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会馆的历史轨迹——写在广东八和会馆成立125周年
发布时间:2014-06-26 作者:罗铭恩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2014年夏秋之交,我们迎来了广东八和会馆成立125周年的庆典。作为粤剧的行会组织,广东八和会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业绩早已蜚声海内外,其弟子已遍布全球。今天我们回顾广东八和会馆的历史,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还原其真实的面目,弘扬其优秀的传统,对粤剧的保护和发展都是一件幸事。
还原历史 走出误区
任何一种古老的艺术,任何一个悠久的艺术团体,都有其清晰而独特的历史轨迹。广东八和会馆的历史足迹也是鲜明而独特的,它在粤剧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清楚而亮丽的印记。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对广东八和会馆的前世今生都是那么明白的,不少人对它的印象仍然比较模糊,少数人甚至在认识上走进误区。现在我们有必要指出这些误区的存在,并期待有关人士从误区中走出来。
误区之一:广东八和会馆原名是琼花会馆,两者是承袭关系。近来有些媒体对琼花会馆与八和会馆的关系问题混淆不清,一家网络媒体载文说:“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从前称为琼花会馆,最早设于佛山。”这就把琼花会馆与八和会馆混同于同一个粤剧行会。据粤剧研究专家考证,琼花会馆是早期粤剧本地班艺人的行会组织,馆址在佛山,创建年代有多种说法,但证据均不充足。有书为证的是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刻印的《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了“琼花会馆在大基尾”,说明其创建时间最迟在雍正、乾隆之间。而其结束日期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率红船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派兵摧毁了琼花会馆。至于八和会馆的建立,则是在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由粤剧艺人新华倡导,集全行之力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成,会馆建在广州黄沙海旁街。由此可见,八和会馆是在琼花会馆被毁的35年之后才在广州建成,两者并没有承袭的关系,把八和会馆与琼花会馆视作同一个粤剧行会组织是不妥的。目前,佛山早已恢复了琼花会馆,而广州也把八和会馆的工作恢复得有声有色,两者分别在不同的地区承担着振兴粤剧的任务。
误区之二:八和会馆即是八旗会馆,八和子弟也是八旗子弟。这既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在历史上,广东八和会馆曾一度被外界误认为是八旗会馆的同一体。其实关于八旗会馆的来 历,也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旗人(满族人)有关。这种见解认为,清朝时期,广州的天字码头一带是驻粤八旗兵(清兵)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当时的清朝官吏从水路到广州时都在天字码头上岸,然后沿着八旗二马路前往八旗会馆休息,接着再由八旗子弟到接官亭迎接,此举名曰“接官”。八旗会馆的馆址设在德政南路靠近长堤的地方,至今已难觅遗迹。19世纪末期粤海关税务司的洋人雷乐石撰写的《粤海关十年报告》中,也提到“在广州共有23个会馆或同乡会,其中一个是旗人的会所……”由此可见,八旗会馆与驻粤八旗人员关系密切,是满族人的会所。至于坊间流传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八旗会馆并非旗人的会所,而是官商们洽谈贸易的地方,只因出入会馆的人员在相貌、身材、口音方面与旗人相近,因而被认定这是“旗下佬”的地方。不管哪种说法与考证,都无法证明八旗会馆与八和会馆有一丝一毫相似之处,八旗子弟与八和子弟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硬把两者扯在一起实在误人不浅。
