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从审美的视角说好广东故事

    发布时间:2023-09-08 作者:李才雄 来源:南国红豆 点击:

    从审美的视角考量,任何创作题材,就像生铜顽石,只有经过情感与想象力的熔炼和雕琢,生成审美形式,才能成为艺术品。因此,题材内容并不能决定艺术的好坏。很多画家同时画一棵树,不少剧作家同时编写某一个题材的戏,他们的成绩并不能相提并论。即使是极平凡的题材,有水平的艺术家可以点铁成金,表现出情意深永的世界,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艺术史上数不胜数。美是一切艺术所必具的特质,因此作品中“美”的创造决定了作品的艺术等级。但时下以广东本土题材创作的作品,常见是重题材选择而轻“美感”创造。如某历史名人题材就曾被省市县三级文艺团体进行了大同小异的舞台剧编演。相反在作品情趣意象的精彩契合,即“美”的创造方面,往往就显得急功近利粗疏浮浅,那种有着精妙深刻不落俗套的意象组合,令人惊奇、惊喜乃至使人拍案叫绝的杰作难得一见。诚然,创作选择什么题材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家都聚焦“重大题材”蹭热点,或热衷于写名人唱名人,题材扎堆造成了题材狭窄,客观上既浪费了人力财力资源,更主要的是遮蔽了艺术创作应有的活力和潜力。倘若从审美的视角进行题材选择,创作主体的艺术资禀与人格修养,包括人生阅历、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种各样的题材,就会相应地进入创作者的视野。其实,多种多样健康有益题材作品不断涌现,各种不同艺术风格作品争相问世,既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艺术创作活力和文化繁荣,同时也只有在这种充满活力生机的艺术生态环境中,才能更多地发现和挑选出具艺术美潜质的作品,打磨雕琢成艺术精品或经典类作品。

    植根于处处呈现世俗情趣人文环境中的广东本土题材作品,不乏获得较高奖项、声誉的精品力作。但也无须讳言,这些作品总体上给人的印象,还是主要通过思想而不是直接诉诸感觉进行艺术交流的多,由于作品思想过于直露浓郁,往往淹没了精彩审美形式的创造,审美结构普遍囿于伦理成规日常经验,其构建主要依靠创作主体的伦理意志而不是审美想象力,尤其是作品中的“游戏”“情趣”成分较为淡薄,因此,一些富有精神内涵的广东题材和极具粤地风貌的生活题材,被弄成了主题外在化,感知表层与精神意蕴缺乏距离,艺术意味寡淡的作品,不少作品的艺术形象实际上只是某种思想观念的载体和化身。

    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主要是通过“审美变形”手段创造的,这为古今中外无数艺术经典作品的创作所证明的。常见的广东本土题材作品,对审美价值创造主要手段──“审美变形”手段的把握,尤其是对其中“主体陌生化”“审美外观创造”两种方法的运用,普遍显得过于保守。以众多的新编舞台剧为例,主题鲜明突出,极富社会意义,但往往缺乏新意和灵魂冲击力;情节编排中规中矩,却少有鲜亮生辣富于剌激性的审美魅力。如编演革命斗争题材故事,习惯于表现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乃至牺牲奉献,最终敌败我胜;反映改革开放题材剧目,重在表现主人公坚持改革开放精神,勇于推进改革开放的模范行为;歌颂舍已为民或道德诚信类作品,则展现主要人物一系列的伦理高尚品行……这类缺乏“主体陌生化”手法处理的复盘式演绎的剧目,其认知世界的方式明显地缺少了个性化特点,艺术思维完全囿于我们对生活的日常认识和感觉模式之中,体现的是你知我知大家都清楚明白的世俗识见,所以很难有什么新鲜意味以摆脱平凡俗滥而吸引更多观众。只有从审美的视角出发,通过激发想象力,运用审美变形的“主体陌生化”手段,突破创作主体对原有题材内容的日常认识和感觉模式,以获得一种新的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并把它传达出去,作品才可能具有新鲜感和审美冲击力。

    ​艺术对象的审美外观创造,目的是淡化艺术对象固有的实用性功利性色彩,以突出其审美价值的创造。比如《红楼梦》《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没有多少实用性功利性色彩,但艺术形象审美外观的创造却非常精彩,每个重要人物都蕴含着“人”的丰厚意义和人生启示,因而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这种以淡化作品功利性色彩,突出审美价值创造的做法,就目前来说,是广东题材创作主体经常会遇到的选择难题。当中原因固然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对艺术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理解偏差或过于褊狭。其实,艺术最主要的功用是娱人情感,娱人情怀,让人在审美欣赏中接受“美”的熏陶而获得精神愉悦,随之心灵和智慧或多或少受到了净化和启迪,它的功能形式表现是“润物细无声”,却能水滴石穿。倘若大家能基于这样的眼光对艺术本体功能的认识和理解,相信会较好地化解上述难题,自然会在广东题材、故事的创作中,实现审美价值创造的新突破,从而助推广东作品总体质量再上新台阶。 

    (本文原载于《南国红豆》2022年第4期)

        

  • 上一篇  没有了
  • 他活在剧坛曲苑中——回忆陈冠卿老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