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大班中的著名乐师(之四)
发布时间:2015-02-13 作者:黄帼珍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沈伟 1925年出生,男,广东南海人。世居广州,自小喜欢粤曲音乐,在其兄指导下学习乐器,10岁便能弹三弦、拉高胡伴奏粤曲,后又熟习小提琴、小号、色士风等多种乐器,以擅拉高胡闻名于世。抗日战争胜利后,沈伟先后在广州的金龙、新国、江滨等音乐茶座演奏。1948年,他与尹自重、吕文成、何大傻等合作,在温拿歌乐总会演出,有“勾仔王”(色士风王)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伟在钻石乐队和丽声歌乐团任乐队头架。1956年入广东民间音乐团。曾随团到苏联、匈牙利等国作访问演出。后来把罗马尼亚乐曲《云雀》改编为广东音乐,在羊城音乐花会上演出,大获好评。1964年,沈伟调到广州粤剧团,先任唱腔设计,后任音乐技术培训班的教师,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1998年,被欧洲粤剧研究总会聘为艺术顾问,应邀赴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参加粤剧节演出,其高胡演奏《凯旋》获得盛誉。他先后多次录制粤乐演奏及粤曲伴奏的音像制品。
林钧 1923年出生,男,祖籍广东高要,出生于广州。13岁随父林耀(掌板师傅)、母亲素兰(花旦)学艺,14岁已从事音乐伴奏,19岁当掌板,得到曾三多赏识与扶掖,青年时已精通粤剧锣鼓,技法熟练。20世纪40年代,先后与白玉堂、陈锦棠、卫少芳、 新马师曾、芳艳芬等名演员合作。50年代起,先后在太阳升、冠南华等剧团及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担任掌板。他与靓少佳合作时间最长,也曾为靓少佳主演的《十奏严嵩》、《三帅困崤山》、《马福龙卖箭》、《西河会》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掌板,颇得同行赞誉。在广州粤剧团期间,还积极进行新编、重编剧目的击乐设计,如在《时迁盗甲》“水战”一场中,他吸取京剧锣鼓的特点,与粤剧传统锣鼓融会贯通,设计了一套别具一格的锣鼓,令剧情高潮迭起;在《罗通扫北》“杀四门”排场中,他摒弃传统的单调衬托手法,加入“救弟”、“烟腾腾”、“水仙子”等牌子音乐;在《智取威虎山》之“打虎上山”一场中运用京剧锣鼓,“八大金刚”出场时用传统粤剧锣鼓“封相”的编排作配合衬托,均富有创意。他还热心培养接班人,先后在广东粤剧学校、广西艺术学校、广州市艺术学校当击乐教师。
1986年林钧退休后,仍发挥余热。1989年、1991年先后随中国广州粤剧团、广西南宁粤剧团赴香港、澳门演出;1992年在香港举行的“两广南派粤剧汇展”演出中, 他在《三帅困崤山》中担任掌板获好评。他大力支持广州粤艺发展中心“抢救广州粤剧名人名剧名曲工程”的工作,捐献了多个传统剧的总提纲和一批粤剧传统锣鼓音乐书籍。
罗家树(1900——1972)男,广东顺德人,原名罗炳生。七八岁时在乡间学习敲击乐,以后专攻掌板,兼学唱曲。14时随师傅“大锣远” 到广州戏班,先掌大锣,逐渐成名,享有“打锣状元”之誉。后来曾被推荐到香港大戏班任掌板,与白玉堂、肖丽章等合作,声誉大增。20世纪20年代,他先后在省港大班与千里驹、上海妹、廖侠怀、桂名扬、新马师曾、陈锦棠等著名艺人合作演出。罗家树在觉先声剧团任掌板时,与薛觉先一起改革粤剧敲击乐,如把京剧的锣鼓打法运用到粤剧锣鼓之中,引进“龙凤鼓”与“响铃”等乐器丰富敲击乐,成效显著。罗家树掌板技艺娴熟,节奏准确,与演员及同台乐师配合默契,无论文场武场皆很出色,故在同行中享有盛誉。他还注重培育后辈,其子罗家宝在他苦心栽培下,成为卓有成就的艺人。其徒弟中先后成名的有邓细、陈昌、陈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广东粤剧学校任教多年,培养了不少音乐员。