误区之三:广东、香港、新加坡三地八和会馆的历史轨迹为:发源在广州,发展在新加坡,兴旺在香港。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有失偏颇,它把发源、发展、兴旺三者分割开来了。我们不否定广东、香港、新加坡八和会馆的功绩,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实力,一定的影响力,一定的凝聚力,并且都为粤剧的承传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应当充分肯定广东八和会馆在成立、发展、繁荣兴旺过程中所起到的带头作用。
广东八和会馆创建于1889年,会馆设在广州黄沙,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可容千人居住。会馆按艺人行当和职责分工设立八个堂,即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其中德和堂又称銮舆堂,慎和堂后改为慎诚堂,普和堂后改为普福堂。八和会馆的命名,也反映了团结的意识,“八和”,意为八方和翕,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和为贵与和为上,均是粤剧戏行先贤的精髓所在。广东八和会馆的发展十分迅速,到了20世纪20年代,已有两千多名会员。随着八和子弟在海外落地生根,以当地名称命名的八和会馆遍布18个国家和地区。有海外人士出于对广东八和会馆的尊敬,把它称之为“母会”。其实母会的说法也不恰当,因为广东八和会馆与各地的八和会馆不存在母子关系或隶属关系。但广东八和会馆作为全球八和会馆的先驱,确实在粤剧会馆史上起到表率作用。
现在再来说说新加坡八和会馆,该会馆是新加坡颇有影响力的粤剧行会组织。其前身是清咸丰七年(1857年)成立的梨园堂。1890年,当地政府颁布法令,所有社会团体均要登记注册,粤剧人士便借鉴广东的命名方式,把梨园堂更名为“南洋八和会馆”,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又改名为“新加坡八和会馆”。有些人士曾说,如果把梨园堂的历史加进来,新加坡八和会馆的历史比广东八和会馆的历史还要长32年。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的,因为在1890年“南洋八和会馆”成立之前,其名称叫梨园堂而不叫八和会馆。南洋八和会馆的命名是在广东八和会馆命名后的第二年才有的。所以,计算八和会馆的历史年限应从其正式命名的那一天算起。新加坡八和会馆成立以后,主要负责管理职业粤剧戏班的演出事务和艺人的权益福利,以及定期组织纪念、庆典、赈灾、筹款、祭祖等演出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八和会馆加强了与中国大陆和欧洲华人的粤剧交流,演出活动较为频繁。
我们再说说香港八和会馆,该会馆的历史较短,于1953年2月在香港注册成立,是香港最大的粤剧行会组织。香港八和会馆与广东八和会馆有着密切的关系,1939年广东八和粤剧协进会(广东八和会馆当时的名称)在香港成立分会,拉开了香港八和会馆的序幕。1949年前后,有关人士倡议注册成立独立的香港粤剧社团,未获当局批准。直到1953年2月,有关人士以“香港八和会馆有限公司”的形式申请注册,才获得成功。该会下设6个属会:香港粤剧演员会有限公司(八和演员组)、香港普福堂粤剧乐师有限公司(八和音乐组)、香港粤剧慎和堂有限公司(八和事务部)、香港戏剧舞台灯光布景职工会有限公司(八和灯光布景部)、香港合和堂有限公司(八和服装道具部)、香港八和会馆銮舆堂(八和武术组),另附设八和粤剧学院及八和粤剧团。多年来,香港八和会馆充分发挥其行会职能作用,大力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粤剧交流,在香港举办各类慈善筹款义演,关注会员权益和生活福利,为香港粤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广东、香港、新加坡三地的八和会馆在粤剧前进的历程中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在粤剧的承传、保护、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广东八和会馆无论从行会的发源、发展、振兴等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复兴粤剧 继往开来
现座落在广州西关恩宁路的广东八和会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建造起来的。原设在黄沙的会馆在1937年被日本飞机炸毁,会馆同仁于1946年择址重建。如今的广东八和会馆,于2003年重新修葺,以其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
