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2-03-29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本文转自《南国红豆》2022年第一期)
数月前,我打开邮箱,两行繁体字异常醒目:“……冒昧叨扰,伏乞恕宥。兹拜奉不才拙作《今宵别梦寒》相关资料,烦劳赐阅,区区铭感。敬颂文安……”再看附件,有署名黎星撰曲、沈小梨演唱的MP3《今宵别梦寒》。靓曲临门,先赏为快。愉悦之后,却又久未“文安”。
(本文转自《南国红豆》2022年第一期)
我虽混迹粤剧圈半个世纪,至今尚无缘(也未能)迈进任何一级曲艺家协会的门坎,隔行如隔山嘛!听、唱粤曲几十年了,也还只能忝居“曲艺门外汉”之列。这回撰曲家黎星先生给我“布置作业”,要我为其新作“文安”,也真教我为难,但我又不甘错失此窥探殿堂里老师们表演的机会,只好勉为其难,胡乱(甚至离题)置喙。据悉,粤曲可分两类,一类为节选自粤剧剧目中的“粤剧选曲”(俗称“班本粤曲”),另一类为文人雅士专为歌伶撰写的“单支粤曲”(俗称“文人曲”)。粤曲兴起之初(20世纪20年代前),文人雅士尚未开始撰曲给歌伶演唱。至1926年,王心帆遇小明星,首次为小明星撰曲,才开了“文人曲”先河,才冲开了粤曲只依赖戏班剧本取材的局限,才更加凸显粤曲艺术的独特个性;也才引动了一代代文人雅士撰曲给一代代歌伶演唱,还拂动了一阵阵大家闺秀、名门淑女、顾曲周郎、曲迷拥趸登台演唱的社群文化新风。王心帆为小明星撰曲不下三十首,其中《秋坟》《故国梦重归》《悼鹃红》《乞借春阴护海棠》等在“星腔”的创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浦生撰曲的《抗婚月夜逃》《浔阳江上浔阳月》《祭泸水》《画中人》《张文贵践约临安》《思凡》等至今仍是“何丽芳腔”第三、第四代传人传承和传教的范本。蔡衍棻撰写粤曲近千首,供当代职业与民间唱家演唱,录音录像制品发行海内外,在全球有华人的城乡乐坊曲社中流行。其中,属文人曲类的粤曲也占相当份额。文人撰写文人曲的“威水史”不胜详述。可以说,在粤曲撰曲史上,文人曲曾“不客气”地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惜在当代,似是雄风不再了。一首《今宵别梦寒》,撰曲家黎星和唱家沈小梨表现出的对传承粤曲文人曲写唱艺术的敬畏精神,令我尤生敬意。
《今宵别梦寒》录制人员合照,从左到右分别是录音盘创荣、演唱沈小梨、混音及头架梁耀辉、撰曲黎星
(本文转自《南国红豆》2022年第一期)
如今黎星先生新撰的《今宵别梦寒》,走的也似是这条“绿道”。《今宵别梦寒》的创意生发自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填词的经典歌曲《送别》,其采摘了《送别》中最具风流文采意蕴的歌词,并加以忠实的(可能还融入了作者自身相慕相惜感受)、唯美的戏曲词曲撰写艺术发挥,还原了曲中人经历沧桑,回到满载欢愉记忆却已易主的旧居,面对人生无常,怀念亡、散故人,顿生往者不可追、来时不可期之慨叹的境遇情怀!沿着经过优选的撰曲“绿道”,《今宵别梦寒》的撰曲者黎星先生与其唱腔音乐设计合作者走得很是潇洒、写意。
撰曲家黎星个人照
黎星与梁耀辉合照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