罗家树注意搜集和整理粤剧牌子、锣鼓乐资料,并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广东粤剧传统艺术调查研究组,整理出《思凡》、《和番》、《封相》、《弹词》等多套完整的牌子谱和锣鼓曲谱,为发掘抢救传统艺术作出贡献。
谭建 男,1928年出生,广东顺德人。1954年就读于中南音专作曲系,悉心钻研粤剧音乐。1957年,他到广州粤剧团工作,参加过《奇花公主》和《刘胡兰》等剧的音乐设计工作;后进入广东粤剧院,继续担任音乐设计,并负责配器和乐队指挥,曾参与《山乡风云》一剧的音乐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谭建主要从事戏曲音乐理论研究工作,编写《粤剧音乐调式探索》、《粤剧唱腔音乐规律初探》等书,又参与记谱、编辑《粤剧前期行当唱腔集》、《薛觉先唱腔选集》、《粤剧专曲专腔》等,整理出《二堂放子》、《昭君出塞》、《三娘教子》三套折子戏的音乐总谱。1984年,他参加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的编辑组,与黄镜明、殷满桃等一起编写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粤剧唱腔音乐概论》,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了粤剧音乐的艺术规律。到90年代初,他又参与编写了《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对粤剧音乐规律的总结工作作出了贡献。
朱连舫(1904——1961)男,广东台山人。自幼喜爱音乐,学吹喉管、大笛。20世纪30年代到广州,在胜利年班当乐师。当时他感到二弦、喉管、竹提琴等乐器伴奏太单调,便购买西洋乐器色士风演奏,以弥补中乐之不足。他所吹的色士风音色圆滑、 节奏准确,受到演员的一致赞赏。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后,他与千里驹、陈非侬等在香港高升戏院义演筹款支援抗日。曾为小明星、徐柳仙等唱家伴奏灌录唱片。后随马师曾赴美国、加拿大等地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广州,参加靓少佳、郎筠玉的胜寿年粤剧团。后再赴东南亚演出。他为人乐观、风趣幽默,深受同行喜爱。1955年他携妻回国,路经广西南宁时,巧遇曾在海外共事的艺人吴剑君、何燕琼、曾宁等,遂加入群力粤剧团,从此在广西定居下来。他德高望重、又乐于助人,其徒弟朱湖、朱崇、 朱立萍、邱桂莹等均是专业剧团的乐队成员。可惜其入桂6年后因病辞世。
朱添(1910——1965)男,广东顺德人。人称“打板添”,其父朱蝉卿是乡间乐师, 擅长掌板,他在父亲的熏陶下掌握了掌板技艺。1924年到广州在乐同乐班任掌板。1925——1930年先后受聘于大景象、兴中华、天上天、大好景、统环球、永丰年、凤来仪等班。他掌板特色是稳、准、灵活而娴熟,跌宕有致,且与演员配合默契,在同行中有很高声望。朱添1931年与马师曾到美国旧金山大舞台戏院演出,以后又在上海、越南等地演出。1938年10月参加逸龙剧团入广西演出,1944年定居南宁。1950年起在南宁市群力粤剧团效力,培养了苏锦盛、滕采章等一批年轻掌板。1956年在广西戏曲会演中获老艺人奖。