一走近八和会馆的大门,就可以看到两扇古老的大木门岿然挺立,据说这两扇门有100多年历史。门上贴着两个栩栩如生的门神——唐朝大将秦琼与尉迟恭。两扇大门高3米多,宽两米多,重八百多公斤,是镇馆宝物之一。这两扇大木门可谓坚固至极,据说当年日本飞机轰炸黄沙时,八和会馆被夷为平地,而会馆的两扇大门却安然无恙。更有趣的是,20世纪六十年代,大木门曾被作用跳板,承受4吨重的大卡车的辗压,依旧完好无缺。
进入八和会馆,宽阔的会馆大堂令人眼前一亮,红砖铺砌的地面,满洲风情的窗户,青砖砌成的墙壁,风格独特的浮雕装饰画,处处体现清末民初时期广州西关大屋的特色。而那大堂正中位置安放的华光先师像,仿佛昭示着这位粤剧鼻祖的神奇功力。一楼的大厅有供粤剧艺人排练和演唱的场地,二楼是业务办公室,三楼是演唱录音室。这一切都显示出八和会馆作为粤剧先行者的气质与特点。
广东八和会馆在复兴粤剧、弘扬粤剧的历程中成绩彪炳,令人瞩目,这当中又有两位著名粤剧艺术家长留在世人的印象中,一位是薛觉先,一位是红线女。薛觉先在粤剧五大流派排名中位居首席,曾经担任过八和会馆多届理事长。他于1921年进入香港环球乐班学艺,1929年起自组觉先声剧团,长期在广州、香港并赴东南亚演出。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薛觉先痛心疾首,演出时用白布书写“当娱乐中勿忘沈案耻辱”悬挂于舞台前。抗日战争胜利后,薛觉先从内地回到香港,但因患精神失调症,一度停演。1954年薛觉先举家回广州定居,任广州粤剧团艺委会主任。薛觉先的戏路宽广,技艺全面,做工干净洒脱,唱腔精练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善于突破曲调原来的板眼、句格而创作新腔。薛觉先的艺术自成一家,人称“薛派”,他的唱腔被称为“薛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世人尊薛觉先为“一代宗师”。
八和会馆顾问、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在回忆老师薛觉先时说,自己跟薛觉先学了两年戏,是薛觉先的正式弟子;薛老师做人做戏都很严谨,他说过做演员一定要有“衣食”,也就是要有公德心和责任心。1955年,薛老师与几位同行在太平戏院看我演《宝莲灯》,散场后薛老师请吃夜宵,他说我的声音不错,但是要掌握好问字扌罗 腔。师母唐雪卿催他睡觉,但他兴致正浓,不但讲解要领,而且还亲自示范,直到深夜四点多钟才停止。薛觉先老师不愧是五大流派之首,对粤剧的承传与创新,对粤剧的改革与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和会馆顾问、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小汉在回忆先师薛觉先的为人时十分感慨,他印象最深的是薛觉先教他唱《陌路萧郎》,教了一遍又一遍,从不嫌麻烦。他拜薛觉先做师傅时,只是请师傅喝了一杯白开水。他从童年的无知阶段开始,就一直学薛腔。陈小汉认为,薛觉先担任了八和会馆几届理事长,对八和会馆和粤剧都有很大促进。八和会馆是一个粤剧大家庭,全球的八和会馆都不分彼此,纪念八和会馆诞辰和缅怀薛觉先,就是要加强团结,促进和谐,锐意改革,致力创新,把八和会馆的建设和粤剧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八和会馆成员、著名粤剧演员小木兰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她与薛觉先合演的第一出戏是《荡舟》,而合演的最后一出戏是《花染状元红》。小木兰当时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演员,处处都留意向前辈学习。难忘1956年10月30日晚上,薛觉先在广州人民戏院主演《花染状元红》,当晚田汉前来看戏。演至第四场时,薛觉先由于双脚麻痹,踉踉跄跄,几乎跌倒。小木兰当时就站在薛觉先1米外的地方,一直用眼角盯着他,担心他演不下去。但薛觉先却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至终场,并向观众谢幕,谢幕结束后才跌倒。经送医院检查是脑溢血,救治无效,不幸于次日逝世。薛觉先就是这样以对观众的极端负责和对艺术的忠诚,离开了他深爱着的粤剧舞台,他不愧是八和会馆的楷模、粤剧界的楷模。
