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56)广东优伶工会、广州市粤剧曲艺工人临时代表会、梧州八和粤剧职业公会

    发布时间:2023-11-17 作者:粤剧大辞典 来源:粤剧大辞典 点击:

    广东优伶工会

    1925年省港大罢工期间,粤剧艺人飞熊崐、大眼钱、一枝梅等人不满粤剧“八和公会”对下层演员的歧视,在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的支持下,于广州市黄沙北约的华光庙成立广东优伶工会,会址设在黄沙柳波巷内。工会宗旨是为中下层艺人争取权益。其主要人物除飞熊崐(丑生)、大眼钱、一枝梅(小武)外,还有小武老怪堂、苏日朝,打武包撞海,武生新外江冲。工人代表会派书记张肖云协助会务工作。参加优伶工会者多是下层演员、失业艺人。一些较有名气的演员也暗中表示同情和支持,如薛觉先、马师曾等曾给予资助。为了解决艺人的生活问题,优伶工会组织四海升平、万福年等戏班到四乡演出,还撰写揭露社会黑暗的粤曲在街头演唱或在演戏时插唱以进行宣传,并印发传单批评“八和公会”。随着1926年秋省港大罢工的结束及其后大革命失败的形势变化,广东优伶工会也停止了活动。1927年,飞熊崐曾率领原优伶工会部分会员参加广州起义。

     

    广州市粤剧曲艺工人临时代表会

    成立于1951年6月1日,由广州市总工会召集原广州市粤剧职业工会和广州音乐业职业工会成员代表筹备组成,简称“临代会”,会址在广州市恩宁路原八和会馆旧址。主席李文甫,干事和驻会工作人员有苏文炳、曾三多、黄君武、潘影芬、李富、李星辉、邓培、苏永言、梁国等。会内设组织部、女工部及行政事务机构,职能是团结艺人,协调剧团关系,维护粤剧曲艺工人权益。为此,临代会规定,组班(团)要经临代会批准发给证明方能演出,且要接受“会派”的待业艺人到剧团工作(会派人数按大、中、小型班分别确定),而待业艺人要在临代会“挂牌”等候安排;对一些业务水平低,不适应剧团工作的人员,则要动员其回乡生产。临代会曾在各区发动建立“布帐棚”(临时演出场所)安排失业艺人工作,发放失业工人救济金(一次性),帮助组织“喜、哀仪乐”队伍,到一些单位进行艺术辅导,并组织民乐队和西乐队参加国庆、“五一”大游行等活动。1953年曾协助市总工会在各剧团筹组基层工会。临代会工作人员工资及活动经费主要是通过向各剧团收取“文教费”(按演出分账收入5%提取)解决。

    1956年6月,广州市文化工会成立,临代会同时撤销。

     

    梧州八和粤剧职业公会

    1942年,到广西梧州演出的粤剧小武关德兴(新靓就)倡议当地组建职业公会。经过筹备,在梧州南华天台召开了由关德兴主持的艺人大会,宣布成立广西梧州八和粤剧职业公会。公会的宗旨是宣传抗日救亡,改良粤剧,复兴粤剧,团结和救助流散粤剧艺人。会址设在租用的梧州学德路菜塘边一间20平方米的小木屋内。会员有会员证及会员证章。成立大会后,为筹募公会基金暨为红十字会留医院筹款,会员们举行了义演,演出《水淹七军》等剧目,关公一角由关德兴饰演,其他艺人亦相出台,踊跃参加义演,场面十分热烈。

    梧州八和粤剧职业公会首任理事长是关德兴,先后任理事长的还有余虎臣、马师曾、薛觉先、黎侠峰和梁超峰。公会成立一年多后,因经费无法解决而解体。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