曾宁(1918——2008)男,既是乐师,又是演员和活动家,祖籍广西钦州,出生于龙州。12岁入南宁本地班丰和园学戏,1933年在本地班大华园任小生。1934年加入广东班新凤来仪,并拜谭秉伦为师。1935年加入广东班繁华林。1937年到越南演出数年, 先后与白玉堂、白驹荣、楚岫云、西洋女、貂蝉月、石燕子等合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广西南宁,改行做乐师,吹奏小号。1950年与谢醒伯、谭师曼等组建南宁市群力粤剧团,并担任首届团长。曾宁曾被聘任广西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参加传统剧目整理工作。1951年与秦似、谭师曼、谢醒伯、姚朗星合作编写现代粤剧《翻身雪恨快人心》,连演数十场。1956年被选送到广西文艺干部学校编导班进修。1957年与谢醒伯、黄溱、黄鹤鸣创作新编历史剧《瓦氏夫人》,作为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献礼剧目。1970年,曾宁调到广西戏剧家协会工作。1985年与谢醒伯、王兆椿倡议成立南宁粤剧艺术研究会,当选为首届理事长。
上一篇 郑培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多才多艺的龚洁影 下一篇
林钧 1923年出生,男,祖籍广东高要,出生于广州。13岁随父林耀(掌板师傅)、母亲素兰(花旦)学艺,14岁已从事音乐伴奏,19岁当掌板,得到曾三多赏识与扶掖,青年时已精通粤剧锣鼓,技法熟练。20世纪40年代,先后与白玉堂、陈锦棠、卫少芳、 新马师曾、芳艳芬等名演员合作。50年代起,先后在太阳升、冠南华等剧团及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担任掌板。他与靓少佳合作时间最长,也曾为靓少佳主演的《十奏严嵩》、《三帅困崤山》、《马福龙卖箭》、《西河会》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掌板,颇得同行赞誉。在广州粤剧团期间,还积极进行新编、重编剧目的击乐设计,如在《时迁盗甲》“水战”一场中,他吸取京剧锣鼓的特点,与粤剧传统锣鼓融会贯通,设计了一套别具一格的锣鼓,令剧情高潮迭起;在《罗通扫北》“杀四门”排场中,他摒弃传统的单调衬托手法,加入“救弟”、“烟腾腾”、“水仙子”等牌子音乐;在《智取威虎山》之“打虎上山”一场中运用京剧锣鼓,“八大金刚”出场时用传统粤剧锣鼓“封相”的编排作配合衬托,均富有创意。他还热心培养接班人,先后在广东粤剧学校、广西艺术学校、广州市艺术学校当击乐教师。
1986年林钧退休后,仍发挥余热。1989年、1991年先后随中国广州粤剧团、广西南宁粤剧团赴香港、澳门演出;1992年在香港举行的“两广南派粤剧汇展”演出中, 他在《三帅困崤山》中担任掌板获好评。他大力支持广州粤艺发展中心“抢救广州粤剧名人名剧名曲工程”的工作,捐献了多个传统剧的总提纲和一批粤剧传统锣鼓音乐书籍。
罗家树(1900——1972)男,广东顺德人,原名罗炳生。七八岁时在乡间学习敲击乐,以后专攻掌板,兼学唱曲。14时随师傅“大锣远” 到广州戏班,先掌大锣,逐渐成名,享有“打锣状元”之誉。后来曾被推荐到香港大戏班任掌板,与白玉堂、肖丽章等合作,声誉大增。20世纪20年代,他先后在省港大班与千里驹、上海妹、廖侠怀、桂名扬、新马师曾、陈锦棠等著名艺人合作演出。罗家树在觉先声剧团任掌板时,与薛觉先一起改革粤剧敲击乐,如把京剧的锣鼓打法运用到粤剧锣鼓之中,引进“龙凤鼓”与“响铃”等乐器丰富敲击乐,成效显著。罗家树掌板技艺娴熟,节奏准确,与演员及同台乐师配合默契,无论文场武场皆很出色,故在同行中享有盛誉。他还注重培育后辈,其子罗家宝在他苦心栽培下,成为卓有成就的艺人。其徒弟中先后成名的有邓细、陈昌、陈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广东粤剧学校任教多年,培养了不少音乐员。
罗家树注意搜集和整理粤剧牌子、锣鼓乐资料,并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广东粤剧传统艺术调查研究组,整理出《思凡》、《和番》、《封相》、《弹词》等多套完整的牌子谱和锣鼓曲谱,为发掘抢救传统艺术作出贡献。
