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广州外国语学校粤韵悠扬,一场“粤剧传承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教学融合启动活动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外国语学校主办,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协办,并得到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粤剧名家与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

步入活动现场古色古香的展陈区内,鎏金绣凤的粤剧戏服流光溢彩,精巧绝伦的盔头配饰令人驻足,泛黄的古本曲谱诉说着百年传承故事。身着校服的学子们好奇上前,或凝神端详刺绣纹样,或轻抚水袖感受质感,在专业老师的导览解说中,沉浸式体验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送上了《南国红豆》和《小艺术家》杂志,装帧精美的杂志令大家爱不释手。有同学兴奋地表示,通过观展和阅读,自己对粤剧这一岭南文化珍宝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后会多走进剧场观看演出,主动去了解粤剧、学习粤剧。

广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林伟洪致辞,他表示,广州外国语学校将在“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展演交流、课题研究”四位一体的粤剧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推动粤剧艺术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加强与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粤剧艺术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何云朝在讲话中表示,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尝试与学校共同设计粤剧课程,内容涵盖审美感知、唱腔欣赏、表演技巧等多维度,全面培养学生对粤剧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不仅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还将开拓国际资源,吸收多元文化。

在庄重的揭牌仪式环节,鎏金红绸徐徐落下,"粤剧教育传承实践基地"牌匾在掌声中揭幕。随后的艺术展演更是精彩纷呈: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献唱的粤曲《红豆相思》缠绵悱恻,令观众恍见南国红豆之韵;红线女艺术中心演出与培训部负责人、二级演员葛锐娟献唱粤曲《昭君乐》,婉转的歌喉令观众如痴如醉;天河区粤剧面谱传承人冯汉华对面谱艺术的深度解读,则打开了一本岭南美学密码的立体书。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场戏服“走秀”,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们身着彩绣戏装,以自信姿态演绎传统戏服秀,古老艺术与年轻生命的碰撞迸发出璀璨火花。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不仅学到了粤剧艺术知识,还收获了满满的乐趣。
广州外国语学校“粤剧传承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教学融合启动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帮助粤剧艺术更深入地走进校园。当非遗传承遇上国际化教育,必将激荡出守正创新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