曲艺门外汉”之列。这回撰曲家黎星先生给我“布置作业”,要我为其新作“文安”,也真教我为难,但我又不甘错失此窥探殿堂里老师们表演的机会,只好勉为其难,胡乱(甚至离题)置喙。据悉,粤曲可分两类,一类为节选自粤剧剧目中的“粤剧选曲”(俗称“班本粤曲”),另一类为文人雅士专为歌伶撰写的“单支粤曲”(俗称“文人曲”)。粤曲兴起之初(20世纪20年代前),文人雅士尚未开始撰曲给歌伶演唱。至1926年,王心帆遇小明星,首次为小明星撰曲,才开了“文人曲”先河,才冲开了粤曲只依赖戏班剧本取材的局限,才更加凸显粤曲艺术的独特个性;也才引动了一代代文人雅士撰曲给一代代歌伶演唱,还拂动了一阵阵大家闺秀、名门淑女、顾曲周郎、曲迷拥趸登台演唱的社群文化新风。王心帆为小明星撰曲不下三十首,其中《秋坟》《故国梦重归》《悼鹃红》《乞借春阴护海棠》等在“星腔”的创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浦生撰曲的《抗婚月夜逃》《浔阳江上浔阳月》《祭泸水》《画中人》《张文贵践约临安》《思凡》等至今仍是“何丽芳腔”第三、第四代传人传承和传教的范本。蔡衍棻撰写粤曲近千首,供当代职业与民间唱家演唱,录音录像制品发行海内外,在全球有华人的城乡乐坊曲社中流行。其中,属文人曲类的粤曲也占相当份额。文人撰写文人曲的“威水史”不胜详述。可以说,在粤曲撰曲史上,文人曲曾“不客气”地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惜在当代,似是雄风不再了。一首《今宵别梦寒》,撰曲家黎星和唱家沈小梨表现出的对传承粤曲文人曲写唱艺术的敬畏精神,令我尤生敬意。
      
    《今宵别梦寒》录制人员合照,从左到右分别是录音盘创荣、演唱沈小梨、混音及头架梁耀辉、撰曲黎星
          据悉,文人曲之撰曲法,主要有二:一是延续粤剧班本的编剧,改编经典名著或民间传说;二是将诗词意蕴进行戏剧情节性处理,从一首或多首诗词中取材,按设定的主旨,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形式,整合诗句的意蕴为相对完整的情节,传达曲中主人公的思绪与情感。如王心帆的、堪称经典的《恨不相逢未剃时》。此曲取材自苏曼殊自述情感历程的《本事诗十首》《调筝人将行,出绡嘱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寄赠筝人三首》等诗词,抒发了曲中主人公欲罢不能又无奈绝望的复杂情感。
    (本文转自《南国红豆》2022年第一期)
          如今黎星先生新撰的《今宵别梦寒》,走的也似是这条“绿道”。《今宵别梦寒》的创意生发自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填词的经典歌曲《送别》,其采摘了《送别》中最具风流文采意蕴的歌词,并加以忠实的(可能还融入了作者自身相慕相惜感受)、唯美的戏曲词曲撰写艺术发挥,还原了曲中人经历沧桑,回到满载欢愉记忆却已易主的旧居,面对人生无常,怀念亡、散故人,顿生往者不可追、来时不可期之慨叹的境遇情怀!沿着经过优选的撰曲“绿道”,《今宵别梦寒》的撰曲者黎星先生与其唱腔音乐设计合作者走得很是潇洒、写意。
      
    撰曲家黎星个人照
          曲词,诗词化、典雅化;行文,于情节铺陈的言情化,于人物内心刻画的幽微细腻浓情化;意境,韵味的追求化;唱腔表现,婉约、低徊化。此乃文人曲编撰的又一大艺术传统,因而粤曲行内甚至有称文人曲为“文家曲”“文静曲”者。黎星先生与其唱腔音乐设计合作者们,沿着这条传统的“绿道”迈进,态度是敬畏、用功、谨慎的。《今宵别梦寒》中,不乏既清新鲜活又不跳离《送别》歌词的白描细说,以及清新淡雅抒情真挚风格的佳句;不见文人曲中时见的无病呻吟,小病大吟的水词;还不乏甚有助于表现曲词意韵的专腔。黎星先生在此“绿道”上,时而迈妙漫步履(词),时而拂撩耳凉风(曲),为演唱者浓情的投入和靓声的发挥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文人雅士之间的诗画唱酬文化,在文人曲的撰曲者与演唱者之间也有着深远的传统。“我写你唱”,大多是结缘于风格相近,喜好相同,甚至是情义相投的艺术基础上。王心帆至情至性,终生视小明星为红颜知己、精神伴侣。“我写的曲,非她(小明星)不易唱。我的梆黄造句,以长句多,她唱起来别有韵味。”“薇(小明星)都能以其慧心织成柔媚之歌丝,从其莺喉缕缕吐出,以饱知音耳福。近岁益臻炉火纯青之喉,每发一歌,一若不食人间烟火者。”何丽芳以《浔阳江上浔阳月》《张文贵践约临安》《抗婚月夜逃》等首本名曲传世,“何丽芳腔”在伶腔歌台上矗立成峰,与曾浦生长期沟通、交流、合作所构筑的艺术相知相融有很大关系。曾浦生创设的二黄“冰云腔”等专腔,何丽芳唱来特有情味,尤甚为其“度身订造”。黎星,未到而立之年,便谙熟粤曲台上台下的诸门技艺。沈小梨,接受其母钟葵珍的言传身教、更得师祖何丽芳的示教,修艺早过不惑,已担起了传承“何丽芳腔”的大旗。沈、黎两家,虽说年纪轻轻,但相交、相知、合作已始于上一年代,已发展到“你想我写乜,我就写乜”“你点(怎样)写,我就点(怎样)唱”的关系。所以,在《今宵别梦寒》的唱腔设计中,黎星驾轻就熟地设计了,沈小梨心领神会地演绎了,丰富精彩的“何丽芳腔口”。敬畏传统,严谨用功地走文人曲“友情合作,度身订造”的撰唱“绿道”,想必也是《今宵别梦寒》曲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黎星与梁耀辉合照
          再赏《今宵别梦寒》,尤甚于再尝盛于精美旧瓶中的香醇新酒,美味有益!时下大倡“传承传统”,何谓传承?怎样传承?我以为,沈、黎二君及其团队所作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应予以重视。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