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东西怎么会不爱呢,我不担心粤剧会消亡”
发布时间:2013-05-29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倪惠英
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近年代表作《花月影》、《广府华彩》。
粤曲(剧)的文化特性与岭南人的特性是合拍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四百多年后,古老的粤曲仍然能够保有它的魅力。粤剧名家倪惠英这样解释岭南文化与粤曲文化的关系:岭南人兼容、开放,粤曲亦如此,广腔最初的形成正是得益于其他剧种,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任意裁剪,运用灵活,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粤曲唱腔;岭南人善变,最能适应环境生存,粤曲亦然,唯其善变,才从最初的“蛮音杂陈”到纯用官话演唱,最终转为全用粤语演唱,才使粤剧的曲牌之多成为地方戏曲之冠,才有了粤剧的多种创新;岭南人生活低调朴实,粤曲亦是紧贴百姓而生。没有民俗需要的酬神演戏、看戏娱乐,就不会诞生粤曲。
所谓“粤曲姓粤”,它唱出了珠三角人自己的自然生命状态。对于粤人而言,无论你身在何处,一粒乡音,就足以让你恢复自己的广东听觉,留住自己的岭南人身份。
粤曲的过去确曾辉煌。
由清末民初直至上世纪50年代,戏曲,无论京剧粤剧,总体都是繁荣的,根本原因是这些舞台演出,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广泛社会阶层,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梦”。“表面上看,这些戏曲内容不外乎报国报恩、有义有情的‘俗套’故事,但暗里还沉潜着一股普世的、人的感情激流:谁没有如杨四郎般有过在家与国、理与法、私情与公义的两难一刻?”
是的,都有过,“但我们多半是忍气吞声般地‘过’了,在压抑激情中‘处理’掉了,在冷寂的文字、文件中把它‘解决’了。是戏曲,以饱满酣畅的声情‘唱’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但一辈子都未曾于大众人前呼号的那一曲:‘唯叹一句天意茫茫’(粤剧《胡不归》)。这个‘梦’,是戏曲替我们‘圆’了。歌场散罢语喃喃,我们也在归途中碰见了软红十丈中久违了的那种‘美’。”
在近日于方所书店举办的一个名为“粤剧三人谈:大戏声影梦”的座谈会上,受邀嘉宾之一、澳门瓦舍曲艺会会长沈秉和的一番话,让记者感触良多。
但时至今日,我们的梦、尤其年青一代的梦,大多被好莱坞式的种种电影“梦工厂”囊括一空;要激情高歌,也自有“重金属”的摇滚声响……戏曲无方所,它再也不能酣畅地为各阶层人所“歌”所“梦”。也就难怪粤曲式微,观众越来越少了。
那么,粤曲(剧)会消亡吗?它有未来吗?
粤剧名家倪惠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用一句“美的东西怎么会不爱呢”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一点都不担心。粤剧的内容和表演手段那么丰富,诗词歌赋、唱作念打,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门类,你能说它不先进吗?不必有那么大的野心,要求人人都喜欢。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一种对文化生态的保护。”
沈秉和则用另一种视角表达了他对粤曲(剧)的信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啊,灯火下楼台也是一种美。倘或有一天,在某一个昏暗的角落里,偶尔窥见一场“大戏”缓缓启幕,你的心里蓦然被触动,那种远距离产生的美,也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不必有那么大的野心,要求人人喜欢粤剧
问:粤曲(剧)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岭南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粤曲(剧)则是粤语的延伸。粤剧是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质的,它包容万象:剧本有诗词歌赋,有600多个曲牌,秦腔、潮剧、江南丝竹都能为我所用……这种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态度,正是岭南人的文化性格。任何音乐曲调用粤剧来唱,都能立刻变成自己的特色。
问:喜欢粤剧的人渐渐老去,新一代又没有机会了解粤剧,有些人悲观地认为“粤剧已经没落甚至可能会消亡”。
答: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进入了信息高度发达的多元文化时代。电影、电视、网络这些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分流人们的文化需求,极大冲击到传统文化。不可能要求传统文化还能保有独霸天下的地位。
大城市文化生活太过丰富,进剧场看戏的人的确少了很多,我们确实看到了粤剧的危机。但是,在珠江三角洲的乡村,比如湛江、茂名地区,一年要演几千场粤剧,过节不演戏就不像过节,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粤剧。粤剧在海外华人圈里也很受欢迎,我们每年的海外巡演都爆满。各地都有自发的粤剧社,甚至到了非洲的毛里求斯;加拿大华人每年要组织100多场粤剧表演,粤剧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必有那么大的野心,要求人人喜欢粤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保护。但反过来说,如何在中心城市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可能是当下粤剧工作者要思考和坚守的最大课题。
问:你对粤剧还有信心吗?
答:我一点都不担心。粤剧的内容和表演手段非常丰富,诗词歌赋、唱作念打,这样的一个综合性艺术能说它不先进吗?我记得一个外国评论家说过:“中国戏剧是我们寻找了很久的一个艺术形态,它可以说是最先进的艺术。”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但也不能固步自封。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人们审美的变化,艺术在保留精粹的同时,融入新的内容和表演形式,才能生生不息。
问:保留传统和不断创新之间怎样平衡?比如加入交响乐、舞蹈等元素,年轻人会说“这样的粤剧很新颖”,老观众却可能会颇有微词“觉得不伦不类”。
答:变是永恒的,并且我们不是在否定传统,而是在丰富它。上世纪30年代,前辈们就已提出“融南北戏曲之精华,吸中西音乐而作曲”,创新、吸收、海纳百川,是粤剧与生俱来的精神。粤剧本身很博大,所以观众也该是分类的。要适应不同观众群体,我以为粤剧发展要分两条路:一方面要将传统经典的部分传承固化,这是根是源;另一方面,更要不断开拓创新,这是动力。
粤剧需要观众,更需要年轻观众,因为有青年,才有未来。广州市前市长黎子流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粤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我们就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