谭建 男,1928年出生,广东顺德人。1954年就读于中南音专作曲系,悉心钻研粤剧音乐。1957年,他到广州粤剧团工作,参加过《奇花公主》和《刘胡兰》等剧的音乐设计工作;后进入广东粤剧院,继续担任音乐设计,并负责配器和乐队指挥,曾参与《山乡风云》一剧的音乐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谭建主要从事戏曲音乐理论研究工作,编写《粤剧音乐调式探索》、《粤剧唱腔音乐规律初探》等书,又参与记谱、编辑《粤剧前期行当唱腔集》、《薛觉先唱腔选集》、《粤剧专曲专腔》等,整理出《二堂放子》、《昭君出塞》、《三娘教子》三套折子戏的音乐总谱。1984年,他参加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的编辑组,与黄镜明、殷满桃等一起编写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粤剧唱腔音乐概论》,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了粤剧音乐的艺术规律。到90年代初,他又参与编写了《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对粤剧音乐规律的总结工作作出了贡献。
朱连舫(1904——1961)男,广东台山人。自幼喜爱音乐,学吹喉管、大笛。20世纪30年代到广州,在胜利年班当乐师。当时他感到二弦、喉管、竹提琴等乐器伴奏太单调,便购买西洋乐器色士风演奏,以弥补中乐之不足。他所吹的色士风音色圆滑、 节奏准确,受到演员的一致赞赏。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后,他与千里驹、陈非侬等在香港高升戏院义演筹款支援抗日。曾为小明星、徐柳仙等唱家伴奏灌录唱片。后随马师曾赴美国、加拿大等地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广州,参加靓少佳、郎筠玉的胜寿年粤剧团。后再赴东南亚演出。他为人乐观、风趣幽默,深受同行喜爱。1955年他携妻回国,路经广西南宁时,巧遇曾在海外共事的艺人吴剑君、何燕琼、曾宁等,遂加入群力粤剧团,从此在广西定居下来。他德高望重、又乐于助人,其徒弟朱湖、朱崇、 朱立萍、邱桂莹等均是专业剧团的乐队成员。可惜其入桂6年后因病辞世。
朱添(1910——1965)男,广东顺德人。人称“打板添”,其父朱蝉卿是乡间乐师, 擅长掌板,他在父亲的熏陶下掌握了掌板技艺。1924年到广州在乐同乐班任掌板。1925——1930年先后受聘于大景象、兴中华、天上天、大好景、统环球、永丰年、凤来仪等班。他掌板特色是稳、准、灵活而娴熟,跌宕有致,且与演员配合默契,在同行中有很高声望。朱添1931年与马师曾到美国旧金山大舞台戏院演出,以后又在上海、越南等地演出。1938年10月参加逸龙剧团入广西演出,1944年定居南宁。1950年起在南宁市群力粤剧团效力,培养了苏锦盛、滕采章等一批年轻掌板。1956年在广西戏曲会演中获老艺人奖。
曾宁(1918——2008)男,既是乐师,又是演员和活动家,祖籍广西钦州,出生于龙州。12岁入南宁本地班丰和园学戏,1933年在本地班大华园任小生。1934年加入广东班新凤来仪,并拜谭秉伦为师。1935年加入广东班繁华林。1937年到越南演出数年, 先后与白玉堂、白驹荣、楚岫云、西洋女、貂蝉月、石燕子等合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广西南宁,改行做乐师,吹奏小号。1950年与谢醒伯、谭师曼等组建南宁市群力粤剧团,并担任首届团长。曾宁曾被聘任广西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参加传统剧目整理工作。1951年与秦似、谭师曼、谢醒伯、姚朗星合作编写现代粤剧《翻身雪恨快人心》,连演数十场。1956年被选送到广西文艺干部学校编导班进修。1957年与谢醒伯、黄溱、黄鹤鸣创作新编历史剧《瓦氏夫人》,作为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献礼剧目。1970年,曾宁调到广西戏剧家协会工作。1985年与谢醒伯、王兆椿倡议成立南宁粤剧艺术研究会,当选为首届理事长。
注:本文内容选自《粤剧大辞典》