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郭英伟在回顾会馆的历史时,多次谈到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对粤剧事业的贡献。红线女曾经担任八和会馆的名誉会长,她在关心粤剧事业的发展时,也大力支持八和会馆的工作。开放改革以后,广东八和会馆复会,红线女为修复馆舍义演筹款四处奔走、亲力亲为。会馆门口的那两扇大木门,当时已不见踪影,但红线女认为那两扇大木门见证过八和会馆的历史,而且坚实无比,不是一般的木头能够代替,一定要寻回来。她经过回忆,想起大木门被转移到海珠区的某一个地方,于是叫上八和会馆的有关人士到海珠区寻找,终于把那两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大木门找了回来。
广东八和会馆理事、有“西江红线女”之称的陈露诗在回忆红线女扶掖后辈之事时十分感动。陈露诗15岁从艺,时常学着红线女的表演方式演戏,而红线女在培养后辈方面亦不遗余力。1989年,红线女在65岁之时,陈露诗跟着女姐拍电影《李香君》,该影片由著名导演王为一执导。红线女饰演李香君,陈露诗饰演李贞丽。当时陈露诗按粤曲传统唱法唱到高音区时总是有点冲不上去,红线女就笑着指着陈露诗的脑袋说:“诗诗啊,你改用高丹田唱嘛。”接着亲自示范了一次。陈露诗按照女姐的方法一试,果然效果不错,深感女姐把西洋美声唱法应用到粤剧唱腔是一种不少的贡献。而红线女逝世前留下的名言“对粤剧要爱,粤剧才会成功”,不仅激励着陈露诗等后辈,而且将永远激励粤剧界人士不断前进。
海外传播 繁花盛开
广东八和会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向海外撒播粤剧的种子,并结出一簇簇繁花硕果。目前全球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八和会馆,这些会馆虽然与广东八和会馆没有隶属关系,但它们也是受到广东会馆的影响而成立的,其中不少人还是原来广东八和会馆的弟子或后人。目前全球较有影响的粤剧会馆除首屈一指的广东八和会馆之外,还有香港八和会馆、新加坡八和会馆、马来西亚八和会馆、澳门八和会馆、美东八和会馆、美西八和会馆等。
2009年3月,为纪念广东八和会馆成立120周年,该会馆辖下的慎和堂主办了“粤艺璀璨,八和新晖”演出专场,先后在广州江南大戏院和澳门永乐戏院献演。该项活动由广东八和粤剧团和广州红豆粤剧团联合演出,并由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八和粤剧团团长郭英伟和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余勇担任领队,分别演出了大型古装粤剧《紫钗记》和《狮吼记》。参演的主要演员有何飞龙、梁淑卿、陈惠萍、曾慧等粤剧明星,还有陈敏红、韦超明、梁玉城、陆建强、吴非凡、李湛平、李霆辉等众多粤剧名伶。此次演出专场由著名粤剧音乐演奏家卜灿荣担任音乐总监,吴宝志担任导演,可谓阵容鼎盛、实力超群。与此同时,广东八和会馆与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合作,编辑出版《真善美——薛觉先艺术人生》上、下卷,缅怀粤剧一代宗师薛觉先,进一步发扬广东八和会馆的优良传统。
2014年1月中旬,由广东八和会馆支持成立的广州八和粤剧团宣告挂牌,挂牌仪式及演出晚会在广州文化公园粤剧文化广场举行。当晚除了大批广州观众前来捧场外,还有一批香港、澳门的粤剧名家和曲艺唱家莅临,以及广东粤剧曲艺界的多位名家陈小汉、倪惠英、小神鹰、曹秀琴等到场助兴指导。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郭英伟为挂牌仪式鸣锣后,致词期望该团能为粤剧的承传和推广作出贡献。广东八和会馆之所以积极扶持广州八和粤剧团的建立,是因为该团有一批朝气蓬勃、富有潜质的青年演员组成。担纲的文武生李伟聪1999年毕业于湛江粤剧艺术学校,师从上海京剧名武生张世杰,后拜入广东粤剧名家陈小汉门下。李伟聪先后在广东香山粤剧团、肇庆粤剧团担纲演出过《白蛇传》、《三气周瑜》、《林冲夜奔》等剧目。广州八和粤剧团的花旦雅静也是一位优秀青年演员,毕业于湛江粤剧学校,扮相俏丽,表演细腻,唱腔委婉,声情并茂,文武俱佳,深受观众喜爱。当晚的演出晚会,该团文武生李伟聪与花旦雅静、丑生赖俊适等献演了多个折子戏,李伟聪还压轴独自主演了武场戏《困谷》,演来从容不迫,展示出高超的武功。
香港八和会馆曾经作为广东八和会馆的分会而存在,自从1953年独自成立香港八和会馆后,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粤剧交流活动。例如1980年9月,香港粤剧界回穗访问团应广州方面的邀请,到广州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交流。该团以香港八和会馆主席黄炎为团长,李香琴、石燕子为副团长,社会名流何鸿燊为顾问,一行15人与广东粤剧院和广州市粤剧团进行了交流,双方就剧团管理、演员培训、粤剧振兴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副团长石燕子和团员任大勋还捐赠了一批建筑材料,支援广东八和会馆銮舆堂会址的修复。