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 >

    请多用、善用《粤剧大辞典》

    发布时间:2014-02-19 作者:罗文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我国唯一的一部大型粤剧辞典《粤剧大辞典》问世已有五年多了,五年来在普及粤剧知识教育、指导粤剧研究、提供粤剧历史资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媒体、专业人士、粤剧爱好者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粤剧大辞典》来为粤剧的承传和发展服务。他们日常中议论或争论的问题,其实《粤剧大辞典》里早就有答案了,只是由于他们的不闻不问,才导致了他们的见解出现偏差或错误。

            比如,关于粤剧的起源和形成的问题,属于粤剧历史的范畴,近几年来见诸于媒体的结论仍有多种,有的认为粤剧有400多年历史,有的认为更早一些,而有的则认为粤剧的真正形成不到100年。其实,《粤剧大辞典》的卷首文章“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中,已对这个问题阐述得很清楚,文章指出:“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步形成;晚清同治光绪之际,粤剧在声腔、表演、剧目等各方面都呈现鲜明特色,艺术渐趋成熟,队伍也日益壮大。”这就说明,粤剧有一个孕育期、基础期、形成期、成熟期,而粤剧的真正形成是在“清中叶至嘉庆年间”,也就是说,粤剧的形成至今有200多年历史。


            再比如,有些媒体和专业人士对粤剧的定义和内涵表述不一,大多缺乏准确性。一家晚报的记者曾咨询《粤剧大辞典》的编辑人员,问粤剧的定义怎样表述才准确。这位编辑请他翻阅《粤剧大辞典》,也就是在卷首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楚的阐述。文章指出:“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是形成于广州地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这就把粤剧的定义阐述得一清二楚了。

            又比如,关于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和“八和会馆”的关系问题,有些网络媒体对此混淆不清,一家网媒载文说:“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从前称为琼花会馆,最早设于佛山。”这就把琼花会馆和八和会馆混同于一个组织,难免闹出笑话。据《粤剧大辞典》介绍,琼花会馆是早期粤剧本地班艺人的行会组织,馆址在佛山,创建年代有多种说法。有书为证的是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印的《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了“琼花会馆在大基尾”,说明其创建时间在雍正、乾隆之间。而其结束日期是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率红船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琼花会馆为清兵所毁。至于八和会馆的建立,则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由粤剧艺人新华倡导,集全行之力于光绪十五年(1889)建成,会馆建在广州黄沙海旁街(今梯云西路附近)。由此可见,八和会馆是在琼花会馆被毁的三十五年之后才在广州建成,两者并没有承袭的关系。把八和会馆与琼花会馆视作同一个粤剧行会组织是错误的。

            还比如,“南国红豆”这一称谓到底是比喻一个剧种还是一个演员,这也是一些媒体多年来搞不清的问题。2013年12月8日,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逝世,广东媒体随即对红线女的生平作了大量报道,其中一些媒体误把“南国红豆”比作红线女,一家晚报还把红线女与观众永别写成南国红豆与观众永别。其实,当年周恩来总理说的南国红豆是指粤剧,而并非指某一个著名演员。对此,《粤剧大辞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纪事”一章中有明确的记载:“(1956年)4月26日至5月下旬,广东粤剧团赴北京演出,由马师曾、红线女、新珠、李翠芳等演出《搜书院》、《秦香莲》、《单刀会》、《夜送寒衣》等剧目。……5月17日,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文艺界知名人士200多人举行昆曲《十五贯》座谈会,广东粤剧团团长马师曾和演员红线女应邀在会上发言。周恩来总理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肯定全国汇演后经过革新的粤剧‘有很大进步’,‘粤剧是南国红豆’,‘应受到重视’。”由此可见,南国红豆是粤剧的代名词,而并非红线女的代名词。

            上述几个例子表明,如果有关人士能从《粤剧大辞典》中学点粤剧知识,就不会在粤剧问题上出现诸多笑话。有关文化主管部门为了普及《粤剧大辞典》的常识,决定于今年或明年在网上举办粤剧知识大竞赛,答案就在《粤剧大辞典》里。这次竞赛由《中国粤剧网》承担组织工作和评比工作,希望广大粤剧爱好者和网友踊跃参加。如有需要《粤剧大辞典》者,可到广州市应元路15号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二楼编辑部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