1999年12月20日至28日,香港八和会馆和香港临时市政局为迎接千禧之年的到来,联合主办了“梨园艺萃迎千禧——香港国际粤剧汇演”大型活动。香港八和会馆还于演出期间举办了粤剧文物展览、粤剧文化交流座谈会和粤剧学术研讨会。此次演出活动汇集了来自香港、广州、澳门,以及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粤剧团体参加,分别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和高山剧场进行了6场演出,共演出32个粤剧折子戏,是20世纪末在香港举行的最大型粤剧盛会。香港八和会馆的主要成员李香琴、陈剑声、罗家英、尤声普、南凤、任冰儿等参加了演出,广东八和会馆的成员或顾问罗品超、林小群、倪惠英、欧凯明、钟康祺、梁耀安、梁淑卿、郭凤女等也参加了演出。
新加坡八和会馆的建立,据史书记载是参照广东八和会馆的做法而诞生的。新加坡八和会馆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个时期,新加坡敦煌剧坊著名粤剧演员胡桂馨兼任八和会馆主席,敦煌剧坊的演出活动常常与八和会馆的活动结合在一起。1988年,他们赴苏格兰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演出大型古装粤剧《宝莲灯》和《清宫怨》;1999年9月,赴美国参加维吉尼亚、得克萨斯两州的国际艺术节,演出粤剧《白蛇传》、《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等剧;1991年和1993年,两次赴北京出席由中国主办的“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发表“地方戏剧在新加坡”的演讲,并演出大型粤剧《南唐李后主》等;2000年8月9日,先后参加在巴西比鲁阿里藏地举行的国际戏剧节,德国汉堡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国际粤剧节,演出英语粤剧及其他粤剧折子戏。从1990年起,他们多次赴中国广州参加4年一届的羊城国际粤剧节,演出《雷鸣金鼓战笳声》和《狮吼记》等剧目,其取得的成绩十分优异。
成立于1989年的纽约八和会馆是美国纽约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又称美东八和会馆。其创立者是来自广东和香港的粤剧艺人,其中有些是广东八和会馆的子弟。该会馆成立以后,举办过多次赈灾筹款、敬老义演、粤剧基本功免费训练班和各种庆典活动。其中以“纪念华光先师宝诞暨筹募基金”、十周年馆庆、感亲恩敬老盛大公演等大型演出活动影响较大。演出过《紫钗记》、《燕归人未归》、《章台柳》、《范蠡献西施》、《白龙关》、《狮吼记》、《关公月下释貂蝉》、《易水送荆轲》等剧目。
三藩市八和会馆成立于1990年11月,是美国三藩市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又称美西八和会馆。会馆成立的发起人为旅美华侨,其中有若干人也是广东八和会馆子弟。美西八和会馆除成为当地粤剧艺人的聚会场所外,还接待从中国内地及香港等地前来演出的团体和艺人。该会馆成立后,举办过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动,如1990年的“红伶闺秀大会串”盛大庆典演出,1993年为会馆购置会所而举行的义演筹款和1994年为东华医院募集经费义演筹款等,还先后组织美加粤剧红伶演出长剧《六国大封相》、《一把存忠剑》等。会馆有两项每年必办的大型活动:一是在11月份华光师傅诞时举办会庆;二是清明节前往位于三藩市南部的墓地拜祭粤剧先人。
全球各地的八和会馆在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迎来了历史发展的大好机遇。在以广东八和会馆为先驱的粤剧行会组织的带领下,全球各地的八和会馆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前迈进。
作者简介:罗铭恩,作家,文艺评论家,曾任广州市文化局文化处处长、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宣传文体部处长、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所长、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粤剧大辞典》副主编。现任《中国粤剧网》执行副主编、《散文诗人》报副主编、广东散文诗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